- 年份
- 2024(6430)
- 2023(9291)
- 2022(7733)
- 2021(7460)
- 2020(6189)
- 2019(14129)
- 2018(14789)
- 2017(26783)
- 2016(15895)
- 2015(17946)
- 2014(18445)
- 2013(17280)
- 2012(16047)
- 2011(14706)
- 2010(15372)
- 2009(14370)
- 2008(14286)
- 2007(13134)
- 2006(12076)
- 2005(11447)
- 学科
- 济(49249)
- 经济(49156)
- 管理(43294)
- 业(36544)
- 企(30487)
- 企业(30487)
- 中国(23245)
- 教育(21270)
- 制(20015)
- 财(17800)
- 方法(17799)
- 农(15313)
- 数学(15265)
- 数学方法(15084)
- 体(14533)
- 理论(12681)
- 银(12636)
- 银行(12618)
- 业经(12215)
- 学(12191)
- 行(12160)
- 体制(11396)
- 融(10845)
- 金融(10838)
- 教学(9694)
- 贸(9427)
- 贸易(9420)
- 务(9255)
- 易(9229)
- 财务(9223)
- 机构
- 大学(219262)
- 学院(214696)
- 济(82586)
- 经济(80422)
- 研究(77675)
- 管理(72299)
- 理学(60210)
- 理学院(59474)
- 管理学(58444)
- 管理学院(58018)
- 中国(56462)
- 京(48797)
- 财(46894)
- 科学(42855)
- 所(39001)
- 范(36732)
- 师范(36437)
- 江(35695)
- 财经(34801)
- 教育(34646)
- 研究所(34467)
- 中心(33782)
- 北京(32320)
- 经(31311)
- 农(31031)
- 师范大学(29562)
- 院(28058)
- 州(27777)
- 业大(26748)
- 技术(26563)
- 基金
- 项目(127096)
- 研究(104080)
- 科学(100072)
- 基金(87022)
- 家(73918)
- 国家(73123)
- 社会(63005)
- 科学基金(61023)
- 社会科(59293)
- 社会科学(59283)
- 教育(55844)
- 省(50875)
- 编号(45966)
- 基金项目(44468)
- 划(44404)
- 成果(42397)
- 课题(35901)
- 资助(35325)
- 自然(35110)
- 自然科(34184)
- 自然科学(34173)
- 自然科学基金(33550)
- 部(30707)
- 重点(30088)
- 制(29914)
- 年(29900)
- 性(28620)
- 发(28296)
- 项目编号(27971)
- 教育部(27088)
- 期刊
- 济(100173)
- 经济(100173)
- 研究(81642)
- 教育(59567)
- 中国(58630)
- 财(37439)
- 学报(29563)
- 管理(29417)
- 农(28919)
- 科学(26311)
- 大学(24383)
- 融(23727)
- 金融(23727)
- 技术(22121)
- 学学(21102)
- 农业(18989)
- 财经(18248)
- 业经(16094)
- 经济研究(15969)
- 职业(15822)
- 经(15758)
- 问题(13331)
- 贸(11291)
- 坛(11199)
- 论坛(11199)
- 理论(10536)
- 技术教育(10360)
- 职业技术(10360)
- 职业技术教育(10360)
- 发(9543)
共检索到356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寰安
基于所有权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对我国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异同点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改革初始条件、信息成本、渐进式改革方式等方面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较多的一致性,因此改革取得了部分成果。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不足的主要原因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高等教育缺乏显性的经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的改革动机,二是中央政府缺少对地方的充分放权造成地方缺乏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机会和制度创新空间,从而造成制度变迁过程中权力中心追求垄断租金最大化与建立有效率的所有权结构之间的不相容。
关键词:
经济体制 高等教育体制 所有权 制度变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民辉
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逐渐进入深入和深化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和深刻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不适应和不协调迫使高等教育体制非要改革不可。可以说,1985年以来既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也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但实践中所进行的体制改革至今还是没触及到其原有的本质或核心。究其原因,本文做了探讨,先从历史文献检讨荟萃前人研究,再从两难困境分析并提出脱困之道,最后根据"协调三角"模式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思路和可能的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王枬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改革的基本内容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一高等教育体制这一概念已频频出现在各种书刊和报告之中。人们或者把它理解为高等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欣
从系统的观点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王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努力改革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体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以下简称民进中央)主办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为会议发来了贺电。与会的40余位专家学者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从体制切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政策的主流话语,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被遮蔽。重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意在强调改革必须关注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重新将注意力转向体制"本身"。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体制问题难以回避,体制改革至关重要。深化体制改革既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动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任建明
本文列举并评论了理论界对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正反两方面的主要观点,从理论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必要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对近年来高教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坚持市场化的大方向。高教改革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主要不是市场化的问题,而是并没有走向市场化,或者市场化畸形发展所导致的。要创建有效率的高等教育市场,必须通过充分且合理的政府管制,促进相关市场主体的发育,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合理的高教机会公平,约束大学组织的单纯牟利行为。政府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市场规则的“创立者”,市场运行的“服务者”和“规制者”。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化 市场化改革 政府角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宏明 徐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如果以跨世纪为界,我国在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方面的热点话题,之前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后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差异点是前者重在放权、激发办学活力,后者重在规范、调整权力结构,是一个由政府主导转向学校自我建设的过程。这种转向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彦通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 其中的许多变化都是我们从未面临和面对过的。比如: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矛盾缓解之后,教育质量问题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尖锐;规模扩大之后.管理并促进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课题;高等教育就业难度加大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长春
笔者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改革取向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的分析,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取向应该是建立一种二元调节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在创新驱动的高级知识经济时代,波兰高等教育体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波兰政府于2018年7月出台了《科学宪法》,开启了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浪潮。这次改革涉及办学体制、科研创新体制、治理体制、财政体制、学术职业体制和国际流动体制等领域,是波兰后社会主义时代一次最全面、最深刻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波兰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以"分布式卓越"原则引领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遵循科学研究范式转型规律强化大学基础研究社会贡献能力、遵循高层次学术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双元"博士教育新模式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波兰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科学宪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至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当年招生560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在学总规模超过了27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了1800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