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2)
- 2023(15222)
- 2022(13033)
- 2021(12389)
- 2020(10425)
- 2019(24050)
- 2018(23950)
- 2017(44993)
- 2016(25685)
- 2015(28960)
- 2014(29125)
- 2013(28172)
- 2012(26081)
- 2011(23886)
- 2010(24070)
- 2009(21669)
- 2008(21370)
- 2007(18914)
- 2006(16710)
- 2005(14666)
- 学科
- 济(90667)
- 经济(90560)
- 管理(66673)
- 业(62799)
- 企(50214)
- 企业(50214)
- 方法(43557)
- 数学(38067)
- 数学方法(37626)
- 中国(30944)
- 农(26010)
- 学(24199)
- 教育(23741)
- 财(22772)
- 业经(20079)
- 理论(19365)
- 贸(18307)
- 贸易(18299)
- 易(17798)
- 农业(17292)
- 制(17263)
- 地方(16872)
- 技术(16096)
- 银(14896)
- 银行(14822)
- 环境(14672)
- 和(14489)
- 行(14158)
- 务(13760)
- 财务(13697)
- 机构
- 大学(370126)
- 学院(364321)
- 管理(135814)
- 济(134062)
- 经济(130919)
- 研究(125881)
- 理学(118381)
- 理学院(116894)
- 管理学(114613)
- 管理学院(113939)
- 中国(86729)
- 科学(81887)
- 京(80416)
- 农(65575)
- 所(65209)
- 财(61779)
- 研究所(60119)
- 业大(59177)
- 范(56200)
- 师范(55620)
- 中心(54717)
- 江(53263)
- 农业(52199)
- 北京(51303)
- 财经(50334)
- 经(45727)
- 师范大学(45491)
- 院(44972)
- 州(43115)
- 教育(43049)
- 基金
- 项目(249162)
- 科学(194311)
- 研究(181296)
- 基金(176503)
- 家(156413)
- 国家(155018)
- 科学基金(129956)
- 社会(110062)
- 社会科(103943)
- 社会科学(103916)
- 省(99034)
- 基金项目(94151)
- 教育(89601)
- 自然(86155)
- 划(86012)
- 自然科(84099)
- 自然科学(84069)
- 自然科学基金(82542)
- 编号(75380)
- 资助(72341)
- 成果(62966)
- 重点(57501)
- 部(55547)
- 课题(54733)
- 发(53611)
- 创(52028)
- 创新(48322)
- 科研(47848)
- 教育部(47178)
- 计划(46507)
- 期刊
- 济(141996)
- 经济(141996)
- 研究(111746)
- 中国(72359)
- 教育(67118)
- 学报(65787)
- 农(58464)
- 科学(57016)
- 大学(49015)
- 管理(47220)
- 学学(45105)
- 财(43323)
- 农业(40705)
- 技术(32832)
- 融(27324)
- 金融(27324)
- 财经(24011)
- 业经(23903)
- 经济研究(22879)
- 业(20470)
- 经(20448)
- 问题(19270)
- 图书(18578)
- 科技(18286)
- 版(17856)
- 业大(17441)
- 理论(16977)
- 职业(16521)
- 技术经济(16303)
- 商业(15727)
共检索到525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洪林 甄峰 王帆
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因素分析有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高校人才管理体系,推动高端人才发挥潜能,降低人事管理成本。基于中央组织、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实施的2013年我国高校高端人才流动调查,本文研究了影响高校人才流动决策和流动次数的原因。分析表明,家庭、个人等外部因素对人才流动影响力最大,而追求更高学术能力和更好学术氛围,乃至薪酬待遇等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学术平台、学科发展和学术氛围还未成为人才优化配置的首要选择;对人事部门态度的感知,以及对流动本身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人才流动的个人决策。
关键词:
人才流动 调查 决策 因素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海东
基于人口普查、教育统计等数据,文章分析了人才跨省流动背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文章利用人才培养留存率描述人才净流动状况,论证了人才的流失或流入是地区人才供给量与经济需求量错位的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入,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出。各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按照地区人口数量统筹规划的结果,以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但对于不同规模经济体的人才需求量来说,各省的培养规模存在相对过剩或不足,是其人才净流失或净流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人才流失导致地方倾向于采取“规模优先”发展策略,仅维持较低的投入水平;而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鼓励了地方的“消极投入”策略和“搭便车”行为,投入水平低、投入力度小、教育机会少。据此,文章建议创造人才流动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向西部地区配置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弥补其人才缺口、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浩 王宸 毛日昇
国际间人才(留学生)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1999~2008年期间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不同类型国家(地区)吸引人才(留学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家间的商品贸易会显著促进留学生在国家间的流动;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当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目的国时,同时考虑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当选择发达国家作为目的国时,主要考虑经济因素;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当选择发达国家作为目的国时,重点考虑教育因素,当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目的国时,同时考虑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因此,中国应该大力实施国际人才战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吸引世界各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并...
关键词:
国际人才流动 留学生 来源国 目的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焰 崔玉平
复合DEA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算效率值的方法,在用于测算高校管理效率及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方面也非常有效。经过测算,教学科研人员数量和在校及注册学生数量不足是导致我国省域高教管理效率DEA无效的关键原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对不均衡,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内高教发展不均衡情况也很严重,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通过努力也可以实现管理高效。东部普通高校要特别加强对公用经费的管理,中部地区的教育经费及师资力量还应继续加大投入,西部普通高校应注意对行政人员的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小雪 陈万明
一、研究背景从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教育连续进行了大规模扩招。扩招一方面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到2005年已经增加至21%。但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高校毕业生就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磊
本文对国内外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背景和学校的财政资助政策等。其中,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体现为借贷约束对入学决策的影响,它具有长期和短期两种效应;社会背景对入学决策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是借贷约束的一种反映;财政资助政策对入学的影响取决于学生类型和资助类型的不同,总体上说资助对于入学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它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学生资助制度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志敏
本文基于山西省调研数据,从个人、组织和社会3个层面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间层,个人层面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层面是次要因素,组织层面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影响权重最小。在方案层,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首要因素是福利待遇,第二大因素是发展前景,第三大因素是家庭因素,第四大因素是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吸引及留住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流动意愿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兴国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其结构与功能在人才培养这一层面上存在着不协调和矛盾的状况。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来分析解释这些不协调和矛盾为我们研究确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我国高等教育要把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协调好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把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起来作为发展目标。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社会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洋在《江苏高教》2014年第4期中撰文,解读了OECD技能研究成果,分析其反映出的有关教育、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给出创新性建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4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OECD提出技能是一个系统,技能研究是整体层面的研究,不是针对于具体技能内容的研究。在此前提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魏梅
本文运用了动态方向性距离函数对1995年-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外溢的角度考虑了影响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高等教育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效率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比重对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无明显影响,人力资本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效率 区域差异 DSBM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晓艳
近年来,"学二代"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从代际传递理论视角看,"学二代"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现象,指高学历知识分子的后代更容易获得高学历,成为社会精英,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本文选用CFPS数据,采用OLS与分样本回归方法,考察中国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现象,父母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及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着子女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及受教育程度。同时,这种影响也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城乡身份和性别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
累积效应 阶层流动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万民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重在提高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综合素质。知识、能力、素质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构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可以进一步理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刻内涵,明确高校自身的准确定位,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质量 评价模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刘珊 钟宇平
本文应用对我国三省一市90所中学10909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家庭存在的"男孩偏好"倾向、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传递模式、家庭资源的不充裕等因素是造成高等教育需求中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性别刻板印象、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对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需求 专业选择 性别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时序数据显示,扩招以来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及其占高校总经费的比例普遍下降,且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更大,地区间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化明显。基于1998-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毕业生流出比重、地方高校财政责任向中央财政和地区居民的可转嫁程度等因素对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有显著的影响。未来政策调整的重点是:建立以高校毕业生流出规模为核心因素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财政支持,同时调整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为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正位"。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