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5)
- 2023(3817)
- 2022(3140)
- 2021(3235)
- 2020(2765)
- 2019(6361)
- 2018(6492)
- 2017(12605)
- 2016(7364)
- 2015(8741)
- 2014(8906)
- 2013(9110)
- 2012(8553)
- 2011(7759)
- 2010(8246)
- 2009(8027)
- 2008(8323)
- 2007(7820)
- 2006(7395)
- 2005(6995)
- 学科
- 管理(30281)
- 济(24353)
- 经济(24327)
- 业(23335)
- 企(20380)
- 企业(20380)
- 中国(12292)
- 方法(11360)
- 财(11319)
- 制(9530)
- 数学(9422)
- 数学方法(9362)
- 银(7594)
- 银行(7590)
- 务(7316)
- 财务(7280)
- 财务管理(7256)
- 农(7189)
- 行(7147)
- 企业财务(6823)
- 策(6255)
- 业经(5831)
- 理论(5709)
- 贸(5609)
- 贸易(5603)
- 度(5568)
- 教育(5566)
- 制度(5553)
- 易(5532)
- 体(5297)
- 机构
- 大学(110146)
- 学院(106679)
- 管理(41992)
- 济(41925)
- 经济(40660)
- 研究(34889)
- 理学(33040)
- 理学院(32659)
- 管理学(32358)
- 管理学院(32087)
- 中国(30360)
- 财(26376)
- 京(25479)
- 财经(18931)
- 科学(18721)
- 江(18167)
- 所(17782)
- 北京(17346)
- 经(16973)
- 中心(16113)
- 范(15417)
- 师范(15329)
- 研究所(15328)
- 州(14628)
- 财经大学(13940)
- 教育(13414)
- 农(12749)
- 院(12647)
- 经济学(12360)
- 师范大学(12351)
- 基金
- 项目(54759)
- 研究(44863)
- 科学(42028)
- 基金(37376)
- 家(31219)
- 国家(30878)
- 社会(26520)
- 科学基金(25351)
- 社会科(25006)
- 社会科学(24998)
- 教育(22735)
- 省(20542)
- 编号(19889)
- 基金项目(18937)
- 成果(18671)
- 划(18111)
- 资助(15882)
- 课题(14846)
- 自然(14311)
- 自然科(13861)
- 自然科学(13856)
- 自然科学基金(13602)
- 部(13308)
- 项目编号(12394)
- 重点(12286)
- 性(12178)
- 年(12155)
- 教育部(11683)
- 发(11521)
- 制(10991)
共检索到186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李芒
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材管理中初步构建了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教材管理体系和教材编审、选用、出版和发行体系,采取引进教材和自编教材的发展路径,不断完善教材评选、评价的体系。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教材管理职能弱化,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与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需要依法确立教材管理作为国家事权的内涵,明确学校和教师责任,着力提高高校教材质量。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材 教材管理 国家事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蔺全丽
任何组织的治理都存在着一定的治理逻辑,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亦是如此。学术治理是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之所以为高等学校的基石。良性学术治理必须遵循高等学校学术成长所需要的内在逻辑,即必须坚持学术权力章程授权、学术治理组织体系化独立化、学术治理组织成员多元化、学术治理程序复杂性、学术事务决策民主协商与尊重学术权威相结合以及学术治理行为自律性。科学合理的基本逻辑无疑为学术治理机制及保障措施的设计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高等学校自身的学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雷浩 杨春明
21世纪以来,全球不少国家迎来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浪潮,然而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们均面临“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哪一种教材使用是有效的”之困惑。在我国要回应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厘清学校层面教材使用的基本逻辑。这既能够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保障,又有助于明晰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还能够推动学校教材制度体系的完善。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主体教材使用的审视,发现其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学校教材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使用教材随意性倾向明显;学生使用教材落差大。基于此,需要从学校层面建立起学校统筹的教材使用制度,形成教师“理解—运用—评估—改进”教材的循环机制,学生与教材良性互动以实现自身发展和成长,从而建立起“学校—教师—学生”多主体系统良性互动的学校层面教材使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帅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材从管理内容、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产业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不竭动力、提质增效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线、政市协调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题。因此,面向未来,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应明确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内容、革新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方式、完善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职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随国栋 罗生全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质量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国家对高职教材建设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质量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已成为高职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教材建设的质量逻辑来看,高职教材建设遵循着“价值目标——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的逻辑链条与演绎进路,价值目标逻辑要求高职教材建设必须厘清质量目标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过程管理逻辑需要关注高职教材建设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作用机理;结果评价逻辑则要求对高职教材建设质量评价进行问题剖析与运行机制检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袁玉芝
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厘清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逻辑。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执着于扩张的逻辑、资源的逻辑以及外部导向的逻辑后,从学科差异与院系设置、学院自治与资源配置、经费结构与分类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哈佛大学学科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逻辑。借鉴哈佛大学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学科逻辑、人力资源配置的逻辑、教学资源配置的逻辑、科研资源配置的逻辑、学校与院系资源配置的逻辑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资源配置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资源配置 内涵发展 哈佛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高等学校治理结构完善的价值旨趣与诉求在于追求大学精神、凸显学术价值、保障大学自治、彰显学术品格。但在实践层面,高校渐趋行政化导致高校学术权力不断萎缩,从而形成了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主导的治理结构。建构高等学校学术权力本位的治理结构应确立学术委员会在高校学术事务中的最高决策地位,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为主导、以学术为本位的基层学术组织,强化高校行政组织的服务功能,凸显教代会等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王晓玲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的内在发展逻辑、经济社会的外部需求逻辑、学生个体的自我成长逻辑等三重逻辑。专业动态调整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三重逻辑的耦合规定了专业动态调整的目标、依据、动力和着力点,构建常态机制保障三重逻辑的耦合,进而推进高校专业动态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深知识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东
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 ,是 2 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教育质量提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教授等各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应是教材建设的主力 ,对优秀教材的增删和补充材料的使用可以解决教材对迅速变化的学科知识反应滞后以及“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课教材”问题 ;应当对教师教材建设给予帮助与激励。教材选用与建设中各级组织应发挥不同的职能 ,以确保教材选用与建设正常运行。
关键词:
教材 高等学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Financial Accounting(Seventh Edition)财务会计(第七版)盖地主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柳 罗生全
教材建设是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建设的关切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有力实现。教材建设有着"知识—认知—文化"三元共建的逻辑取向,但长期囿于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认识取向,遮蔽了教材建设文化逻辑的价值作用。重拾教材建设逻辑共识,亟须对教材建设立场、教材编写取向以及教材建设系统要素等方面进行文化释义上的深度考查与价值再现。在此基础上,可对教材内容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文化关系逻辑、"教科书学"学科建构循依文化再生逻辑、教材建设现代化方案转向文化叙事逻辑,以及教材建设树立创造性转化文化的变革逻辑等文化思路进行探微,以求整全教材建设文化逻辑取向的思维认识,推动我国特色教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教材建设 文化价值 文化范式 文化路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润
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关系的演进经历了四大阶段:1.0数字教材是纸质教材的从属配套;2.0数字教材是纸质教材的异路模仿;3.0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是延伸辅助的关系;4.0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则是协同配合的关系。因应技术介入的深浅程度、回应与彰显教育教学需求、映射教材认识论转向构成了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关系演进的逻辑主线。基于演进逻辑对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未来关系进行了分析与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及其与数字教材的深度融合、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化、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以及对数字教材的悦纳,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的关系将逐步出现位移与翻转。彼时,数字教材或许会占据教材市场,成为教材的主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自然历史选择。省域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热点和实践焦点之一。从省域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政策逻辑看,在政策主体上,省域各部门往往多元共振,但不同省份的决策方式各异;在政策目标上,重在防治高等学校的恶性趋同、建立有序的高等学校体系;在政策工具上,重视淡化刚性规制、加强柔性引导。为了优化政策实践路径,省域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政策应紧扣省情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力防政策走样和反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杰 包国宪
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进程中,普通高等学校面临"基础设施效用不彰"的问题。以学生类校舍的生均面积及其"标杆值"为基础,以各学生类校舍的"效用偏差"为分析对象,采用熵值法测算了八类校舍"效用偏差"的权重,评价了扩招以来各年度学生类校舍的效用总偏差。研究发现:八种学生类校舍的"效用偏差"可以区分为"保健型"指标、"激励型"指标和"中间型"指标三种类型;扩招以来的学生类校舍综合效用处于"不彰"甚至一定程度的"倒退"状态。研究结论是:第一,政府对普通高校基础设施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二,普通高校打了一场后勤保障投入失当的"扩招之战"但面临提高学生类校舍综合效用的"重要机遇期";第三,普通高校具有实现...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基础设施 效用偏差 供给逻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青
自从197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在四川峨眉召开“统计教学、科研规划座谈会”后,迄1983年,我国编写出版了多种统计教材。出版的品种、数量之多,大大超过了“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五年来出版的统计教材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