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0)
- 2023(7495)
- 2022(6199)
- 2021(6314)
- 2020(5284)
- 2019(12620)
- 2018(13134)
- 2017(24045)
- 2016(14513)
- 2015(17052)
- 2014(17636)
- 2013(16390)
- 2012(15070)
- 2011(13894)
- 2010(14713)
- 2009(13165)
- 2008(13114)
- 2007(12168)
- 2006(10970)
- 2005(10110)
- 学科
- 济(47058)
- 经济(47015)
- 管理(33850)
- 业(30131)
- 方法(24232)
- 企(23844)
- 企业(23844)
- 教育(22815)
- 数学(21930)
- 中国(21573)
- 数学方法(21332)
- 理论(14560)
- 农(13942)
- 教学(12685)
- 财(11457)
- 制(10924)
- 学(10496)
- 贸(9549)
- 贸易(9540)
- 业经(9403)
- 易(9335)
- 银(9126)
- 银行(9112)
- 行(8719)
- 农业(8373)
- 技术(8282)
- 发(7734)
- 学法(7418)
- 教学法(7418)
- 和(7300)
- 机构
- 大学(198005)
- 学院(196341)
- 济(68500)
- 管理(67313)
- 经济(66476)
- 研究(63892)
- 理学(56697)
- 理学院(55997)
- 管理学(54474)
- 管理学院(54094)
- 中国(44882)
- 京(44475)
- 科学(37181)
- 范(36242)
- 师范(36020)
- 财(35476)
- 教育(34749)
- 江(32375)
- 所(32185)
- 北京(29896)
- 师范大学(28902)
- 研究所(28511)
- 中心(28308)
- 技术(27584)
- 财经(27307)
- 州(26452)
- 职业(25485)
- 农(25293)
- 业大(24672)
- 经(24481)
- 基金
- 项目(113972)
- 研究(94073)
- 科学(88705)
- 基金(74792)
- 家(62683)
- 国家(61981)
- 教育(54083)
- 社会(53014)
- 科学基金(51880)
- 社会科(49801)
- 社会科学(49785)
- 省(47808)
- 编号(44375)
- 划(41411)
- 成果(39593)
- 基金项目(37756)
- 课题(34431)
- 资助(33001)
- 自然(31252)
- 自然科(30486)
- 自然科学(30480)
- 自然科学基金(29870)
- 年(29327)
- 重点(27084)
- 部(26626)
- 项目编号(26547)
- 规划(25309)
- 发(25179)
- 性(24650)
- 创(23770)
- 期刊
- 济(80030)
- 经济(80030)
- 研究(71028)
- 教育(63973)
- 中国(50689)
- 财(27077)
- 管理(26251)
- 技术(25046)
- 学报(24757)
- 农(22911)
- 科学(22324)
- 大学(20624)
- 职业(17692)
- 学学(17244)
- 融(17182)
- 金融(17182)
- 农业(15829)
- 业经(14339)
- 财经(13296)
- 经济研究(12745)
- 技术教育(11586)
- 职业技术(11586)
- 职业技术教育(11586)
- 经(11447)
- 图书(11281)
- 坛(10932)
- 论坛(10932)
- 统计(10779)
- 问题(10549)
- 发(9575)
共检索到313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商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一国经济的起飞至关重要。规划21世纪的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应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商科教育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国际视野、本土意识、现代理念、实践价值和办学特色,来创新办学思路和改革教学模式,以此引领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
高等商科人才 教育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淑珍 张春琴 李以镔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是高级技术人才的断层,这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而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机遇。在阐述技术本科的概念基础上,分析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原因,并就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探讨。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产业结构调整 应用型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德明 刘立红 肖鹏 冯宗侠 鹿晓阳
针对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概括人才培养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的特点,结合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设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廖嗣德 赵风雨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方面 ,正处在积极探索阶段。本文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模式及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复合型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洁 梁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发展,创新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北京联合大学自2003年提出"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以来,积极开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为特征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学校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中推广。
关键词:
应用性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冷志明
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应从单纯专业型向复合素质型人才、从被动的知识传授向知识创新、从封闭型育人观念向开放型育人观念的模式转变。民族地区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为:贯彻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培养理念;突出实践价值,体现应用取向;明确发展定位,服务地方经济;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凝聚办学特色,彰显个性风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一冰
高等音乐教育既遵循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共性,又坚持音乐教育的特性,随着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更加突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具有跨学科、多层面、开放性等特征。李晶的专著《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对高等音乐教育领域的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杏芳
本论文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人才的主要缺陷出发,论证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成伟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了数以千万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规格上存在一定误区,且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不能太"功利"化,要兼顾"人文"性,同时兼顾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规格 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鹏 吴书安 李松良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到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现代学徒制框架下需变学校招生为校企联合招生,从国家、地方和实施三个层面建立组织架构,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师团队和实训条件,并建立多元评价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顺聪
过去的这些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知识面要宽,能力要强,而且素质要高,要有专长,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在对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