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5)
2023(14774)
2022(12182)
2021(11069)
2020(9174)
2019(20649)
2018(20602)
2017(40202)
2016(21478)
2015(24050)
2014(24115)
2013(24204)
2012(22681)
2011(20461)
2010(21108)
2009(20168)
2008(20131)
2007(18346)
2006(16953)
2005(15933)
作者
(62602)
(52182)
(51973)
(49283)
(33242)
(24537)
(23523)
(20052)
(19728)
(18805)
(18013)
(17390)
(16851)
(16843)
(16168)
(15998)
(15373)
(15182)
(15147)
(14898)
(13215)
(12911)
(12511)
(11910)
(11797)
(11752)
(11741)
(11570)
(10429)
(10136)
学科
(99796)
经济(99647)
(89221)
管理(79410)
(77826)
企业(77826)
方法(36306)
(32506)
(31986)
业经(31932)
中国(31154)
数学(27698)
数学方法(27498)
(26208)
地方(23887)
农业(22993)
(21353)
财务(21321)
财务管理(21285)
企业财务(20168)
技术(19519)
(18321)
银行(18303)
(17916)
(17905)
贸易(17885)
(17733)
(17342)
(17273)
(16975)
机构
学院(319450)
大学(315561)
(138861)
经济(135878)
管理(125438)
研究(106686)
理学(105755)
理学院(104621)
管理学(103310)
管理学院(102700)
中国(86495)
(70369)
(67925)
科学(60225)
财经(53744)
(53327)
(51342)
(49728)
中心(48868)
(48491)
研究所(46897)
北京(43640)
经济学(42098)
业大(41581)
(41015)
(40391)
师范(40050)
财经大学(39365)
(38519)
农业(38262)
基金
项目(196584)
科学(157239)
研究(149338)
基金(143184)
(121993)
国家(120844)
科学基金(105642)
社会(97932)
社会科(92926)
社会科学(92907)
(77604)
基金项目(75788)
教育(66774)
自然(65018)
(63540)
自然科(63474)
自然科学(63459)
自然科学基金(62350)
编号(60967)
资助(57351)
成果(50145)
(46639)
(43802)
(43631)
重点(43615)
课题(42182)
(41924)
国家社会(40491)
创新(39991)
(39788)
期刊
(169883)
经济(169883)
研究(102577)
中国(69500)
(56788)
管理(53231)
(47914)
科学(41049)
学报(40157)
(36922)
金融(36922)
农业(32506)
大学(32297)
教育(31575)
学学(30160)
业经(29894)
技术(28872)
财经(27466)
经济研究(25994)
(23675)
问题(22620)
(18401)
(17876)
技术经济(17683)
现代(16578)
商业(16327)
图书(16109)
世界(15458)
国际(15445)
经济管理(15175)
共检索到51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畅  郭元晞  
建立包含要素嵌入、市场互动、效率协调三个层次的产业动态匹配框架,运用兼具存量和增量双重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处于高端服务业依赖于先进制造业的非均衡匹配发展阶段,且处于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低质量匹配阶段;产业动态匹配水平呈现由东至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匹配类型可归纳为同步互动、单核偏利、趋同互利、趋同附利、单核附利五种类型;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存量资源,促进动态匹配的动力则为优质增量资源。发展高端服务业,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推进实施"增量带存量"政策,有助于实现两产业高质量匹配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华  
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华  
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立华  张艳东  邢会  
研究在将高端服务业(S)、先进制造业(M)、生态环境(E)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下河北省SME系统匹配发展水平及作用类型,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把SME系统看作共生系统,引入匹配理论,基于产业匹配内涵构建SME系统匹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Lotka-Volterra模型测度河北省SME系统匹配发展水平、分析3个子系统互动匹配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9年河北省SME系统的综合效用函数性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从拮抗匹配阶段向高度匹配阶段转变,动态匹配度由弱转强呈现出较好发展态势;两两系统之间互利共生,相互支撑、协同促进。提出河北省SM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找准促进系统整体匹配发展的核心要素,探索适合本省产业匹配模式,实现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川  孙秋雨  
基于2004—2020年黄河流域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物理容量耦合模型对各省区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分析产业匹配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九省区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异,其中山东省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匹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黄河流域产业匹配密度分布曲线的中心右移,表现出右拖尾,其密度函数呈现偏态分布,表明黄河流域产业匹配发展呈上升态势,但省区间具有非平衡发展特征。(3)产业匹配不仅能对本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周边省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对本地及周边省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各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必锋  赖志花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应在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产业创新方面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协同程度在总体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协同发展模式、价值链嵌入协同发展模式和价值链重组协同发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立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晔  
通过阐述知识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指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产业政策应向以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川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要作为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基于此背景,文章以最优化理论为基础,实证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趋势,结论表明珠三角地区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出现停滞不前的迹象,必须通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来突破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兆麟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既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湖北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全国重要的先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步双  郭逸鹭  袁婷婷  徐洁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香芬  
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到来,迫使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必须尽快转型升级才能保证其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这一大背景,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就其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整个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推导出了产业融合的最佳路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研究,从而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实证研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唯平  薛白  董华  
先进制造业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网络组织三个内部动因与政府作用、发展环境两个外部动因的变动,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并由此形成了耦合动力机制。对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选择指标和构造指标体系,以便有效的实现评价目标。基于先进制造业的系统结构体系,并结合指标体系设立的功能要求及其原则,本文构建了由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子指标构成的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子煜  吴嘉雯  陈宇昕  张向前  
先进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先进制造业及其发展动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新时代华侨华人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改善投资环境,提供更好投资平台与机遇、完善海外人才回流政策,加快建设海外华侨华人智力库、全方位加强中国内地与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推动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充分借力华侨华人助推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如忠  郭澄澄  
当前,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创新、贸易与金融等服务产业领先优势,占据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地位。如何突破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区位锁定,加快我国产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一种产业间资源有效配置方式,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对内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对外能够成为链接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方式。以上海市为例,通过构建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对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协同发展可以提高产业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新兴产业创新集群,也是加快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由此得出启示:通过主导产业引致、价值链协同配套以及产业创新集群发挥产业关联性作用,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形成产业协同正向溢出效应,有利于构造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综合体,加快促进我国嵌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逐步实现我国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递进升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若凡  夏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