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4)
- 2023(17803)
- 2022(15056)
- 2021(14019)
- 2020(11736)
- 2019(26771)
- 2018(26739)
- 2017(51624)
- 2016(28093)
- 2015(31618)
- 2014(31776)
- 2013(31750)
- 2012(29435)
- 2011(26644)
- 2010(27082)
- 2009(25559)
- 2008(25484)
- 2007(22955)
- 2006(20925)
- 2005(19249)
- 学科
- 济(122383)
- 经济(122210)
- 业(101250)
- 管理(96142)
- 企(88791)
- 企业(88791)
- 方法(49429)
- 数学(39297)
- 数学方法(38917)
- 财(37031)
- 农(36617)
- 业经(35184)
- 中国(35000)
- 制(28776)
- 地方(26930)
- 农业(25061)
- 务(24807)
- 财务(24731)
- 财务管理(24689)
- 企业财务(23411)
- 技术(22310)
- 学(21815)
- 贸(21802)
- 贸易(21783)
- 和(21609)
- 银(21231)
- 银行(21187)
- 易(21141)
- 理论(21098)
- 行(20354)
- 机构
- 学院(412444)
- 大学(411225)
- 济(169637)
- 经济(165964)
- 管理(163935)
- 理学(139522)
- 理学院(138015)
- 研究(138007)
- 管理学(136071)
- 管理学院(135306)
- 中国(107599)
- 京(89362)
- 财(84071)
- 科学(81718)
- 所(69580)
- 农(65837)
- 财经(65263)
- 江(63591)
- 研究所(62075)
- 中心(61981)
- 经(59013)
- 业大(57929)
- 北京(57356)
- 范(53081)
- 师范(52629)
- 州(51177)
- 农业(51110)
- 经济学(50274)
- 院(49843)
- 财经大学(48042)
- 基金
- 项目(263485)
- 科学(207891)
- 研究(198050)
- 基金(190129)
- 家(163439)
- 国家(161941)
- 科学基金(139940)
- 社会(124957)
- 社会科(118375)
- 社会科学(118347)
- 省(103344)
- 基金项目(100547)
- 教育(89910)
- 自然(88834)
- 自然科(86695)
- 自然科学(86675)
- 划(85755)
- 自然科学基金(85146)
- 编号(81828)
- 资助(77939)
- 成果(67550)
- 发(58901)
- 部(58371)
- 重点(58280)
- 课题(56406)
- 创(56335)
- 创新(52008)
- 制(51601)
- 国家社会(50721)
- 项目编号(50637)
- 期刊
- 济(201117)
- 经济(201117)
- 研究(130054)
- 中国(84424)
- 财(66707)
- 管理(66433)
- 农(61936)
- 学报(58704)
- 科学(56124)
- 教育(46614)
- 大学(45566)
- 学学(42717)
- 农业(42454)
- 融(42205)
- 金融(42205)
- 技术(37015)
- 业经(34705)
- 财经(32756)
- 经济研究(30632)
- 经(28003)
- 问题(26498)
- 业(23146)
- 技术经济(21716)
- 理论(20537)
- 现代(20370)
- 贸(20099)
- 图书(19973)
- 商业(19553)
- 科技(19159)
- 实践(18379)
共检索到63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晔 郭春丽
当前我国高端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不可忽视的是,高端制造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发展高端制造业还受到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区域间缺乏分工协作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高端制造业克服困境,超越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分工协作 创新 产业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来
为尽快走出危机,同时抓住新技术革命的难得机遇,重新占据国际制造业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欧美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同时倒逼我国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及提升投入效率;另一方面则会加速弱化我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的变革。对此,我国除加快制定、落实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外,还需做好高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工程,发挥中小微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构建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开展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跨界合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伟 邵群 杜媛 付琳 赵杰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引领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支撑,对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现代化税收服务能够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文章分析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合课题组对A地近五年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引进和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以及对A地税务局的访谈,剖析了A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从优化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引进政策、优化税收支持政策、完善税收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税收政策 税收服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秀花 赵息
本文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结果表明: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信息披露不充分,研发投入不足,研发强度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提高研发强度反而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这也从财务层面上揭示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弱的原因。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研发强度 财务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畅 郭元晞
建立包含要素嵌入、市场互动、效率协调三个层次的产业动态匹配框架,运用兼具存量和增量双重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处于高端服务业依赖于先进制造业的非均衡匹配发展阶段,且处于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低质量匹配阶段;产业动态匹配水平呈现由东至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匹配类型可归纳为同步互动、单核偏利、趋同互利、趋同附利、单核附利五种类型;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存量资源,促进动态匹配的动力则为优质增量资源。发展高端服务业,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推进实施"增量带存量"政策,有助于实现两产业高质量匹配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兵权 王耀中
通过构造一个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数理模型,发现高端制造业的均衡增长率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演进(A),分工水平(H),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先进技术的效率(G),以及时间贴现率ρ的大小。分工与专业化越深化,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越开放,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越多,与先进技术的差距越小,吸收新技术所需成本越低,则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现时的储蓄率越高(即人们推迟消费的耐心程度越大),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与储蓄额能较好的解释高端制造业发展,同时,高端制造业发展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互为因果。建议我国提高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加强对现代生产性服务...
关键词:
分工 生产性服务业 高端制造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牟绍波 叶勇
开放式创新强调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可分为内向型创新发展和外向型创新发展。文章还探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并从开放式创新政策的完善、开放式创新集群的打造、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构建和人才战略的实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开放式创新 创新驱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姜红
美国次贷危机后,各国更加深刻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已成为大趋势。近年来,我国高端制造业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区域化集聚发展已成主流,总体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的趋势。但与此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低、工业基础能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当前,特别需要在政策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人才等高端要素引进及高端制造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提升。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技术 产业 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涛 查志刚
制造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一国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战略既是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加速器,又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急需相关财税政策予以重点扶持,尤其应在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会斌
高端制造业的内涵需要准确把握高端制造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何谓高端制造业?我觉得它是与低端制造业相对应的,其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目前对高端制造业还缺乏统一的界定,也没有明确的统计分类标准。高端制造业的概念,可从行业和产业链环节两个角度来进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高端产业 制造强国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必锋 赖志花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应在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产业创新方面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协同程度在总体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协同发展模式、价值链嵌入协同发展模式和价值链重组协同发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立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端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华
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立华
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煦涵 章丽萍
高端制造业绿色发展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数字经济为研究背景,高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高端制造行业特征构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刻画数字化转型对高端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绿色发展,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高端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通过企业的动态能力路径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高端制造业绿色发展;调节效应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东部地区、高管具有金融背景以及两职分离的高端制造企业绿色发展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工具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立数字化系统管理制度以优化转型环境、培育数字化社会资本以调控企业资源配置、打造数字创新网络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将赋能高端制造业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福君
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决定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在创新发展模式理论综述的基础上,从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辽宁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剖析了辽宁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应该选择自主创新、融合创新、集群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互补式发展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辽宁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推进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