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2)
- 2023(9530)
- 2022(8338)
- 2021(8174)
- 2020(7249)
- 2019(16975)
- 2018(17333)
- 2017(32463)
- 2016(19370)
- 2015(22690)
- 2014(23244)
- 2013(22040)
- 2012(20891)
- 2011(19071)
- 2010(19576)
- 2009(17971)
- 2008(17909)
- 2007(16514)
- 2006(14574)
- 2005(13220)
- 学科
- 济(65431)
- 经济(65368)
- 管理(43086)
- 业(39412)
- 方法(30241)
- 企(28376)
- 企业(28376)
- 数学(27138)
- 数学方法(26874)
- 中国(25551)
- 教育(22868)
- 农(22156)
- 财(16675)
- 学(15579)
- 地方(15521)
- 制(14339)
- 农业(14279)
- 理论(13901)
- 贸(13782)
- 贸易(13772)
- 易(13338)
- 业经(12742)
- 银(11404)
- 银行(11379)
- 教学(11026)
- 行(10875)
- 和(10454)
- 技术(10069)
- 融(10039)
- 金融(10036)
- 机构
- 大学(266972)
- 学院(263099)
- 济(96454)
- 经济(93808)
- 研究(91360)
- 管理(89280)
- 理学(75364)
- 理学院(74339)
- 管理学(72815)
- 管理学院(72304)
- 中国(64938)
- 京(59372)
- 科学(55705)
- 财(47540)
- 所(47503)
- 范(46485)
- 师范(46168)
- 农(44924)
- 江(43355)
- 研究所(42591)
- 中心(42064)
- 教育(38844)
- 北京(38680)
- 业大(38324)
- 师范大学(37037)
- 财经(36924)
- 农业(35432)
- 州(34961)
- 技术(33796)
- 经(33140)
- 基金
- 项目(161707)
- 研究(128925)
- 科学(124786)
- 基金(108090)
- 家(92118)
- 国家(91097)
- 科学基金(75261)
- 社会(74183)
- 社会科(69643)
- 社会科学(69620)
- 教育(68304)
- 省(67339)
- 编号(59183)
- 划(57763)
- 基金项目(57527)
- 成果(52157)
- 自然(46186)
- 自然科(44917)
- 自然科学(44902)
- 资助(44523)
- 课题(44183)
- 自然科学基金(44060)
- 重点(37943)
- 部(37457)
- 年(37256)
- 发(36864)
- 项目编号(34637)
- 性(34081)
- 创(33214)
- 规划(32770)
共检索到412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杨莉 孙海涛
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界纷纷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为了对我国大陆地区的通识教育实践进行调查分析 ,我们选取了四所有代表性的学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状况 ,找出目前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大陆高校 通识教育 现状调查 改革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世铎
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对其中所涉及的农村文化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教材全体文化的56%;并预测出2013—2022年新一周期里,新编或修订版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比例约为43%。解决教材中农村文化偏少的主要对策有:按照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在全体在校小学生数中的比例,并结合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调整教材中农村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调整农村文化部分子维度内容的呈现,矫正教材中城市中心的价值偏向;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村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我国未来小学品德课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傅建明
教科书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精心选择的体现特定意识形态的一种文本表达,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隐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运用话语分析技术,从语词、语句、故事主线三个维度对大陆北师大版和香港新亚洲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分析后发现:两个版本都表现出明显的男性霸权;优良品质更多地被赋予给男性而不良品质则强加给女性;男性处于主宰地位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才华与优良品质不是被忽视或省略就是被刻板化或歪曲。而且这种倾向香港新亚洲版比大陆北师大版更为明显。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辉华 郑惠伶 张芸 施立红 王志椿 郭建华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分馆的组建方式、建设规划和目标、文献资源建设、服务对象与内容、培训与监管等五个方面,对四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分馆的运行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分馆现状 调查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平 李帮琼 刘自忍
通识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话、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意志的和谐发展。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目标是为避免学校课程的过早分化与科系间的壁垒,希望为学生提供"统整的知识"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许甜 李一飞
教学不单是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更是专门学术,是高校教师学术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11年44所不同地区和类型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对我国不同高校、不同职称、不同性别、不同学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投入、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行为、学校的教学保障制度等教学学术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投入呈现与院校类型基本相符的角色特征,教学态度也呈现出典型的院校差异;教师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评价不高,且现行教师培训及教学支持系统的运行效果也有待提高。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高校教学 教学学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阮青青 刘力
本文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成人的性别角色和形象地位。研究对象为浙江省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选用较多的四个版本实验教材。研究方法是分析课文和插图所反映的成人的角色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四套实验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发展,特别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两套教材,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形象有所改变,但仍有不少符合传统的性别角色特征的描绘。这个结果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儿童所灌输的两性的形象地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宇珊
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通识教育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在理念、制度、课程设置和师资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广东地区五所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现状,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通识教育 现状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杉杉 牛志伟
本文以北京C区的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实地调查为基础,研究发现该区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及医生满意度水平显著偏低,该类人群的工作态度应该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鉴于问卷调查结论与访谈、观察内容存在显著差异,建议不要拘泥于问卷调查,而应采用多种方法加深对个体工作满意度的了解,这将有利于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思路。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实地调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廖大凯 刘怀明
基于2019年四川省中职思政课教师现状调查数据,围绕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素质、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专业发展方式与路径等,深入剖析当前中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构建管理体制机制和专业素质能力提升支持体系等对策与建议,为中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方式与路径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教师发展 中职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文 林婕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58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内容涵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等发现,广东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体上扎实推进,但也存在定位和认识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指导与服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关键词:
广东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调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华
本文基于北京市"互联网医疗"调查数据,分别以互联网医疗平台用户和潜在用户作为切入点,研究分析了用户的使用情况、满意程度以及互联网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通过Probit模型对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空间、前景趋势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特征的用户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建议,最大可能地挖掘潜在用户使用的可能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俊明
"批判地继承"是新中国处理文化、教育和历史问题的指导原则。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编写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教材设计中的研究者立场、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评价、研究目的等方面都体现出"批判地继承"的思想困扰,教材文本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为基本内容,通过"唯物(先进)与唯心(落后)"的阶级分析话语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叙述模式来具体落实"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对此原则的把握、二元对立的思维、研究者心态等是导致该教材以批判取代继承的原因。
关键词:
批判地继承 历史逻辑 中国古代教育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宝敏
网络素养已成为网络时代儿童发展必备的素养,本文以上海市六所学校的抽样调查结果为例,对儿童网络素养内在构成与外在呈现进行研究,揭示儿童网络素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儿童网络素养发展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儿童 网络素养 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邦宁 杨靖旭 吕晨 张旋
本文通过对北京、江西、云南22所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调研,立足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从我国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开展现状出发,剖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从政策制定、机制建设、资源配置和服务管理等多个纬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构建科学施策良性循环、资助帮扶精准发力、整合资源注重服务、全面发展促进成才的资助工作体系。
关键词:
精准资助 给侧改革 资助工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