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3)
2023(14623)
2022(12526)
2021(12164)
2020(10253)
2019(23386)
2018(23029)
2017(44618)
2016(23890)
2015(27129)
2014(27117)
2013(25954)
2012(23786)
2011(21392)
2010(21452)
2009(20390)
2008(19855)
2007(17251)
2006(15194)
2005(13762)
作者
(63329)
(52921)
(52602)
(50467)
(33701)
(24898)
(24151)
(20406)
(20086)
(18950)
(17799)
(17736)
(16809)
(16410)
(16386)
(16245)
(15704)
(15595)
(15327)
(15193)
(13164)
(12735)
(12603)
(12113)
(11981)
(11899)
(11662)
(11607)
(10525)
(10255)
学科
(89570)
经济(89442)
管理(74366)
(67910)
(55993)
企业(55993)
方法(40709)
数学(36332)
数学方法(35840)
(28830)
中国(27877)
(26063)
(23649)
业经(19949)
(19491)
贸易(19479)
(19080)
(17702)
银行(17690)
(17082)
财务(17025)
财务管理(16980)
(16889)
农业(16475)
企业财务(16102)
(16027)
金融(16024)
(15562)
地方(15369)
(14674)
机构
大学(329736)
学院(327567)
(140065)
经济(137196)
管理(129851)
理学(111371)
理学院(110264)
管理学(108444)
管理学院(107812)
研究(104878)
中国(85181)
(71254)
(67489)
科学(57624)
财经(54994)
中心(50868)
(49972)
(49487)
(49276)
(45080)
研究所(43982)
经济学(43351)
(42567)
北京(42563)
业大(42412)
师范(42227)
财经大学(40938)
(39110)
经济学院(39074)
(38554)
基金
项目(213781)
科学(170934)
研究(164006)
基金(156661)
(133205)
国家(132079)
科学基金(115633)
社会(105567)
社会科(100136)
社会科学(100116)
基金项目(82219)
(82141)
教育(77376)
自然(72333)
自然科(70669)
自然科学(70653)
自然科学基金(69379)
(69371)
编号(67769)
资助(63706)
成果(56675)
(49366)
重点(47665)
课题(46427)
(45507)
(45392)
(45338)
教育部(43682)
国家社会(43544)
人文(42918)
期刊
(153628)
经济(153628)
研究(104301)
中国(66180)
(56236)
管理(49933)
学报(41130)
教育(40406)
科学(40380)
(40291)
(39526)
金融(39526)
大学(34135)
学学(31198)
技术(29233)
财经(27500)
农业(26612)
业经(25307)
经济研究(25044)
(23614)
问题(20294)
(18636)
理论(17609)
图书(16702)
国际(16191)
实践(15904)
(15904)
技术经济(15392)
统计(14675)
现代(14652)
共检索到503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国强  
从我国近30年的高校贷款相关政策来看,高校贷款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近30年来,我国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支持学校发展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外资贷款为主的时期;校办产业贷款为主和少量基建贷款时期;校园建设贷款为主的时期。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建设贷款之所以由合理的历史选择演变成为一个"问题",是高校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政府政策鼓励而高校贷款制度设计缺失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果高校的融资渠道不能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贷款仍将是我国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经费来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无疑应该加强其制度建设。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引起的问题更令人关注。放眼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尝试对制度有全新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建设,是我们政策分析的基础,也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作为建设性反思,本文提出了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四点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磊  刘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恢复30年来,坚持"协商、调解、一裁、两审"制度设计的"初心",旨在于"快捷、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劳动争议。回顾过去30年,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鉴于劳动关系协调特别是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未能完全落地等问题,未来应继续从体制、机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改革创新发展,应对未来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裴尔念  
十年前,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我国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正式把国外的先进管理制度引入国内。近年来,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置了学科馆员制度,但在实行中发展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目前开展学科馆员制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如何完善该制度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波  李萌  李晓轩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经历了初步恢复、体系确立与完善发展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本文回顾了各阶段政策出台背景、内容、作用等,并提出了关于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未来发展的展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华生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史清华  
本文回顾了自1935年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详细分析了农业保险范围的界定、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等,总结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与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超升  
目前,包括粮食业在内的农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但是,粮食在弥补其外贸逆差中的重要作用、在人们消费中的不可替代性、在对外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对美国家庭农场生存、对维持美国家庭农场制度的决定作用等,使得美国粮食业具有独特的重要性。60多年来,美国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财政政策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展望未来,我国财政政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力  
一、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回顾(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提出和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到今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总的来说,我国的对外开放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双正  
本文在回顾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3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改革本身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并对三种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接着,深入阐述了3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这对于指导今后粮食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在明确提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未来目标、主要原则的基础上,详细论证了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市场中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可能会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粮情,对今后顺利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雄  袁道平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历程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重要"转变":从住房福利化向权利化转变,大部分人以财产权的方式实现了住房权;从住房实物分配向市场供应转变,市场化始终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线;从政府包揽到政府退出再到政府调控转变,政府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角色有一个不断的调整过程。应当说,我国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建立起能够全覆盖、保障不同需求层次人们住房需求的住房供应及保障体系。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房地产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却面临"买不起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双重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我国30年的改革尽管以经济改革为主线,但政治发展并没有停顿。且经济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总结30年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探索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最终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渐进式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办公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王桂娟  
进步时代的预算改革奠定了美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凯恩斯主义在美国政府经济政策中的主导力量,为了应对滞胀诞生了里根经济学,克林顿克执政期间完成了美国财政从巨额赤字到预算盈余的转变,小布什试图重振里根经济学,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将美国经济拖入了百年不遇的大危机。从美国百年来的财政制度和政策变化趋势看,我们可以发现财政总量与支出结构变化的两个基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增强;社会性支出比重大幅提高。总结美国财政政策的经验,有几点值得我们关注:(1)财政政策服务于经济增长和就业;(2)寻求财政的可持续性;(3)财政政策的出台有时效性和终止期;(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涛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资助政策分为四个阶段,呈现三大趋势。新形势的发展对大学生资助提出了需要更多资金、结合育人、严控风险的要求。资助政策的设计应秉持扩大化、精准化、育人化、社会化、科技化的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生资助也面临着新形势,需要创新制度设计,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同时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保障。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