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1)
2023(7688)
2022(6557)
2021(6257)
2020(5327)
2019(12066)
2018(12267)
2017(23289)
2016(13213)
2015(15270)
2014(15700)
2013(14970)
2012(13735)
2011(12481)
2010(12875)
2009(12504)
2008(12373)
2007(11471)
2006(10342)
2005(9551)
作者
(37588)
(31289)
(31052)
(29863)
(19548)
(14839)
(14290)
(12081)
(11732)
(11325)
(10637)
(10434)
(10014)
(9794)
(9605)
(9599)
(9484)
(9130)
(9062)
(8985)
(8076)
(7615)
(7466)
(7242)
(7049)
(7047)
(6997)
(6962)
(6334)
(6047)
学科
(47801)
经济(47716)
管理(42514)
(35369)
(29888)
企业(29888)
方法(20948)
数学(18492)
数学方法(18254)
中国(16321)
(16233)
(15734)
(12698)
业经(10979)
(10853)
(10337)
银行(10325)
(9894)
(9347)
贸易(9338)
(9162)
体制(9022)
(8943)
财务(8916)
财务管理(8886)
(8585)
金融(8583)
企业财务(8384)
环境(8371)
(8285)
机构
大学(195491)
学院(191279)
(77147)
经济(75266)
管理(70775)
研究(61290)
理学(59756)
理学院(59131)
管理学(58066)
管理学院(57734)
中国(48235)
(41951)
(41319)
科学(34709)
财经(31868)
(30334)
(29525)
(28600)
中心(27667)
研究所(26785)
北京(26649)
(25999)
(25718)
业大(25547)
师范(25483)
经济学(23735)
(23618)
财经大学(23467)
(22586)
经济学院(21350)
基金
项目(117552)
科学(91382)
研究(90438)
基金(82473)
(69905)
国家(69315)
科学基金(59025)
社会(56401)
社会科(53410)
社会科学(53395)
(46639)
教育(43674)
基金项目(43173)
(38740)
编号(37761)
自然(35767)
自然科(34846)
自然科学(34835)
自然科学基金(34154)
资助(34026)
成果(33428)
课题(27570)
(26904)
(26800)
重点(26430)
(24621)
(24310)
项目编号(23486)
教育部(23350)
(23323)
期刊
(89682)
经济(89682)
研究(62044)
中国(42289)
(33451)
管理(28797)
教育(27591)
学报(25796)
科学(23452)
(23145)
大学(21152)
(19246)
金融(19246)
学学(18863)
技术(17994)
财经(16434)
农业(15577)
(14116)
业经(14078)
经济研究(13894)
问题(12348)
图书(11445)
(10320)
理论(9817)
技术经济(9390)
统计(9211)
(8831)
实践(8779)
(8779)
现代(8734)
共检索到299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德鑫  郭哲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推行高校评价制度构建以来,我国陆续建立基于科学计量学为技术范式,以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大学排名乃至"双一流"动态评价为评价客体的多元评价体系。下一步,推进基于高校分类分层的评价制度建设成为我国高校评价不断赋能创新的有效制度设计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慧  王继平  刘锦  
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主要经历了考工升级、工人考核、职业资格和多元化评价四个发展阶段,单个阶段特有属性明显,整体演进呈现衔接性、发展性、多元性。遵循国家的职业分类,依据常态化修订的职业技能标准,政府管理的技能人才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的“一退”,市场化、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一进”,与清单式管理的职业资格目录“一衔接”,辅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一补充”,初步勾勒出我国新时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框架。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构建与持续完善是劳动管理领域中一项长远的基本建设,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成长、鉴定和使用有着深远影响,在业已形成的框架和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更具科学性的制度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高益民  
本文对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的演进历史划分为制度的初期发展、确立、曲折发展和改革等四个阶段,藉此说明终身教授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美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不懈努力以及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毅  
本文对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产生与发展做了历史的回顾和总结 ,在将其划分为“新古典制度经济史学”、“新制度经济史学”和“历史制度分析”三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对其理论方法、主要内容、学术成就、历史局限性及其对我国经济史研究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珂  
我国环境规制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以命令与控制政策进行规制阶段到经济激励政策推广应用阶段,再到以信息披露为特色的政策创新阶段的演进。文章认为,未来我国环境规制要在工具选择、成本收益分析制度和环境规制与科技创新政策整合这三个方向上逐步完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边新灿  
本文在考察中国古代评价选拔从综合评价转型为统考评价(分数评价),高考招生则探索从统考评价(分数评价)向综合评价回归的螺旋式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探究驱动和制约评价制度演进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技术因素,并聚焦公平和效益范畴进行分析。文章引入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并将效益分为"操作效益、质量效益、制度效益"和"直接效益、扩展效益、溢出效益"进行深度讨论。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综合评价不是舶来品,我国古已有之;公平和效益在某些环节、某些具体问题上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察举等综合评价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效益,但是无法保证起点公平和程序公平,最终是低效益甚至非效益的;从综合评价做减法转型为统考评价(分数评价),主要是扩展效益起作用:中央集权统一国家体制的骨骼、以"仁治"为核心的儒家学派的灵魂和科学选官制度的血液兼信息系统的"三位一体",完成了国家建构;统考评价(分数评价)在直接效益上是一种无奈的差强人意的选择,但它通过起点公平和程序公平,沟通了朝廷与下层知识分子和民意的联系,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扩展效益,在历史上的某些阶段达成了公平和效益的协调;但法久生弊,对公平的极至诉求绑架了评价选拔制度的设计,形成了对统考评价(分数评价)的依赖并形成文化惯性,从而在溢出效益上出现了弊端。对中国古代评价选拔制度演变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对高考制度演变规律的深层次认识。高考招生模式的多元化、综合评价的推进和扩大、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和统考统招、注册入学等多种入学模式的并存是发展趋势,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协调公平和效益的辩证关系,稳中求进、两翼齐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亚军  胡元林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趋于完善。深入探求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脉络,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瑜   汤同  
作为教育扶贫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治理举措,辍学治理一直是我国推进教育权利公平与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议题。从政策历时性演进来看,我国乡村地区辍学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保障贫困家庭儿童入学机会的普惠性治理阶段和提升弱势儿童群体教育质量的专项式治理阶段、增强文化弱势学生学习信心的内生型治理阶段,并具有以县域政府治理为主导、以目标责任绑定为核心、以统一量化标准为依据等制度特质。针对因情感、心理等内生因素导致的隐性辍学问题,乡村地区辍学治理现代化建设应加大协同互通的统筹治理,深化智志双扶的长效治理,探索乡村教育的在地化治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房连泉  
自20世纪90年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统筹制度一直是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以资金统收统支为界定标准,考察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变迁的四个历史阶段:20世纪90年代县市级统筹的制度初创阶段,2000年以来实行省级调剂过渡制度阶段,2017年以来省级统收统支的深化改革阶段,2022年以来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动力在于国家顶层设计和地方内生需求的推动,主要的统筹政策措施包括信息化系统建设、采取激励性征收措施和实施绩效考核办法等,统筹制度运行的核心逻辑在于解决激励约束问题。2022年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来,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面临制度目标不明确、基金调剂力度受限、政策碎片化和执行难等问题。围绕解决激励约束问题这一主线,未来改革应从优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建立全国统一信息网络、明确央地事权关系、完善激励合约和加大基金调剂力度等方面入手,最终实现全国统收统支的制度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乃梁  彭长江  
建立健全我国公益法人制度是慈善乱象下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现实诉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并无形式意义上的公益法人组织,但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充斥着实质意义上的公益法人表现形式。我国的公益法人制度有着自身独特的先天品性,对于公益法人制度现实表现形式的明晰、历史脉络的梳理是探讨建设我国公益法人制度的逻辑起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韵  朱旭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风蕊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从任命制到聘任制的变迁。职称制度作为高校师资管理的核心制度,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看,其结构变迁的方向深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制度的影响,并与教育场域内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结果密切相关;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变迁产生了"制度锁定"的路径依赖,延滞了制度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打破行动集团的博弈均衡,突破历史否决点,才能实现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转变和创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冯元  俞海宝  
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演进过程可分为渐进性(1949—1978年)、激进性(1979—2009年)、断裂性(2010—2016年)三个制度变迁阶段。这三阶段的特殊教育政策发展深受各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国家治理方式、社会政策理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分别呈现边缘—停滞、复苏—发展、提升—转型的阶段特征。各阶段发展方式呈现极强的路径依赖特点,政府主导与行政推动是其总体性发展所依赖的核心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民主化与改革深化等因素驱动下,其快速发展也受益于国际组织、国内残疾人组织、学者以及公众的政策倡导与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玲  
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制阶段;1980—1989年管制改革起步;1990—2005年改革深入展开;2006年以后改革调整和创新阶段。本文力图以史实为依据,解释中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变革的经济背景,对不同经济背景下医疗管制困境进行理论反思。历史实践表明,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是符合医疗市场发展规律的。为避免医疗供方利用信息优势地位加剧市场利益的攫取,需加强其行为的管制。直接干预的管制方式已被证明是收效甚微的,应通过能改变激励机制的间接管制方式。同时,政府需强化社会性管制,扭转消费者信息弱势地位,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皮六一  陈启欢  叶康  
前端控制是交易所在交易方面进行自律监管的重要手段。前端控制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有制度,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重大创新。根据中国市场结构的特点,前端控制实质上将监管关口前移,分担了盘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监管压力,弥补了资格准入的不足,完善了交易所自律的监管体系。对前端控制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前端控制具有透明度高与全面性强两大优势,符合监管机构稳定市场的需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且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改革的大趋势是加强监管,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监管机构将进一步加强前端控制,以此保持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