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8)
2023(8678)
2022(6753)
2021(6359)
2020(5221)
2019(11658)
2018(12125)
2017(23764)
2016(13500)
2015(15536)
2014(15704)
2013(14881)
2012(13762)
2011(12554)
2010(13019)
2009(12378)
2008(12481)
2007(11700)
2006(10871)
2005(10100)
作者
(36950)
(30523)
(30322)
(29421)
(19585)
(14186)
(14015)
(11666)
(11592)
(11210)
(10252)
(9932)
(9844)
(9717)
(9497)
(9451)
(9107)
(9068)
(8977)
(8839)
(7837)
(7507)
(7434)
(7092)
(7017)
(6920)
(6905)
(6770)
(6137)
(6005)
学科
(51738)
经济(51680)
管理(38774)
(36722)
(28674)
企业(28674)
中国(20440)
(17918)
方法(17763)
数学(15387)
数学方法(15171)
(14155)
(13436)
业经(12916)
(12405)
农业(11260)
地方(11174)
(11117)
银行(11110)
(11032)
贸易(11021)
(10794)
(10718)
(9000)
金融(9000)
(8784)
(8758)
教育(8528)
及其(8248)
(8174)
机构
大学(192607)
学院(191331)
(81294)
经济(79368)
管理(70759)
研究(64890)
理学(59074)
理学院(58475)
管理学(57524)
管理学院(57143)
中国(51563)
(42321)
(40957)
科学(35163)
(32028)
财经(31774)
(30934)
中心(29149)
(28550)
研究所(28241)
(27258)
师范(27090)
北京(26673)
(26273)
(24890)
经济学(24568)
(23338)
财经大学(23045)
业大(22959)
经济学院(22130)
基金
项目(111221)
研究(89560)
科学(87072)
基金(77656)
(64662)
国家(64056)
社会(55670)
科学基金(54683)
社会科(52676)
社会科学(52664)
(43535)
教育(42406)
基金项目(39437)
编号(39129)
(36011)
成果(35438)
资助(32182)
自然(31717)
自然科(30924)
自然科学(30916)
自然科学基金(30358)
课题(28213)
(25277)
(25149)
重点(24822)
(24117)
项目编号(23930)
(23740)
(22653)
教育部(22062)
期刊
(98500)
经济(98500)
研究(66654)
中国(41705)
(31576)
教育(29789)
管理(28922)
(25410)
(24036)
金融(24036)
学报(22545)
科学(22057)
大学(18752)
农业(17102)
业经(16909)
学学(16418)
技术(16400)
经济研究(16063)
财经(16029)
(13848)
问题(13812)
图书(12646)
(12251)
国际(10939)
理论(10003)
现代(9923)
(9756)
论坛(9756)
书馆(9389)
图书馆(9389)
共检索到31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劲彪  刘斌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历史的梳理,从宏观国际背景、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等方面剖析了我国高校行政化的历史原因,提出了明晰政府管理权、保护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学者学术自由权和做好"法人化"改革等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勇  
大学行政化的弊端虽然表现在当下的大学之中,但其根源却在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发端于社会政治与行政制度的现实土壤。大学去行政化的目的在于把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大学回归为作为学术与文化机构的大学,而走外儒内道之路是大学去行政化的现实策略。就大学而言,外儒强调的是大学的社会责任与外在价值,内道反映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与内在价值。相对于外儒而言,内道要求的是大学的发展要合乎大学的逻辑,要有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超越。制定大学章程是实现儒道会通,内外融通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大学既入世又不失去大学的特质,既有治平之志与现实精神又不失超旷适足之学术襟怀,从而彰显在内部治理中以学术进步为核心理念的大学行政之道,实现儒道互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赵义华  黄海军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被忽视,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高校"行政化"可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去行政化的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内部治理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建华  叶志坚  
本文认为,过度的行政化倾向和办学自主权的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推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首先要明晰高校"去行政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其次,要打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泛行政化,实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民主化,保证高校学术事务能够自由、民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小强  袁利平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失衡导致其行政权力政治化、学术权力行政化和市场权力边缘化,致使高校出现严重的"行政化"倾向。高校的"去行政化",必须重构高校的权力结构。建议各高校在《大学章程》中,清晰界定各主要权力的权限及职责,使高校的政治、行政与学术等权力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家明  
在高校自治化与法治化改革的趋势下,高校体制改革需要高校内部组织和人事在评价评估体制的推动下实现非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变迁。本文从非行政化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改革和非行政主导的评估体制改革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非行政化改革的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三利  郭明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使用去行政化制度变革,源于质量保证金具有的公私法双重属性、旅游行政裁决具有民事与行政交叉的双重法律关系及旅游纠纷损害赔偿的法律与规章不一致规定等多种因素。但简单地将质量保证金使用去行政化不符合行政法理论,也缺乏现实合理性。我国应保留旅游行政裁决制度,实行旅游行政裁决的准司法化;强化旅游纠纷行政调解以及创设旅游纠纷调解、和解协议履行协助法律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中国近代大学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的起点,它的产生被赋予了过高的政治性目的,从而掩盖了大学本来应该具有的学术性目的。因此,中国近现代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有很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本文主要对我国近现代大学的行政化管理色彩的源头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讨论大学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前溪  
近期,2014年广东教育蓝皮书发布。蓝皮书中《广东省高校科技人才去"官本位化"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广东省高校获得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重大项目中,院(系、所)领导占比高达73.9%。报告指出,广东省高校科技人才"官本位化"存在科研资源分配向官员倾斜、科研奖项获得者中官员占比偏高等现象。(据《南方都市报》)科研"官本位"是高校"官本位"的一个缩影,当高校仍然未能实现去行政化时,想要科研"独善其身",则比登天还难。对于科研"官本位"现象,靠痛斥不能解决。而要想祛除"官本位",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高校领导手中有相当的权力,他们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一些人可能要为自己"谋私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秋发  刘桂辉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从改革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改变高校内部治理模式两个维度入手,结合我国国情,主张重构政府、高校和教师三者的职能和权限,提出了"政府放权、高校分权、教师享权"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德广  
中国高校行政化表现在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其弊端是,行政权力过大,用行政权力治校,行政权力替代学术权力,教授和教职工权力被边缘化,有悖于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术规律。高校"去行政化",需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取消高校等级制、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及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建立大学校长及管理人员职业化制度等几方面着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不等于"官僚化",它的部分问题恰恰在于由"官僚化"体制的不足而带来的权力约束不足,以及权力运行的随意性。由于现实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间界限模糊,"去行政化"的要略在于:一方面,需要减少日常工作管理中过多的行政性繁文缛节;但另一方面,在有关核心正式制度环节上,反而需要强化程序的规范性和对行政与学术权威权力运作的刚性约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前溪  
参与过多次评委工作之后,某高校教授越来越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评审看似都由专家来完成,但实际上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按照行政化规则进行。签字的都是学者,行政人员没有在任何一个环节签字,但这一切无法遮蔽行政化主导的"指挥棒",简单化、指标化对待教育,而专业的学术评价则被淡化,"行政权力干扰了学术权力"。(据《中国青年报》)职称本是对教师能力的考核,本该是由学术高低来决定结果好坏,事实上,却早就变成了由权力大小来定夺职位去留。在行政化评审的框架内,行政权力远高于学术权力。由学术权力主导的职称评审,会使职称评审变得纯粹,会使教师更加追求学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去行政化是包括大学在内的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行政化问题在近几年来的研究、讨论以及舆论批判之后,终于成为政府决策的对象。我国大学行政化状况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历史因素、体制因素、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改变长期以来的行政化模式并非一件易事。从根本上来说,大学去行政化的实质或许就是在于两个关系的改变,即改变大学之于政府的从属关系,改变大学内学术权力之于行政权力的从属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万宽  陈佳  
本文从改善大学治理、提高大学组织绩效的角度分析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在理论上以网络治理和专业官僚制结构理论为基础,在经验方面总结了欧洲、美国、日本和香港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大学治理的实践。针对中国高校的具体情况,提出高校去行政化应着重增强大学独立性、增强专业人员作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强化各种责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