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9)
2023(6760)
2022(5739)
2021(5681)
2020(4735)
2019(10624)
2018(10676)
2017(20416)
2016(11806)
2015(13425)
2014(13693)
2013(13254)
2012(12678)
2011(11594)
2010(12280)
2009(11913)
2008(11960)
2007(11135)
2006(10421)
2005(9740)
作者
(32934)
(26956)
(26822)
(26235)
(17348)
(12703)
(12463)
(10345)
(10263)
(10107)
(9074)
(8871)
(8763)
(8653)
(8484)
(8383)
(8213)
(7980)
(7926)
(7911)
(7108)
(6706)
(6578)
(6399)
(6212)
(6190)
(6120)
(6108)
(5481)
(5342)
学科
(40157)
经济(40102)
管理(33956)
(29482)
(22704)
企业(22704)
中国(16964)
方法(14977)
(14547)
(14139)
数学(13319)
数学方法(13112)
(12587)
教育(11553)
(10617)
银行(10609)
(10225)
(9777)
贸易(9765)
(9740)
(9570)
业经(8823)
(8697)
制度(8695)
农业(8687)
(8340)
(8279)
金融(8279)
税收(7988)
(7924)
机构
大学(169763)
学院(165598)
(67996)
经济(66007)
管理(60383)
研究(57273)
理学(49577)
理学院(49061)
管理学(48250)
管理学院(47915)
中国(46122)
(38260)
(36419)
科学(29919)
(28975)
(27962)
财经(27907)
中心(26437)
(24991)
(24799)
师范(24648)
北京(24303)
研究所(24281)
(23100)
(22746)
(20765)
财经大学(20205)
经济学(20203)
业大(19551)
师范大学(18984)
基金
项目(92077)
研究(76475)
科学(71428)
基金(63143)
(51796)
国家(51242)
社会(45814)
科学基金(43384)
社会科(43235)
社会科学(43228)
教育(37990)
(36091)
编号(34372)
成果(32234)
基金项目(31360)
(30264)
资助(27117)
课题(25294)
自然(24797)
自然科(24129)
自然科学(24119)
自然科学基金(23676)
(21685)
(21321)
(20898)
项目编号(20880)
重点(20364)
(20215)
大学(18843)
教育部(18807)
期刊
(86900)
经济(86900)
研究(63663)
中国(41927)
教育(33457)
(28313)
管理(24211)
(23558)
金融(23558)
(21309)
学报(19367)
科学(18187)
大学(16266)
业经(14267)
技术(14216)
财经(14020)
农业(13993)
学学(13688)
经济研究(13399)
图书(13213)
(12106)
问题(11395)
(10796)
书馆(10148)
图书馆(10148)
理论(9337)
国际(9241)
(8803)
论坛(8803)
(8774)
共检索到28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景安磊  
高校考试招生照顾政策是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考试招生照顾政策不断发展演变且具有明显的时代逻辑:照顾群体主要包括产业工人、工农干部、革命军人、少数民族学生和华侨学生;政策目的是保证政治力量,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基本特点是贯彻阶级路线,为工农开门,强调考生的政治成分;主要方式有从宽录取、优先录取、加分录取、降分录取、免试保送、内部推荐、"十六字"招生办法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子义  崔延强  
少数民族研究生招生照顾政策以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民族区域社会发展为逻辑基点。改革开放后,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照顾问题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制度安排渐趋合理,建立了以"双少生政策""分区录取政策""骨干计划"为核心的照顾政策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随着政策实践的推进和时代环境变迁,我国少数民族研究生招生政策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照顾对象不够精准、逆向歧视、招生专业安排与民族区域发展需求脱节、监督反馈机制缺乏等。基于新时代民族地区不均衡不充分等新特点,进一步加强提升政策感知度、精准安排照顾群体、优化专业设置机制等多维路径的改进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靖   种劼琳  
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改革和完善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逐渐丰富、角色定位愈发明确的标志。运用NVivo软件对我国21世纪以来50份高职考试招生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归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文本的框架,具体可分为招生目的、招生流程、招生条件和行动主体四个部分,详细阐述我国高职考试招生目的、内容、背景、招生主体和目标群体等方面的细则。高职考试招生政策遵循着对宏观环境的路径依赖、体现国家意志、多元权力架构的运行逻辑,为“职教高考”制度的优化和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边新灿  
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考招生制度演变存在大体一致的发展走向。从评价要素的微观视角考察,呈现由单要素到多要素、由考试到评价的走向;从评价和选拔模式的中观视角考察,呈现由单一到分类、由一元到多元的走向。本文在高考研究领域率先从评价要素的视角分析评价体系,并以此入手对两国一地区高校招生制度的演变脉络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收到执简驭繁的效果,并对我国大陆地区深化高考招生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小娃  
分类考试是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反映了考试招生制度理论变迁的新动向——效率导向,呼应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政府规制及社会认知的诉求。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实现了从特权向权利的转向;从政府主导的制度逻辑来看,高考制度设计的原则逐步呈现出公平的坚守与效率的突破的新均衡;从社会认同的认知逻辑来看,高考的功能由社会功能向评价功能的过渡。当前,主管部门权限分配、招考形式创新、招生宣传及理论研究等方面依然有待进一步推进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乐乐  
美国高校本科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始于1969年,现在越来越多美国高校实行这一政策。考试可选择政策的初衷和实行结果显示这一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和高校双赢。虽然如此,但这一政策也引起争议,支持者和质疑者展开激烈交锋。尤其是SAT和ACT主办方为维护其巨大的商业利益,不断组织研究者抛出标准化考试仍是大学招生录取应该考虑的研究结果,遭到支持"考试可选择"政策倡导者的猛烈抨击。美国"考试可选择"政策同时兼具内在、中间层面及外在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这是基于"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标准化考试的局限性,以及美国高校对无种族色彩的教育政策不断探索的结果。该政策期望能给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政策增加了学生报考高等学校的人数,扩大了高等学校对学生的选择面,增强了高等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该政策也促进高校招收到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以及佩尔奖学金获得者。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为美国高校招收到多元的学生群体提供了一条途径。实践证明,虽然学生没有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但是并没有影响其在大学的学业表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额尔敦吐  
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中央王朝。与以往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相比较,满洲贵族中的政治家在处理民族关系及其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方面,更加具有政治远见。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分析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并对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进行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肖肖  姚佳胜  李颖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主要经历了以高考统招为主导的依附发展期、以高校自主招生为基点的多元探索期及以分类考试为核心的深度改革期。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在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呈现渐进式变迁特征,在政策构建成本与协同效应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社会经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是促使政策变迁的外部推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个人价值诉求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动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应优化制度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消弭社会偏见,破除“身份”门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禹薇  胡中锋  
考试公平还是区域公平是高考招生政策公平性论争的关键。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考试公平的适用前提是教育公平,否则只能是形式上的公平。区域公平要求高考招生对西部进行倾斜,是机会均等原则的本来要求,也是补偿原则的现实体现。空间分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教育资源配置等事实表明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这是实施高考差别招生政策的根本原因。尽管高考扩招显著提高了所有省份的入学率,但东西部差距依然较大。不过,高考招生区域差异政策也取得了实质成效,在精英大学入学率方面,东中西部已不存在实质性差异,该政策在保证区域公平的同时也实现了优秀人才选拔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立红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是广集众人智慧的系统性改革,是我国谨慎推出的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高校应进行选才的跟踪分析,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和完善方案,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行。适应新改革,高校也应进行主动服务,使考生做出的选择更契合未来发展的期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赋桂  李越  史静寰  
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试行以来发展迅速,政策也在不断完整和完善,但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却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对自主招生乃至整个高考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笔者认为,"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方案比较可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新平  张秀梅  陈永秀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招生专业设置要进行改革;招生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要进行改革;加大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宣传力度,加强对成人高校的检查及评估;扩大成人高校招生自主权,实施"宽进严出"政策;成人教育方式要多元化,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规范成教招生市场,规范考试秩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杨  佘丽  
残疾人通过普通高考接受高等教育是我国通过立法予以保障的一项权利,也是残疾人进入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普通招生考试支持政策的内容聚焦于招生要求、体检规定、合理便利三个方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改革滞后,残疾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支持政策尚不完善,仍面临考试权益维护不足、区域统筹规划有限、教育经费保障薄弱等现实困境。亟待形成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通过建立招生考试数字技术支持系统,因势利导统筹区域发展,加大招生考试支持的经费投入,以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取得更大进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招生考试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其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八个阶段。高校招生考试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选拔了大量人才,维护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成就辉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