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9)
- 2023(11206)
- 2022(9693)
- 2021(9280)
- 2020(8291)
- 2019(19143)
- 2018(19356)
- 2017(37400)
- 2016(21052)
- 2015(24485)
- 2014(24680)
- 2013(23617)
- 2012(22004)
- 2011(19828)
- 2010(19903)
- 2009(18264)
- 2008(18073)
- 2007(16412)
- 2006(13923)
- 2005(12411)
- 学科
- 济(78399)
- 经济(78317)
- 管理(55684)
- 业(52710)
- 企(41356)
- 企业(41356)
- 方法(41227)
- 数学(37403)
- 数学方法(36968)
- 中国(26351)
- 农(22623)
- 财(21305)
- 制(16725)
- 贸(16211)
- 贸易(16205)
- 易(15813)
- 业经(15321)
- 学(14755)
- 农业(14502)
- 地方(13495)
- 理论(13437)
- 教育(13373)
- 务(13348)
- 财务(13305)
- 财务管理(13267)
- 银(13091)
- 银行(13058)
- 企业财务(12546)
- 行(12398)
- 技术(12271)
- 机构
- 大学(295665)
- 学院(294484)
- 济(117121)
- 经济(114375)
- 管理(111347)
- 理学(95880)
- 理学院(94851)
- 研究(94070)
- 管理学(93035)
- 管理学院(92493)
- 中国(69340)
- 京(61580)
- 科学(56533)
- 财(55333)
- 农(47655)
- 所(47107)
- 江(44725)
- 财经(44375)
- 中心(44284)
- 业大(43916)
- 研究所(42709)
- 范(40488)
- 经(40133)
- 师范(40102)
- 北京(38728)
- 农业(37732)
- 经济学(36219)
- 州(35538)
- 技术(34638)
- 院(33896)
- 基金
- 项目(193006)
- 科学(150829)
- 研究(145033)
- 基金(136539)
- 家(117463)
- 国家(116425)
- 科学基金(99485)
- 社会(88120)
- 社会科(83349)
- 社会科学(83325)
- 省(77961)
- 基金项目(72504)
- 教育(72263)
- 划(65741)
- 自然(64120)
- 自然科(62591)
- 自然科学(62569)
- 编号(62510)
- 自然科学基金(61433)
- 资助(56842)
- 成果(50792)
- 部(44009)
- 课题(44006)
- 重点(43983)
- 发(41794)
- 创(40332)
- 教育部(38003)
- 科研(37683)
- 创新(37542)
- 大学(37524)
- 期刊
- 济(123100)
- 经济(123100)
- 研究(83911)
- 中国(59095)
- 教育(45646)
- 学报(43803)
- 财(43300)
- 农(41414)
- 管理(38874)
- 科学(38801)
- 大学(33708)
- 技术(31393)
- 学学(30907)
- 农业(28445)
- 融(24701)
- 金融(24701)
- 财经(21849)
- 业经(20603)
- 经济研究(19431)
- 经(18742)
- 问题(17196)
- 职业(16261)
- 图书(16109)
- 业(15034)
- 统计(14706)
- 理论(14531)
- 贸(14326)
- 技术经济(14257)
- 商业(13393)
- 版(13240)
共检索到42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文跃玲
我国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特征,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获得职业指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通会产生困惑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很少获得专业的就业指导,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毕业院校职业指导的意愿较强烈,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务实的职业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作为国家首次提出的一项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以下简称就业促进计划)一出台就受到了关注。近日,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就这一计划中的九大措施进行了解读。这九大措施主要包括:实名登记、提供精细化职业指导、广泛收集提供就业信息、提供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开展重点就业帮扶、组织就业见习、组织职业培训、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芝 赵文亚
职业指导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为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职业指导情况"进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生对高校职业指导的看法,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与对策,以有效地指导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职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 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建慧
加入WTO之后,我国更加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大量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立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软素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择业难"是困扰我国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的难题之一。本文从高校职业指导教育有效开展的角度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提出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应强化职业体验,构建实践导向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实施更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职业指导教育,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自主性和理性决策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莫云仙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需要解决的一项关乎民生大计、社会稳定的大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各高校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分析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及高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职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出完善高校职业指导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敏芳 田恩舜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待就业基本现状2009年2月,笔者在湖北、湖南、广西等12省市进行了待就业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5份,下面是其基本信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馨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开设英语专业成为流行,结果是以英语为专业技术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趋于饱和。如何解决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目前高校急需应对的挑战。文章对目前高校英语专业面对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自身、教师、学校内部和就业准备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意见。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毕业生 社会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涛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就业创业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丽芳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当今的高校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相对严峻。理论联系实际,从当前实际问题出发,对我国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毕业生 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娟娟
在对高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职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六化"模式:学科化、专业化、全程化、多样化、精细化和持续化。
关键词:
职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在我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各种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这表明了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我们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扩招 毕业生就业 过度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耀 杨佳乐
博士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观战略,而各种显性或隐性就业歧视的存在会导致国家、单位及个体层面的"多重效率损失"。基于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主要就业歧视类型按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婚姻歧视及其他歧视,而同时遇到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就业歧视的发生率为27.18%,且各种就业歧视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选拔方式、培养单位类型、学科及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进一步的回归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性别阻隔效应、年龄阻隔效应及地区阻隔效应是就业歧视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乾丰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达到最终就业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矛盾、毕业生就业素养严重不足等,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文章对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提升就业工作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就业指导 就业教育 工作管理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廉永生 王志浩 符建华
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统计调查数据构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尊重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边际效果也最强;工作条件因素对就业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职工培训对就业质量有促进作用,公共职业培训对就业质量影响不显著;工作稳定性因素对就业质量影响较弱。因此,我国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需匹配培育提升职业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