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6)
- 2023(11722)
- 2022(10145)
- 2021(9620)
- 2020(8525)
- 2019(19860)
- 2018(20015)
- 2017(38761)
- 2016(21378)
- 2015(24639)
- 2014(24739)
- 2013(24161)
- 2012(22366)
- 2011(20089)
- 2010(20133)
- 2009(18844)
- 2008(18708)
- 2007(16968)
- 2006(14437)
- 2005(12794)
- 学科
- 济(85199)
- 经济(85111)
- 管理(59368)
- 业(55461)
- 方法(45571)
- 企(44477)
- 企业(44477)
- 数学(41173)
- 数学方法(40635)
- 财(24454)
- 中国(23519)
- 农(22649)
- 贸(20590)
- 贸易(20583)
- 易(20182)
- 制(17329)
- 学(16477)
- 业经(15979)
- 务(14601)
- 财务(14553)
- 财务管理(14504)
- 农业(14461)
- 地方(14275)
- 出(13740)
- 企业财务(13690)
- 银(13648)
- 银行(13616)
- 理论(12965)
- 行(12922)
- 和(12821)
- 机构
- 大学(310437)
- 学院(304977)
- 济(126056)
- 经济(123303)
- 管理(118137)
- 理学(101973)
- 理学院(100911)
- 管理学(98975)
- 管理学院(98419)
- 研究(96971)
- 中国(73260)
- 京(64576)
- 财(60060)
- 科学(58334)
- 农(48721)
- 财经(48042)
- 所(47882)
- 中心(45620)
- 业大(45588)
- 江(45461)
- 经(43475)
- 研究所(43311)
- 北京(40384)
- 范(39704)
- 经济学(39672)
- 师范(39314)
- 农业(38651)
- 经济学院(36226)
- 州(36034)
- 财经大学(35688)
- 基金
- 项目(201423)
- 科学(157817)
- 研究(147484)
- 基金(145876)
- 家(126016)
- 国家(125015)
- 科学基金(107503)
- 社会(92378)
- 社会科(87656)
- 社会科学(87630)
- 省(79129)
- 基金项目(76978)
- 教育(70781)
- 自然(69843)
- 自然科(68236)
- 自然科学(68214)
- 自然科学基金(66970)
- 划(66386)
- 资助(61527)
- 编号(60972)
- 成果(50020)
- 部(45828)
- 重点(45226)
- 发(42438)
- 创(41657)
- 课题(41648)
- 科研(39632)
- 教育部(39543)
- 大学(39098)
- 创新(38985)
共检索到443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伟 张鹏
本文基于1999—2011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以2005年为拐点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校生规模、区域政府财力、政府教育投入意愿、高等教育倾斜度、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省城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因素。shapley值分解显示,政府财力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倾斜度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上升。政府教育投入意愿成为缩小省际差异的推动力量。为此,可从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滞后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健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防控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虹吸现象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财力资源的均衡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费支出 shapley值分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李嘉欣
基于2009-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中职教育生均经费平均水平虽在不断提高,但省际差异依然不断扩大,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更大。Shapley值分解显示,在校生规模、产业结构、地方财政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省际差异的重要因素,而后两个因素对省际差异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在校生规模、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的努力程度和倾斜度对省际差异的贡献率上升。为此,可从构建合理的政府分担机制、出台国家最低生均拨款标准、加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调整中职在校生规模以满足产业结构需求等方面实现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GDP、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等经济因素对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最为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焰 崔玉平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1个省域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事业经费支出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省际高教经费支出的收敛与空间依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全国高教经费支出省际差异变化显著,不存在稳定的σ-收敛;全国及西部地区高教经费支出增长率与期初支出水平呈反比例变动关系,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中部和东部区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为此,应提高欠发达省域高教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这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财力资源均衡配置的进程;同时,也应注重相邻省域高教经费支出增长速度、高教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对省际高教经费支出收敛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经费 差异 收敛 空间效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利用2000-2011年全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对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基础上,对形成差异性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省际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的非均衡性呈缩小态势;省级财政收入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校学生数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并无关联;地区性基础和资源禀赋对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并无明显的一致性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文静 周金城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分析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省级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不一。基于此,文章建议中央财政要进一步提高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转移支付水平,明确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分担责任,欠发达地区要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在生均经费支出方面的差距,以促进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不均衡发展 生均经费支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振宇 彭从兵 袁连生
本文以1999-2011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地方普通高校为研究样本,分析省际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省际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以教育事业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比例和人员支出占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衡量的支出结构差异随时间呈扩大趋势;高校扩招带来的在校生绝对数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基建经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比例,但两者间关系呈阶段性不同;省际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及意愿、高等教育质量、教育发展规模的差异会显著影响地方普通高校人员经费支出占事业费支出比例。
关键词:
地方普通高校 基建支出 人员支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凯 张劲英
高等教育财政的关注点从投入总量转移到生均标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1999年到2008年间的各省相关数据显示,多数省份的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水平下降,凸显高等教育财政对学生规模扩张的准备不足;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的影响,省际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水平的差距较大,且投入压力与支出水平间呈现反向关系;不同经济基础省份生均支出影响因素有明显差异,经济较发达省份生均支出水平与社会产业结构关系较为紧密,而较落后省份受教育规模扩张影响较大。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应在考虑到政府财政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前提下,衡量本省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和规模,制订和维护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标准。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均支出 省际差异 面板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杰 周佳民
文章以1998年-2013年各省区市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数据为基础,利用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及其分解技术,考察了我国教育经费生均支出省际差异及其趋势、结构和变动情况,并测算了人均财政收入对省际差异的贡献度。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教育经费生均总支出的省际差异相对合理,三级教育生均支出省际差异呈"U"字型时间序列分布;第二,高校生均支出值占生均总支出值的比例一直超过50%,但占比逐年递减且对总支出的省际差异具有缩小作用,中小学则相反;第三,高校对生均总支出省际差异的贡献能力最大,但贡献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云 贺德方
本文利用科技部《科技统计数据》近十年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在分析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十年的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省市自治区R&D支出占GDP比重的差异性。文章还验证了这样一个假设:中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R&D经费支出强度与人均GDP成大体正相关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晓迪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当前国内区域发展的两大"发力点"。以地方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从总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生均经费指数等指标出发,对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需要加强地区间协同合作以提高经费利用率、推动与细化面向本区域不同专业大类的生均经费标准的制定、建立中职生均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生均经费 京津冀 长江经济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慧玲 丁志同
文章以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指标,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成人高等资源分配的均衡状况,探讨成人高等教育财政中立性以及地方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研究表明,各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绝对差距在扩大,相对性差距在缩小,总体差距和局部差距改善不明显;成人高等教育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相关性较低,财政中立性较强,但地方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努力程度还很不足。对此,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财政中立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武晓晗
对我国2011年31个省域初中教育投入与产出水平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省域之间在绝大部分单项指标上几乎无差异,仅有个别指标差异相对明显。从综合指标差异上看,初中教育省际差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表现在产出效率、产出、投入和实力水平,其中,产出效率的差异最大,实力水平差异很小。
关键词:
初中教育 投入与产出 省际差异 量化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志军 李婷婷
本文根据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各1个省2003-2006年学校层面的教育经费数据,以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Theil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了小学校际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均经费的校际差异总体上呈现了扩大趋势,其原因既可以归结为农村小学内部的差异占主导作用,又可以归结为县内差异的贡献在逐渐上升。其政策含义是,针对中西部地区以省和县为瞄准对象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同时,还需要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促使县级政府在县内学校间的经费分配更加公平。
关键词:
教育经费 小学 Theil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