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7)
2023(10400)
2022(9237)
2021(8884)
2020(7682)
2019(17803)
2018(18296)
2017(35528)
2016(19906)
2015(22777)
2014(23062)
2013(22456)
2012(20621)
2011(18633)
2010(18810)
2009(17266)
2008(16816)
2007(14964)
2006(13149)
2005(11540)
作者
(57217)
(47026)
(46883)
(44893)
(29976)
(22615)
(21450)
(18629)
(17805)
(16931)
(16140)
(15685)
(14861)
(14792)
(14480)
(14413)
(14249)
(13912)
(13512)
(13396)
(11787)
(11684)
(11330)
(10871)
(10616)
(10591)
(10461)
(10410)
(9588)
(9375)
学科
(73436)
经济(73353)
管理(54447)
(50741)
(40556)
企业(40556)
方法(35903)
数学(31487)
数学方法(31180)
中国(23462)
(20596)
(18111)
(15784)
业经(15674)
地方(14558)
(14495)
贸易(14487)
(14344)
(14107)
农业(13609)
理论(12572)
(12417)
教育(12349)
(12109)
银行(12073)
技术(11562)
(11540)
环境(11508)
(11071)
财务(11012)
机构
大学(284089)
学院(279953)
管理(111243)
(107379)
经济(104809)
理学(96391)
理学院(95343)
管理学(93707)
管理学院(93219)
研究(90618)
中国(66470)
(60878)
科学(57058)
(50471)
(45871)
(43578)
业大(42203)
研究所(41809)
财经(40684)
中心(40589)
(40008)
北京(39044)
(38747)
师范(38419)
(36808)
农业(34357)
(33294)
(32644)
经济学(31346)
师范大学(30635)
基金
项目(188291)
科学(146120)
研究(140900)
基金(133376)
(114989)
国家(113982)
科学基金(97087)
社会(85244)
社会科(80525)
社会科学(80503)
(74541)
基金项目(71874)
教育(65884)
自然(63083)
(62473)
自然科(61546)
自然科学(61531)
自然科学基金(60399)
编号(59907)
资助(55430)
成果(50017)
(41692)
重点(41529)
课题(41392)
(39842)
(38914)
项目编号(37116)
科研(36113)
大学(36103)
创新(36074)
期刊
(116305)
经济(116305)
研究(84307)
中国(51657)
学报(43539)
管理(40015)
科学(39271)
(38850)
教育(38341)
(35670)
大学(32854)
学学(29953)
农业(27787)
技术(23602)
(22489)
金融(22489)
业经(19691)
财经(19089)
图书(18823)
经济研究(18170)
(16149)
问题(15901)
理论(15147)
实践(14052)
(14052)
(13611)
科技(13499)
技术经济(13220)
现代(12627)
书馆(12561)
共检索到405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星  岳昌君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总体就业状况恶化及性别差异显著。本研究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在考察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本文从就业率、起薪、工作满意度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总体及各学历层次、学科和类别、学校类型的就业性别差异,并对2003-2007年性别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从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状况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缩小性别差异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楠  谭娅  封世蓝  
本文从男女毕业生在不同部门的就业机会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问题。基于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2012届-201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男性毕业生和女性毕业生在不同部门就业的概率的因素,并对男性和女性在不同部门的就业机会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到男性和女性进入不同部门就业的影响因素是相似的,主要是学历、户口所在地、及专业等。总的来看,女性毕业生在国有部门的就业环境呈改善趋势,但是,并非所有专业都是如此,法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女性毕业生在国有部门的就业机会连续三届低于男性毕业生。此外,本文结合研究成果和具体实际,从国家、高校、用人单位三方面提出了相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敖山  丁小浩  
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2009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度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运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神经网络拟合仿真方法,较好地分离出性别差异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征和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将会导致10.89%的薪金差距;男性获得就业地户口的机率比女性高出9.27%;从整体上看,男女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的差异并不明显。相对上述就业工作特征,毕业生流动特征的性别差异较为显著:男性毕业生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流动性,除了就业流动以外,上学流动、毕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度分别是19.5%和23.77%,全流动差异更是达到了40.57%;而男女毕业生就业流动概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陆根书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层次的14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起薪的平均数只有男生起薪平均数的90.2%。人力资本变量、家庭禀赋变量、劳动力市场就业特征变量,尤其是人力资本变量对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缩小高校毕业生起薪性别差异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21省33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状况、求职状况、教育状况、入学机会、经济环境等五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城乡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为:城镇户口学生上"985"和"211"等重点高校的机会是农村户口学生的2倍多;城镇户口毕业生的月起薪比农村户口毕业生的月起薪平均高14.4%;城镇户口毕业生的求职努力、求职意向和期望起薪都更高;尽管在成绩排名、奖学金、专业兴趣、学习时间投入等学业表现方面,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城镇户口学生在能力增值方面自我评价更好。城乡差异的原因既表现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特征水平上,也与家庭所在地资本有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邵琪  杨明  
总体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教育学本科总体就业率较低;但学前教育专业却一枝独秀,就业率遥遥领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学本科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需求相脱节、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等因素。于是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调节供求、调整教育学本科培养目标和调整专业设置的改善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明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且存在就业结构不均衡现象。本文对未来十年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预测。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应积极采取对策应对就业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金文旺  蒋承  
本文基于2007、2009、2013年三次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选取大学综合排名、学科评估排名、教师人数与本科招生人数之比、国家一级学科数、博士点数量与硕士点数量之比作为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指标,采用Yulized residuals和工具变量法,定量估计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回报率,并解决了估计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和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毕业生起薪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质量每提高1标准差,高校毕业生工资平均增加2.79%—17.3%;同时,高等教育质量绝对水平更高的大学,其教育质量反映在毕业生工资上的回报率也更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文东茅  岳昌君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关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是根据2009年到2010年全国各普通高校上报给教育部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调查数据而进行的统计分析报告,涉及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在本报告分析之列),涵盖了由专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进行的五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求职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华明  庄娱乐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新加坡高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现状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的模式和统计方法,以期为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晓玲  吴松  邵松林  
本文从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环境和高等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特征和模式,提出了可供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曾满超  丁小浩  
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05年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探讨中国高等学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理工类学生中男性比例过高是造成总体上高等教育机会性别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城镇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相对较小,而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则相对较大;理工类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状况明显优于男学生,但其毕业后的工资起薪却显著低于男性。此外,研究还发现,性别、学科、大学阶段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均会显著影响理工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巍  蔡学军  成龙  
为了解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毕业博士生信息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我国博士生就业情况与变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