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4)
- 2023(7566)
- 2022(6329)
- 2021(6190)
- 2020(5088)
- 2019(11758)
- 2018(11850)
- 2017(23828)
- 2016(13398)
- 2015(15558)
- 2014(15962)
- 2013(15425)
- 2012(14561)
- 2011(13261)
- 2010(13900)
- 2009(13394)
- 2008(13523)
- 2007(12963)
- 2006(11955)
- 2005(11059)
- 学科
- 济(50826)
- 经济(50765)
- 管理(38859)
- 业(34181)
- 企(25880)
- 企业(25880)
- 中国(21283)
- 方法(19433)
- 农(17800)
- 数学(17374)
- 数学方法(17114)
- 财(15286)
- 制(14576)
- 银(12213)
- 银行(12211)
- 贸(11919)
- 贸易(11909)
- 行(11775)
- 易(11618)
- 策(10991)
- 业经(10808)
- 农业(10715)
- 融(10714)
- 金融(10714)
- 地方(10222)
- 税(9235)
- 教育(9185)
- 税收(8754)
- 收(8688)
- 体(8515)
- 机构
- 大学(191633)
- 学院(190778)
- 济(82673)
- 经济(80610)
- 管理(70491)
- 研究(64203)
- 理学(57567)
- 理学院(57000)
- 管理学(56098)
- 管理学院(55721)
- 中国(54654)
- 财(45546)
- 京(41431)
- 财经(33484)
- 科学(32979)
- 所(32096)
- 江(32045)
- 中心(30308)
- 经(30072)
- 北京(27843)
- 研究所(27429)
- 范(26436)
- 师范(26295)
- 州(25966)
- 经济学(25289)
- 农(25140)
- 财经大学(24388)
- 院(22778)
- 经济学院(22675)
- 业大(21511)
- 基金
- 项目(104322)
- 研究(86552)
- 科学(81318)
- 基金(71858)
- 家(58738)
- 国家(58145)
- 社会(52374)
- 科学基金(49707)
- 社会科(49435)
- 社会科学(49423)
- 教育(42215)
- 省(40800)
- 编号(38629)
- 基金项目(36200)
- 成果(35549)
- 划(33922)
- 资助(31542)
- 自然(28693)
- 课题(28279)
- 自然科(27953)
- 自然科学(27946)
- 自然科学基金(27437)
- 部(24462)
- 年(24044)
- 性(23761)
- 项目编号(23399)
- 重点(22967)
- 发(22873)
- 教育部(21678)
- 大学(21394)
共检索到327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建勋
目前,我国已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市场建设不到位;市场供需信息不畅通;市场发育环境不完善;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交易价格体系没有建立等。为此,必须大力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战略性措施。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人力资源 就业市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仁伟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及灵活就业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也日益完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高等教育改革进展缓慢、政策缺乏统一的中长期规划、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鼓励创业的政策可操作性欠缺等。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推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就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促进 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乾丰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达到最终就业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矛盾、毕业生就业素养严重不足等,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文章对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提升就业工作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就业指导 就业教育 工作管理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慧凤
一、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近年随着社会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财经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和深度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近两年来,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下岗分流人员过多,再就业工程压力不胜重荷,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相应阻滞了中国沿海地区的良好发展势头,降低了人才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昌君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高等教育规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从1999年的90万猛增到2010年的614万,年平均增长19.0%,我国即将成为全球高校毕业生最多的国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兰芬
通过多年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我感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困境在于:一方面是人才奇缺,一方面是人才浪费;一方面大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甚至远涉重洋招聘人才,另一方面却将送上门的毕业生拒之门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第一,社会大环境问题。由于过去国家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学校无招生自主权,用人单位无选才自主权,毕业生无择业自主权,这就造成了行业、地区、部门间人才的不平衡,有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会锋
文章从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多种因素。高校作为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加强正确引导,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姜尔岚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尚不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政策尚不配套,用人单位招聘行为尚不规范等问题。应对新的发展形势,重新审视和思考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现状 长效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 李晓华 尤永红
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明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且存在就业结构不均衡现象。本文对未来十年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预测。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应积极采取对策应对就业难。
关键词:
应届生就业 市场分割 结构性矛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志坚 王润孝
就业是关系到高校毕业生个人前途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大事,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随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耿永志
内部市场排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的存在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对外部市场主体进入的排斥,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转换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本不良影响两个方面。从建立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降低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消除社会资本的不良影响等是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
关键词:
内部市场 就业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爱宏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太原地区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文章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企业用工需求挖掘、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配置、学校教育、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供需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顺泉
促进大学生就业被称作世界性难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人。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共识,给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带来压力,我们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寻求应对之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国权
经济发展转型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新的特征。就业形势由总量压力转向结构矛盾,就业目标由注重数量转向提升质量,就业机制由内部循环转向外部循环,就业方式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就业动力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就业理念更加注重公平。应对这些特征须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等经济发展转型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需要,协同发挥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的作用,优化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 供需关系 就业机制 就业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