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2)
- 2023(11976)
- 2022(10208)
- 2021(9860)
- 2020(8520)
- 2019(19578)
- 2018(20114)
- 2017(38586)
- 2016(20815)
- 2015(23493)
- 2014(23574)
- 2013(22065)
- 2012(19932)
- 2011(17650)
- 2010(17657)
- 2009(16190)
- 2008(15689)
- 2007(13559)
- 2006(11727)
- 2005(10153)
- 学科
- 济(75908)
- 经济(75803)
- 管理(58905)
- 业(52515)
- 企(43797)
- 企业(43797)
- 方法(36676)
- 数学(32883)
- 数学方法(32493)
- 中国(23620)
- 财(22462)
- 制(20803)
- 农(20600)
- 业经(16526)
- 银(15760)
- 银行(15737)
- 体(15608)
- 行(15152)
- 贸(14547)
- 贸易(14539)
- 易(14184)
- 融(14111)
- 金融(14104)
- 学(13509)
- 理论(13161)
- 务(12941)
- 地方(12897)
- 财务(12890)
- 财务管理(12853)
- 农业(12741)
- 机构
- 大学(279448)
- 学院(276397)
- 济(112601)
- 经济(110241)
- 管理(107860)
- 理学(92984)
- 理学院(92040)
- 管理学(90373)
- 管理学院(89860)
- 研究(87187)
- 中国(68032)
- 京(57414)
- 财(57144)
- 科学(50177)
- 财经(44768)
- 所(41451)
- 中心(41003)
- 经(40837)
- 江(40668)
- 农(39896)
- 业大(38318)
- 研究所(37354)
- 范(37044)
- 师范(36670)
- 北京(35882)
- 经济学(34812)
- 财经大学(33544)
- 州(32295)
- 院(32275)
- 经济学院(31511)
- 基金
- 项目(184832)
- 科学(146412)
- 研究(140480)
- 基金(133700)
- 家(114706)
- 国家(113720)
- 科学基金(98660)
- 社会(89044)
- 社会科(84305)
- 社会科学(84288)
- 省(72267)
- 基金项目(70944)
- 教育(67538)
- 自然(62211)
- 自然科(60812)
- 自然科学(60793)
- 划(60770)
- 自然科学基金(59709)
- 编号(58367)
- 资助(53933)
- 成果(48541)
- 部(42272)
- 重点(41301)
- 课题(40307)
- 创(39292)
- 发(39016)
- 教育部(37203)
- 创新(36579)
- 国家社会(36482)
- 项目编号(36409)
- 期刊
- 济(119704)
- 经济(119704)
- 研究(83781)
- 中国(55331)
- 财(44527)
- 管理(40774)
- 学报(38930)
- 教育(38825)
- 科学(35510)
- 农(34835)
- 大学(31505)
- 学学(28808)
- 融(27651)
- 金融(27651)
- 技术(24947)
- 农业(23392)
- 财经(22302)
- 业经(20593)
- 经济研究(19766)
- 经(19186)
- 问题(16404)
- 图书(14539)
- 理论(14120)
- 贸(13357)
- 商业(13088)
- 实践(12768)
- 践(12768)
- 统计(12608)
- 技术经济(12186)
- 版(11986)
共检索到409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政捷 陈兴明 郑文力
从历史角度剖析高校权力主体关系的嬗变历程,并用"图集"方式加以演绎,可将嬗变原因归结于高校权力主体受利益驱使、权力结构不合时宜、人才需求的呼唤及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完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必须推进"放管服"改革,方可让高校活力竞相迸发,促高校自治"破茧成蝶",助高校发展扬帆远行。需要厘清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内在逻辑,重构高校权力主体关系,具体措施包括:政府与高校权力主体的角色重塑,建立高校权力主体本位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督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蕾 胡冰
2016年中办50号文件聚焦科研工作,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创新活力。高校作为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的实施主体,担负着将改革落实到位的重任。文章阐述了"放管服"改革的政策背景和理论基础,从制度设计、服务创新、信息化建设、监督管理四个维度探索性地提出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的实施体系,并通过×大学的具体实践验证有效性,希望对高校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起到启示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邡 逄金辉 乔靖媛
2018年以来,我国"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精简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商事制度、激发创新创业和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是突出顽疾;"监管"和"服务"亟须加量提质增效;"互联网+政务服务"效力有待提升。建议坚定改革担当,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合力;借力"互联网+政务服务",下好放权"先手棋"、找准监管发力点、发掘服务潜力板,形成闭环;完善评估机制,加强督查问责。
关键词:
“放管服” 行政体制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翟文康 刘文璋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既有研究分别从权力、制度和技术3个角度给予解释,但研究视角单一、理论提炼较少,目前学界缺乏总体性视角和理论化研究。本文构建了治理结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理论框架,以期对“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作出理论解释和探索,选取2017~2018年289个城市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验证本文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成立行政审批局和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与事项的职能整合路径、运用网络技术提供在线服务的数字化运作路径、成立大数据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共享路径,分别构建了平台界面、数字界面和信息界面,实现基于界面的政企互动,降低了政企沟通、信息和合规成本、优化了城市营商环境。以上3种路径的验证为营商环境的优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总体性理论框架,“放管服”改革将条块结构转型为界面结构,实现界面式互动,通过解决有限理性与投机、制度摩擦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琛伟
"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与营商环境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个评估指标体系相互参考、相互比较,能够有效提高改革成效评估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构建我国"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分析方法。建立科学的改革成效评估体系,是"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改革成效评估 营商环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现祥 王子晗
文章旨在从微观经济主体视角考察南方经济占比上升。首先,文章提出了核算地区经济占比变动的新方法,把地区经济占比变动分解为微观主体的进入效应和成长效应。接着,文章发现,南方经济占比上升主要是由微观主体的成长效应主导,具体表现为企业成长更快、劳动生产率更高。最后,文章采用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代理“放管服”改革,实证分析发现,在2015-2020年间,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与其辖区微观主体成长显著正相关。文章的发现是稳健的,从微观主体视角揭示了南方经济占比上升是南方地区率先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成长效应 南方经济占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洽 曹玉臣
科学评价营商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二次加权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别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公共服务四个维度选取指标,旨在构建一套系统的"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陕西省下属的10个地级市为例验证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从评价结果显示:陕西省营商环境综合水平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西安市、汉中市和渭南市,整体上陕西省营商环境大致呈现三个梯队,分别为:领先型、表现良好型和综合落后型,且各梯队间发展不均衡。建议提高政企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更加包容开放的创新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光磊 张梦时
审批与监管的关系是"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它反映了"政府—市场"关系的调整,具有优化营商政务环境与推动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双重功能。在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过程中,对于审批与监管两大环节的合理有效对接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与现实经验。由于审管关系的演进一直主要表现为围绕着审批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所以对监管问题的探索相对薄弱。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实现,应由监管能否有效承接来决定。审管关系应以"规范—协同"作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今后在认识上应将创新监管方式提至更重要的地位;要基于对权责的梳理,实现审管之间的功能耦合;将审批事项与流程的标准化作为监管工作协同开展的基础,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实现行使过程规范化;尝试在传统审管关系结构中引入多元参与主体,优化政务服务;探索失信惩戒与大数据技术的实践应用,为优化营商政务环境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光磊 张梦时
审批与监管的关系是"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它反映了"政府—市场"关系的调整,具有优化营商政务环境与推动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双重功能。在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过程中,对于审批与监管两大环节的合理有效对接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与现实经验。由于审管关系的演进一直主要表现为围绕着审批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所以对监管问题的探索相对薄弱。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实现,应由监管能否有效承接来决定。审管关系应以"规范—协同"作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今后在认识上应将创新监管方式提至更重要的地位;要基于对权责的梳理,实现审管之间的功能耦合;将审批事项与流程的标准化作为监管工作协同开展的基础,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实现行使过程规范化;尝试在传统审管关系结构中引入多元参与主体,优化政务服务;探索失信惩戒与大数据技术的实践应用,为优化营商政务环境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振胜 张嘉祺
随着高校获得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加,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问题日趋凸显,在"放管服"的新背景下高校如何真正做到简政放权,为科研人员减除烦苛,打破管理办法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束缚,有效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已成为各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N高校为例,从N高校在"放管服"背景下出台的相关政策,探求N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中的亮点和不足,一方面使得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统计和分析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改革,从而对各个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起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丰 濮郁卉 许敏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放管服"改革要求,但许多高校的政策落实并不理想,体现在:一是由于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下放边界模糊,加之高校缺乏权责界定的主动性,导致"放管服"政策落地细则制定困难。二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在信息公开、经费流向监督等方面存在不足;科研经费自主权下放后的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导致科研经费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灵芝 伊文霞 李谦
大学薪酬分配制度"放管服"改革对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X高校绩效分配存在制度陈旧、分配形式单一、考核标准不明确、绩效发放与考核脱节等问题,探索性提出三点举措:管好分配制度制定,让薪酬分配有科学合理的依据;服务好制度的执行,顺利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下放分配和考核权力,发挥绩效制度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放管服” 绩效分配 高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振胜 张嘉祺
随着高校获得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快速增加,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问题日趋凸显,在“放管服”的新背景下高校如何真正做到简政放权,为科研人员减除烦苛,打破管理办法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束缚,有效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已成为各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N高校为例,从N高校在“放管服”背景下出台的相关政策,探求N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中的亮点和不足,一方面使得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统计和分析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改革,从而对各个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冰
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将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风险可能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高校的财务风险将是影响高校生死存亡的关键环节。文章从高校财务管理"放管服"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出发,分析目前学校财务管理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学校财务管理应对措施,以利于提高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为学校办学自主性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关键词:
放管服 高校财务管理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充分发挥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深化金融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充分发挥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支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