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7)
2023(13772)
2022(11895)
2021(11255)
2020(9974)
2019(22970)
2018(22846)
2017(44071)
2016(24428)
2015(28168)
2014(28197)
2013(27287)
2012(25205)
2011(22616)
2010(22855)
2009(21161)
2008(21063)
2007(19035)
2006(16293)
2005(14554)
作者
(69063)
(57756)
(57403)
(54901)
(36728)
(27644)
(26595)
(22538)
(21730)
(20799)
(19473)
(19399)
(18181)
(18030)
(17932)
(17840)
(17768)
(16945)
(16693)
(16617)
(14326)
(14249)
(14035)
(13191)
(12971)
(12922)
(12878)
(12874)
(11752)
(11590)
学科
(94029)
经济(93933)
管理(65780)
(61810)
(49502)
企业(49502)
方法(46703)
数学(41461)
数学方法(40942)
中国(27062)
(26264)
(25610)
(22981)
贸易(22974)
(22458)
业经(19184)
(19105)
(18588)
农业(17001)
地方(16911)
理论(15838)
(15731)
银行(15690)
(15238)
财务(15191)
财务管理(15145)
(15006)
(14671)
(14616)
金融(14612)
机构
大学(347557)
学院(346775)
(139776)
经济(136812)
管理(130204)
研究(112771)
理学(112189)
理学院(110919)
管理学(108762)
管理学院(108121)
中国(84775)
(72813)
科学(68955)
(65772)
(57140)
(56792)
财经(52703)
中心(52689)
研究所(51935)
(51919)
业大(50944)
(47753)
(47415)
师范(46954)
北京(45510)
农业(45054)
经济学(43588)
(41615)
(40389)
经济学院(39710)
基金
项目(228364)
科学(178941)
研究(169313)
基金(163820)
(141856)
国家(140668)
科学基金(120263)
社会(104907)
社会科(99363)
社会科学(99335)
(90446)
基金项目(86868)
教育(81669)
自然(77489)
(76229)
自然科(75718)
自然科学(75691)
自然科学基金(74340)
编号(71021)
资助(67806)
成果(58971)
重点(51970)
(51689)
课题(49324)
(48887)
(47653)
科研(44531)
教育部(44493)
创新(44435)
大学(43827)
期刊
(147445)
经济(147445)
研究(99086)
中国(64937)
学报(53458)
(50924)
(50134)
科学(47762)
管理(46035)
教育(45551)
大学(40881)
学学(37500)
农业(34514)
技术(31672)
(29995)
金融(29995)
财经(25860)
业经(24203)
经济研究(24023)
(22253)
问题(20672)
图书(20400)
(19484)
(18622)
统计(17064)
理论(16682)
国际(16665)
技术经济(16546)
(16302)
商业(15790)
共检索到50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文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国攻读研究生成为很多中国本科毕业生的优先选择。但是,本科毕业生出国的倾向和选择本身受到院校因素的制约。基于676所高校出国留学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本科毕业生出国读研的选择分布极为不均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声誉越高的高校,其本科生出国的比例越高;从专业类型来看,财经外语类高校出国比例很高,而医学类高校出国比例相对较低;出国行为存在地区效应,东部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出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同时,本科毕业生出国比例和该校所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从最近几年部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娟  蒋承  
本研究基于2005-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细致探讨了家庭背景对我国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在本科毕业后更倾向于出国留学;家庭背景各变量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在留学选择上的优势持续凸显,父亲职业地位和家庭社会关系对学生升学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父亲学历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留学选择的正向作用则随时间显著增强。整体而言,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区隔作用对本科生的升学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陈昭志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以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和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211"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211"高校、高校所在地、保留工资、就业地点和就业单位对就业起薪具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8.9%;第二,"211"高校、高校所在地、性别、家庭收入、收入期望和学习成绩对保留工资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22.9%;第三,"211"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保留工资间接地对就业起薪产生影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以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根据1981-2007届1365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统计数据,利用就业类型集中度及多样化指数分析该专业改革开放恢复招生30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时间变化特征及阶段趋势,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卿石松  曾湘泉  
文章利用2008届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考察本科毕业生起薪的专业差异,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专业对教育回报作用在不同收入层次上的差异。OLS回归的结果发现,高等教育回报在专业之间存在差距,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起薪;与"211"大学毕业生相比,一般大学毕业生教育回报的专业差异程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专业对教育回报的影响在中、低收入分位上更为突出。专业选择对毕业生收入和劳动市场人才供需结构都具有重要影响,调整专业模式和完善"转专业"制度有利于缓解专业结构性矛盾和提升毕业生起薪水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基于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统计数据,在考虑省际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内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省域社会经济因素。结果发现,省域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毕业生人数都对本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大建  高庆波  
大学生就业是从非劳动力状态转变为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要求是什么呢?特别是作为高校扩招后首届毕业的大学生,2003届毕业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于2003年4月以大学生就业意愿为主题对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大型抽样调查。本报告是对此次调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大学生就业意愿与预期、就业价值判断和就业指导机制等方面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丽芳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当今的高校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相对严峻。理论联系实际,从当前实际问题出发,对我国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石  刘慧卓  陈圆  
本文通过对调研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出北京市高校本科毕业生留京意向的五大相关因素:期望收益、职业意向、籍贯、家庭月收入、受教育学校。并按重要性强弱程度对以上因素进行排序,得出研究结论,希望能为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琳琳  
本研究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索了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使用logit回归模型探索了个体因素、工作经历因素和教育经历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西部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行业发展特征,加强对领先行业的创业支持,关注职业初期(工作5年左右)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引导和重点资助知识型创业。普通本科院校需重视对学生通用性能力的培养,重视实习环节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应用性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发展知识型创业。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同时受到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巍  蔡学军  成龙  
为了解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毕业博士生信息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我国博士生就业情况与变化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文琪   岳昌君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作为重点群体之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尤为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2013-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探讨本科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能力增值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本科生在高等教育期间的能力增值对其就业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能力增值和非认知能力增值的提升均有助于促进就业满意度的提高,且认知能力增值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类分析发现,能力增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双一流”高校学生的就业起薪上,而对“双一流”高校学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建议高校和学生结合实际加强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塑造与培养,同时强化以能力为导向的市场化用人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琪  薛卫洋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迅猛,出国留学生在学位和年级分布上呈现"橄榄型"分布,白人仍是出国留学生主体,但少数族裔大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呈攀升趋势。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呈现出驻留海外学习时间较短、研究型大学派出绝对数量多、留学目标国家趋向多元等显著特征。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其高校学生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猛增,有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要,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是根本驱动因素,美国社会对大学生海外经验的重视是重要现实因素。此外,通过学生国际流动来构建美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建慧  
加入WTO之后,我国更加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大量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立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