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6)
2023(10695)
2022(9066)
2021(8710)
2020(7333)
2019(17197)
2018(17387)
2017(34107)
2016(19470)
2015(22432)
2014(23061)
2013(22253)
2012(21123)
2011(19229)
2010(19730)
2009(18457)
2008(18729)
2007(17514)
2006(15477)
2005(14067)
作者
(55374)
(46101)
(45627)
(44292)
(29447)
(21869)
(21348)
(17835)
(17205)
(17170)
(15461)
(15325)
(14811)
(14499)
(14475)
(14441)
(14283)
(13554)
(13545)
(13397)
(11668)
(11577)
(11264)
(10748)
(10496)
(10492)
(10451)
(10311)
(9335)
(9234)
学科
(74247)
经济(74171)
管理(53432)
(49593)
(38639)
企业(38639)
方法(32809)
数学(29175)
数学方法(28842)
中国(23248)
(23085)
(21507)
(17653)
(16252)
贸易(16244)
(15830)
业经(15731)
地方(14808)
农业(14677)
(14577)
银行(14552)
(14225)
(13885)
理论(13473)
(12588)
财务(12552)
财务管理(12507)
(12361)
(12242)
金融(12240)
机构
学院(277894)
大学(276009)
(112472)
经济(109698)
管理(101391)
研究(91173)
理学(85035)
理学院(84097)
管理学(82568)
管理学院(82027)
中国(71635)
(58553)
(57110)
科学(53760)
(46897)
(45650)
(45044)
财经(43570)
中心(42832)
研究所(41650)
(39111)
(38644)
业大(38470)
师范(38325)
北京(37740)
(36804)
农业(35352)
经济学(34312)
(32429)
财经大学(31644)
基金
项目(166406)
研究(129645)
科学(128177)
基金(114348)
(96971)
国家(96055)
科学基金(81148)
社会(76909)
社会科(72665)
社会科学(72640)
(67527)
教育(63308)
基金项目(59666)
编号(57486)
(55991)
自然(50045)
成果(49726)
自然科(48750)
自然科学(48734)
资助(48459)
自然科学基金(47839)
课题(40913)
重点(37604)
(37423)
(36715)
(34249)
(34213)
项目编号(34053)
(33960)
大学(32628)
期刊
(130589)
经济(130589)
研究(88527)
中国(59785)
(45312)
教育(43376)
(40834)
学报(38337)
管理(36419)
科学(34103)
(30543)
金融(30543)
大学(29502)
农业(27009)
技术(26653)
学学(26542)
业经(22516)
财经(21731)
经济研究(20935)
(18741)
问题(17739)
图书(17178)
(15669)
理论(14346)
(13959)
技术经济(13806)
商业(13564)
(13199)
论坛(13199)
职业(13174)
共检索到433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三次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每次专业目录的设置与调整所遵循的价值基础有所不同,政府、高校、市场三者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政策的转型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专业设置权限由政府独揽演变为政府主导、高校自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专业设置所遵循的价值基础由社会本位为主向学科本位为主转变,逐步走向社会本位、学科本位与以人为本三者的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慧  黄崴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问题值得关注。在准确理解其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求提高,一个重要且必要的举措就是建立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标准。该标准是建立在学科基础、社会职业基础和人才结构基础之上的,既要包括统一的、一般的基本标准,又必须有分类的、具体的质量标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海洲  徐立清  
当前,在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出现了盲目设置专业的新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地方高校设置专业的利益驱动根源,通过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学生、行业参与评价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国家利益、高校利益、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诉求得到均衡和相互牵制,以此增强专业设置效益和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柳亮  
通过文献分析,自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型,研究的重点集中于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轨迹,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关系,专业设置的原则,专业设置雷同的认识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既说明了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揭示了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汇亮  黄崴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制订应吸纳多方面利益相关者参与",权力一元"的思路,不可能找到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的理想路径,同样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完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认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应在全面分析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理顺核心利益主体的关系,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小娟  陈武林  
广东省高校学科覆盖面广、专业种类齐全、综合性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专业重复设置、专业结构趋热避冷、专业设置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有待检验等问题。文章从政府和高校两个维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并从目标定位、生成机制、评估机制、预测机制四方面探讨两者关系重建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宾齐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趋同化,是当前我国高校趋同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业高校,在竞争压力下,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向综合类或其他类高校雷同化的趋势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去农化"、非农化速度加快、雷同专业比例增大等。对农业高校不同时期的本科专业设置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揭示专业设置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指出趋同化的危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可峰  杨小峻  
"地广"与"人稀"是西藏自治区的基本区情之一。前者要求高校专业设置要多样化,后者则决定了西藏高校规模不能过大,专业设置不宜过多。这一矛盾的解决,不能囿于西藏区属高校范围,而要有全国视野,做好区内外高校的分工与协调:区属高校不必求全求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和精力建设一批西藏地区需求量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专业,同时增加在内地招生的比例,探索区内、区外生源混合编班的办学模式;其他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通过部属院校及内地高校增加在西藏招生名额来实现;此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晓村  鲍健强  池仁勇  虞晓芬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历史演变表明,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应重构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一方面要突出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专业设置中的宏观调控功能,大学则应依法发挥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东  
本文以美国9所一流大学为主对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在专业类型与学位授予、专业名称、同一领域的专业设置、跨学科专业及个人专业、专业设置权限等方面存在不同;与中国相比,美国大学在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更强的个性。文章指出,与政府管理机关相比,高校对学科变化发展、入学市场和人才需求市场有着更快更准确的把握,专业设置权应当下放给高校;同时,只有将专业设置权下放,才能形成多样化的跨学科专业和个人化专业,培养创造性人才。我国专业设置改革的方向应是下放专业设置权以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活力,改革步骤应采取渐进方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乐乐  
美国高校本科招生"考试可选择"政策始于1969年,现在越来越多美国高校实行这一政策。考试可选择政策的初衷和实行结果显示这一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和高校双赢。虽然如此,但这一政策也引起争议,支持者和质疑者展开激烈交锋。尤其是SAT和ACT主办方为维护其巨大的商业利益,不断组织研究者抛出标准化考试仍是大学招生录取应该考虑的研究结果,遭到支持"考试可选择"政策倡导者的猛烈抨击。美国"考试可选择"政策同时兼具内在、中间层面及外在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柳亮  
文章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路径,即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合理布局本科专业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本科专业在设置、布点、招生三个维度上的规模都大幅增长,科类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规模增长和科类结构变化均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文弱理强的本科专业格局有所改变,但从实际出发,文科本科专业的布点和招生有必要加以控制。种均点数提高,加剧了本科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点均招生数降低,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改变"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建立"需求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是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长远之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杨  盖锐  
一、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现状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国金融学课程设置现状,那就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课程的空对空教育和填鸭式教育,空头理论讲得多,实际应用能力教得少;死记硬背、强迫灌输的东西多,启发性、培养能力的课程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东航  
对全国32所职业本科学校设置的专业进行全样本分析,全面掌握目前职业本科专业在地域、院校、产业领域等不同层面的分布现状,发现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突出、部分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设置偏少、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对接度有待提升、专业设置的集群效应未得到充分显现等突出问题。应树立“多元协同治理”的理念:通过完善专业设置预警与评估机制,提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度;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发挥行业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提升产教融合的可持续性;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提升专业建设的学生参与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