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2)
2023(11365)
2022(9743)
2021(9307)
2020(7730)
2019(17768)
2018(18189)
2017(34203)
2016(19496)
2015(22618)
2014(22883)
2013(22410)
2012(21914)
2011(19939)
2010(20825)
2009(19677)
2008(19844)
2007(18380)
2006(17000)
2005(16060)
作者
(57999)
(48170)
(47985)
(45669)
(31055)
(23209)
(21996)
(18506)
(18471)
(17951)
(16573)
(16509)
(15746)
(15391)
(15001)
(14826)
(14375)
(14192)
(14104)
(14098)
(12700)
(11985)
(11771)
(11253)
(11194)
(10918)
(10884)
(10825)
(9955)
(9718)
学科
(80619)
经济(80510)
管理(50038)
(45767)
(33672)
企业(33672)
中国(28762)
(26383)
方法(25913)
地方(25157)
数学(21819)
数学方法(21397)
(19118)
业经(18358)
(18201)
(17506)
农业(17343)
(16569)
银行(16544)
(15987)
(15224)
贸易(15203)
(15107)
金融(15104)
(14600)
教育(13246)
(13132)
理论(12928)
地方经济(12826)
环境(12455)
机构
大学(281923)
学院(279420)
(107544)
经济(104641)
研究(102059)
管理(96028)
中国(81448)
理学(78579)
理学院(77434)
管理学(75730)
管理学院(75184)
(64242)
科学(62603)
(55885)
(53781)
(48889)
(48671)
研究所(47571)
中心(47412)
(44393)
师范(44020)
北京(42424)
财经(41237)
(41203)
业大(39285)
农业(37571)
(36679)
(36326)
师范大学(34852)
(34679)
基金
项目(163724)
研究(125748)
科学(125719)
基金(111840)
(95837)
国家(94853)
科学基金(78978)
社会(74986)
社会科(70529)
社会科学(70506)
(66247)
教育(59118)
基金项目(58557)
(55743)
编号(54352)
成果(49075)
自然(48756)
自然科(47491)
自然科学(47474)
资助(46815)
自然科学基金(46539)
(40379)
课题(40353)
重点(37113)
(35453)
(33527)
(32811)
发展(32630)
(32313)
(32093)
期刊
(141870)
经济(141870)
研究(96507)
中国(71287)
(46937)
教育(46218)
(43000)
学报(42788)
科学(39067)
管理(38107)
(34623)
金融(34623)
大学(32709)
农业(31602)
学学(29097)
技术(24992)
业经(24061)
图书(21059)
财经(20639)
经济研究(20488)
问题(19512)
(17863)
(15996)
书馆(15940)
图书馆(15940)
(15801)
(14400)
理论(14342)
(14265)
论坛(14265)
共检索到47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平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规模扩招带来校舍明显不足,校园拥挤不堪导致高校纷纷寻求空间扩张。高校新区的概念就是在这一实践中应运而出。高校新区发展在实践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又引发了政府、理论界、高校等各方面的思考。作者首先介绍了大学城发展的起源,并对高校新区与大学城2个概念及其关系给予了界定;其次,在对郑州4个高校新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理论,对其进行了利弊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高校新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瑞  
结合统计年鉴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官网等相关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获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区位数据,实证分析发展中地区银行不同职能部门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等是影响发展中地区银行业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服务范围内交通条件、人均收入水平等是影响郑州市银行业不同职能部门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娄世娣  
会展旅游是都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郑州市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等有利于发展会展旅游。树立市场观念、加大促销力度、培养专门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是郑州市会展旅游顺利发展的保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晓刚  
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发展权价值补偿的缺失,可见补偿标准制定中将农地发展权价值纳入考虑范围对实现公平补偿有积极意义。本文认为农地发展权价值应为由用途变更而产生的自然增值,其价值量化可以城镇综合用途末级土地基准地价减去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和农地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其价值分配应兼顾国家、集体和失地农民,具体分配情况因农业内部安置和脱农安置两种不同的假设前提而异。郑州市的实证研究表明,与现行征地平均区片地价标准相比,脱农安置前提下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依然偏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黎  王江彦  杨俊峰  吴明作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掌握这一过程中的CO2收支动态对于制定相应减缓策略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为例,对其1999到2008年间的CO2排放量和吸收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市区CO2净排放量平均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2,008年市区CO2总排放中有85%以上来自于化石燃料,2006年以来交通运输业已取代发电业成为市区内最大的CO2排放源。在CO2排放量不断攀升的情形下,创建森林生态城的举措对减少CO2净排放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针对郑州资源与CO2排放特点提出减排增汇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楠  
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明乾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位于本省中北部,北临黄河,西南依嵩山,东、南和黄滩平原紧相联结。现辖八区、六县,总面积7,446.2方公里,总人口480万。其中,市区面积69.7方公里,人口86.6万。一、发展的区域优势区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研究城市的发展,必须充分研究其发展的区域条件。郑州市发展的优势是突出的:1.我国经济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并且在发展上呈现出逐步由东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娜娜  肖先沛  
随着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的不断深入和阅读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化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该研究以郑州市高新区为例,实地调研郑品书舍、方塘书舍、知阅儿童中英文阅读教育三个城市阅读空间,采用访谈法、观察体验法开展研究,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品牌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经验,最后从运营主体、产品服务、宣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阅读空间品牌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旭彤  
从我国快递行业包装碳排放现状入手,首先从碳中和愿景角度对快递包装的政策实践、消耗量和现有回收模式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以郑州市为例,使用排放因子法对郑州2014-2020年的包装碳排放进行了测算,估算出2020年郑州快递包装碳排放为12.11万t。最后,对减少快递包装碳排放提出了评估快递企业碳排放绩效、提高包装回收率和透明行业碳排放数据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蕾  
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和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可以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以“郑汴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对于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带动整个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仓  冯德显  
以美国芝加哥发展的条件与郑州相比较,论述了把郑州建成东方芝加哥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郑州城市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郑州具备建成东方芝加哥的基本条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强化工业发展,加快金融中心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商贸城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波  
郑州市"大交通经济"的发展已具雏形,这种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即经济领域的"大交通"离不开行政体制领域的"大交通"。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大交通经济"应进一步借力行政力量,在合乎法治的框架下着力改革,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再定位创造好前行时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建慧  雷星晖  李金良  
通过建立起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描述各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以郑州市为例对城市低碳交通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交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家瑶  李宏伟  
基于中国内地城市航线数据及现有的城市间网络关系和城市群落分布特点,根据相关系数阐述航线密度、航线连接度、运输能力、活力指数等因子的内涵及关系,对城市跨区域发展进行分析,丰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的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并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此外,研究利用可视手段直观展现地理空间现象,以郑州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城市间距离与航线密度不相关,利用航线数据研究城市跨区域发展是合理的;(2)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距,通过城市跨区域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弥补城市群结构的不足,实现优劣互补;(3)城市跨区域发展配合时间因素,能在时空关联角度上辅助城市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