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0)
2023(5751)
2022(5047)
2021(4710)
2020(4130)
2019(9329)
2018(9627)
2017(18406)
2016(10681)
2015(12357)
2014(12278)
2013(12059)
2012(11534)
2011(10697)
2010(11031)
2009(10343)
2008(9982)
2007(9304)
2006(8567)
2005(7865)
作者
(33232)
(27561)
(27312)
(26144)
(17263)
(13264)
(12512)
(10547)
(10406)
(9875)
(9481)
(9090)
(8914)
(8776)
(8697)
(8565)
(8250)
(8214)
(8149)
(8041)
(6992)
(6944)
(6863)
(6375)
(6256)
(6165)
(6151)
(6133)
(5743)
(5536)
学科
(40715)
经济(40670)
管理(27691)
(24507)
方法(19808)
数学(18310)
数学方法(18183)
(17400)
企业(17400)
中国(14817)
(11527)
(10789)
(9919)
(9400)
(8696)
贸易(8689)
(8500)
(8388)
银行(8351)
(8065)
业经(7389)
农业(7267)
(7065)
金融(7065)
教育(6793)
(6398)
环境(6387)
技术(5797)
地方(5775)
(5758)
机构
大学(161429)
学院(155726)
(64769)
经济(63407)
研究(58065)
管理(52720)
中国(44584)
理学(44489)
理学院(43911)
管理学(43027)
管理学院(42763)
科学(36254)
(35790)
(32145)
(31442)
(30834)
研究所(28494)
业大(25332)
农业(24916)
财经(24910)
中心(24820)
(24283)
北京(23181)
(22587)
(21379)
师范(21094)
经济学(21014)
(20919)
(19164)
经济学院(19066)
基金
项目(97312)
科学(74710)
研究(69367)
基金(68899)
(61875)
国家(61413)
科学基金(50077)
社会(42284)
社会科(40025)
社会科学(40011)
(37510)
基金项目(35718)
教育(33213)
自然(33120)
(33049)
自然科(32294)
自然科学(32279)
自然科学基金(31707)
资助(29838)
编号(27789)
成果(24286)
重点(22825)
(22409)
(21413)
课题(20798)
(19807)
科研(19244)
计划(18841)
创新(18702)
教育部(18601)
期刊
(71521)
经济(71521)
研究(51460)
中国(34311)
学报(28782)
(26579)
科学(24514)
(23185)
教育(22244)
大学(21429)
管理(20811)
学学(19314)
农业(18417)
(15998)
金融(15998)
财经(12843)
经济研究(12586)
技术(12227)
(11168)
业经(10739)
问题(10104)
(10099)
图书(9652)
(9388)
国际(8122)
理论(8004)
技术经济(7753)
书馆(7234)
图书馆(7234)
统计(7227)
共检索到245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卫  姜万军  
高校扩招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否属于"粗放型"?高校办学规模减速后是否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分析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并回答这两个问题。研究发现,高校扩招至2006年之前,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快速发展属于有质量的增长,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都有关系,但技术进步的贡献更大。2006年之后,由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逐步消失,以及追赶效应的"自然衰老",生产率的增长出现明显的放缓。但是,如果考虑有质量的产出,2006年后技术效率的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卫  姜万军  
高校扩招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否属于"粗放型"?高校办学规模减速后是否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分析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并回答这两个问题。研究发现,高校扩招至2006年之前,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快速发展属于有质量的增长,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都有关系,但技术进步的贡献更大。2006年之后,由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逐步消失,以及追赶效应的"自然衰老",生产率的增长出现明显的放缓。但是,如果考虑有质量的产出,2006年后技术效率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内涵式发展目标的成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峰  谢作栩  
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适当的“度”应控制在年均增长7-13%为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姚先国  方昕  张海峰  
本文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从教育回报率和就业率两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扩招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扩招后城镇劳动者教育回报率仍保持增长,并且高等教育的回报率显著高于非高等教育的回报率,高等教育仍是一种有效率的人力资本投资;在控制了宏观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后,大学生劳动者供给的增加仍有利于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这表明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力资本提高对就业有着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子联  
高校扩招通过提高劳动参与、延迟婚育年龄和转变生育观念而直接和间接地抑制了微观个体的生育行为,进而降低了中国社会的总和生育率。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发现,高校扩招在总体上对总和生育率存在持久而强劲的负向冲击,且这一效应在扩招空间较大的西部省市尤为明显;东部和中部省市高校扩招对生育率的影响则具有先负后正的特征,其中正向冲击的"异常效应"本质上仍是其初始扩招规模较大所带来的负向"滞后效应"。因此,应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以缓解劳动要素减少所导致的供给不足;应建立高质量的社会托儿体系,以减少劳动参与率上升所带来的"收入惩罚"和"时间惩罚";应进行人本导向的生育教育,以在实现生育率观念再转变的同时适当地增强生育意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志英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时刻,各级高校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推动下,进入全面的扩张阶段。统计表明,1999年一国扩招人数比1998年净增45万,增幅达41%,2000年比1999年扩招人数增幅更是达到了50%。高校扩招,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和图书采访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晖光  谢作诗  
通过运用现有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和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现状进行检验,有助于客观描述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的关键问题并非就业数量不足,而是就业质量不高。因此,通过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激励教育供给部门灵敏应对市场需求,鼓励和引导高校自主办学和特色办学,实现大学生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努力提高就业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柳亮  
通过文献分析,自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型,研究的重点集中于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轨迹,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关系,专业设置的原则,专业设置雷同的认识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既说明了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揭示了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采用准倍差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均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异质性,在两类教育发达的地区越能促进TFP增加。分区域看,两类教育扩招对东部地区TFP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西部地区TFP促进作用最不明显,且东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对TFP的促进作用高于高等职业教育扩招。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类教育扩招对TFP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两类教育扩招对TFP的边际影响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开始显著逐渐增加,2007年两者边际影响均达到最大,此后开始逐渐下降。对比来看,2004-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对中国TFP的边际影响小于高等职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韦进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个人收益突出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程度与起薪及定薪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越来越趋于实际,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业政策、政府管理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因此,政府应强化促进就业的宏观调控职能,高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应致力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社会应营造有益于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剑锋  岳经纶  
对4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尽管大学扩招对当期劳动参与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却有助于缓解人口转变过程中结构性失业带来的不利冲击,从长远来看,高校扩招对后期劳动参与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对抑制结构性失业的负面冲击更为明显;而对于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国家,高校扩招更有助于促进后期劳动参与率回升,从而有助于解决未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潜在风险。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洁芸  郭席四  陈新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