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9)
2023(6780)
2022(5564)
2021(5707)
2020(4617)
2019(10445)
2018(10842)
2017(19737)
2016(12170)
2015(14196)
2014(14519)
2013(13360)
2012(12495)
2011(11426)
2010(11962)
2009(10981)
2008(10885)
2007(10293)
2006(9503)
2005(8971)
作者
(30916)
(25297)
(25188)
(24673)
(15984)
(11955)
(11740)
(9825)
(9624)
(9402)
(8488)
(8452)
(8031)
(7895)
(7866)
(7809)
(7626)
(7425)
(7414)
(7383)
(6760)
(6297)
(6131)
(6097)
(5830)
(5817)
(5751)
(5609)
(5111)
(5079)
学科
(35260)
经济(35216)
管理(27080)
(22509)
教育(21630)
中国(20810)
(15816)
企业(15816)
方法(13581)
(13259)
数学(12145)
数学方法(11916)
(11268)
(11070)
理论(9387)
(8819)
银行(8814)
(8465)
教学(8433)
(8302)
贸易(8293)
农业(8219)
(8156)
(8141)
业经(7875)
(7744)
(6862)
金融(6861)
(6831)
地方(6650)
机构
大学(165123)
学院(159076)
(57763)
研究(56036)
经济(56028)
管理(50756)
理学(41696)
理学院(41091)
中国(40250)
管理学(40137)
管理学院(39813)
(37397)
(32984)
师范(32850)
教育(32845)
(32632)
科学(30640)
(27992)
(27049)
师范大学(26240)
北京(25802)
中心(24838)
研究所(24483)
财经(24081)
(22032)
(21570)
(20037)
技术(20004)
(19215)
职业(19148)
基金
项目(88179)
研究(78548)
科学(69075)
基金(56850)
(46302)
国家(45692)
社会(45155)
教育(45002)
社会科(42342)
社会科学(42329)
科学基金(37492)
编号(37357)
(36468)
成果(35911)
(32103)
课题(29450)
基金项目(28776)
(25915)
资助(23308)
项目编号(22841)
(21749)
(21581)
规划(21367)
重点(21139)
(21032)
教育部(19493)
自然(19393)
研究成果(19012)
(18885)
自然科(18855)
期刊
(72540)
经济(72540)
研究(65549)
教育(58535)
中国(45128)
(24594)
管理(19701)
学报(18763)
(18677)
(17975)
金融(17975)
技术(17107)
大学(16589)
科学(16421)
职业(14132)
学学(12858)
业经(12649)
农业(12526)
财经(12367)
图书(11901)
经济研究(10998)
(10779)
问题(10430)
(9637)
(9457)
论坛(9457)
书馆(8895)
图书馆(8895)
技术教育(8461)
职业技术(8461)
共检索到27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珲  
文章主要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涉及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途径,以推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琳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阐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着手,根据现阶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行多元化探讨,希望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超  常若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夯实健康中国的重要社会基石。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尚有些许不足,表现出了明显的临床倾向、德育化倾向、西方文化倾向和经验性教育倾向。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应不断强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属性、坚持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作用、坚定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自信、夯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底蕴。未来,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要不断走向深化,为此,教育相关部门和中小学管理主体要在政策上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及课程构建要走向专业化和科学化、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建立联合机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家校共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今今  张悦  袁爱军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的实施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红梅  赵嶷娟  
本文以对朋辈辅导的界定为切入点,分析了它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其在高校中实施的可行性,进而提出当前在我国高校中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素华  
EAP作为一项心理援助与福利项目,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的优势。本文通过将EAP理念充分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探索出以下四个途径: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合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部门通力合作,构建"全员育心"工程;课内与课外功能互补,实现他助与自助的目的;预防与干预紧密衔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莎  袁文英  
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和改善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心理问题在高职学生中的表现,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覆盖不够全面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对策: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化,让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状结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炳谦  张能云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高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给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积极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有益心理健康的各种活动、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等,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瑞宝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弊端,在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上还有很大距离,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借助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务,探索将个案工作方法与个体咨询相结合,小组社会工作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社会、学校与家庭联动的社区工作方法。这样一条全新、科学、有效的途径,将能更好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工作的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爱新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对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晏  
高职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情感困扰、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源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社会和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原因。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准确把握高职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运用有效途径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莹  
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形式化、德育化和医学化、独立化倾向,教育方法体系缺乏创新,有效性差等问题。分析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于推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红军  陶明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蓉  
近年来,高校学生中患有神经衰弱、焦虑不安、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日益增多,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实施暴力、休学退学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为此,高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对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提出如下建议:1.加大重视力度。政府和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下拨适当经费,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构建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建芳  张本金  崔秀兰  
手机新媒体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具有便携、信息即时性、隐私保护性、私密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都产生着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发挥手机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