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2)
- 2023(5896)
- 2022(5070)
- 2021(4822)
- 2020(4256)
- 2019(9869)
- 2018(9972)
- 2017(20363)
- 2016(11370)
- 2015(13675)
- 2014(13724)
- 2013(13244)
- 2012(12526)
- 2011(11467)
- 2010(11781)
- 2009(10826)
- 2008(10853)
- 2007(10071)
- 2006(8963)
- 2005(8058)
- 学科
- 济(48965)
- 经济(48915)
- 管理(33563)
- 业(32540)
- 企(26168)
- 企业(26168)
- 方法(25787)
- 数学(23737)
- 数学方法(23636)
- 中国(15780)
- 财(12887)
- 农(12102)
- 制(10965)
- 贸(10858)
- 贸易(10852)
- 易(10609)
- 银(9592)
- 银行(9589)
- 行(9173)
- 业经(8907)
- 融(8158)
- 金融(8158)
- 地方(8145)
- 理论(7919)
- 农业(7792)
- 务(7700)
- 财务(7688)
- 财务管理(7663)
- 体(7599)
- 教育(7549)
- 机构
- 大学(166979)
- 学院(165244)
- 济(70885)
- 经济(69384)
- 管理(63447)
- 理学(54166)
- 理学院(53661)
- 管理学(52998)
- 管理学院(52671)
- 研究(47930)
- 中国(38452)
- 财(36806)
- 京(33793)
- 财经(29075)
- 经(26282)
- 江(25060)
- 科学(23971)
- 范(23153)
- 师范(23010)
- 经济学(22702)
- 所(22181)
- 中心(22047)
- 北京(21664)
- 财经大学(21536)
- 经济学院(20819)
- 州(20651)
- 研究所(19368)
- 农(18728)
- 业大(18476)
- 商学(18312)
- 基金
- 项目(97448)
- 研究(79107)
- 科学(76675)
- 基金(68880)
- 家(56280)
- 国家(55791)
- 社会(49457)
- 科学基金(48654)
- 社会科(46996)
- 社会科学(46986)
- 教育(40770)
- 省(38409)
- 基金项目(35943)
- 编号(34605)
- 划(31511)
- 成果(30293)
- 资助(29754)
- 自然(28316)
- 自然科(27656)
- 自然科学(27649)
- 自然科学基金(27185)
- 课题(24737)
- 部(23705)
- 教育部(21597)
- 重点(21494)
- 项目编号(21316)
- 人文(20948)
- 年(20924)
- 发(20882)
- 性(20779)
共检索到252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定华
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和意义,归纳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主要特点,梳理了认证起步阶段的方略,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教育 认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辛治洋
2018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师范类专业认证具有鲜明的线性思维特征,包括射线形态的"主线"思维、线段形态的"双向细目"思维和环线形态的"底线"思维。线性思维一旦被专业认证参与者固化为线性思维方式,其势必遭遇转型升级的社会发展、综合的师范生素养和一体化办学实际的困境。高校和师范专业面向教师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应充分尊重专业认证的线性思维价值,但同时又应该避免陷入线性思维方式,坚守师范专业的价值立场和学科立场,用心用情地办好师范类专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芦颖 洪金中
实践教学是师范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在解读师范类专业认证和教育部对实践教学要求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体系设计,构建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新模式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分层递进、虚实结合、考评有据”,强调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物理教学为例),按照认知逻辑分层递进的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
师范认证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傲 谭杰
师范类专业认证“践行师德”的指标体系明确提出师范类专业要重点关注师范生的“师德规范”,而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1]随着线上教学的普及,对应师范专业认证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构建“云课堂”空间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坚持以“三全”育人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思政育人实效深化等原则基础上,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机制、内容体系、主体责任、重要载体等路径,形成“云课堂”空间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更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海伦 武怡芯 王雪梅
在当前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提高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是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分为教学技能(主要包括一般教学基本技能和学科教学技能)、教育管理技能以及自我发展技能三种。当前师范类学生存在提高从业技能的意识有待加强、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与中学教学脱节等问题,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意识培养以及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三方面来提高师范类学生的从业技能。
关键词:
从业技能 师范类学生 专业认证 培养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旭 陈琳珏 汪宏远 孙立伟 倪喜凤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中小学对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了。文章结合佳木斯大学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仅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3方面(一级指标)入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寻求一系列的改进措施,进而对专业建设评估和专业认证考查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尚军
小学教师本科标准是我国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范类高水平专业群必须根据需求侧的变化进行供给侧的改革,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表现为理性审视现状以加强专业建设,增强专业影响力;实行去量增质的战略抉择,提高社会信任度;改革培养模式实现关键性突破,打造优质专业品牌。通过积极探索,建设一条"小学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层次可提升"的改革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启发
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教育双导制由导师制和导生制统合而成,其系统架构以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等理论为基础,支撑了两个系统、四个路径、十个模块、一个目标等四大要件,涵盖了导师、导生、课内、课外、专业、职业、知识、技能、过程、效果等十个基本元素。该双导制既有系统的实践架构,也有坚实的理论依托,更有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学生因基础欠佳、动力不足、策略失当而需要双导;另一方面,学生因提升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需要双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洪勇 曲秀艳 董琳 冯建民 胡可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对高校英语专业育人工作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强化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满足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需求。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要求不符、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展开分析,文章提出对接专业认证、建设实践基地等策略推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机制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高校英语专业 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翁灵丽
在现行招考模式下,师范类专业采用统一招生考试录取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从而影响了生源质量。浙江省师范类专业通过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完善和深化"三位一体"招生制度的对策包括逐步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与高中充分联动、组织高校联合招考、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等。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三位一体”招生 师范类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兰伟 冯刚 王先平 胡江霞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为高职院校培养师资,这是造成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国应增设"高职师范类专业"。但是,无论是高等师范大学、"211"重点大学、还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其独立创办"高职师范类"专业都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成功实现"高职师范类"专业的创办。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八军
高校"五唯"的实质,是一种外部评价,更确切地说是单一化、绝对性的"唯外部评价"。清理高校"五唯"的专项治理,不是要否定外部评价,而是要否定"唯外部评价"。学术评价的正确方向应该是强化内在评价,实现外部评价与内在评价有机结合。要从根本上破解高校"五唯",需要从以下方面同时着力:在增强高校法人实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学术生产模式的转换;在做好"放管服"的基础上减少政府层面短期学术行为诱导;在不断提升教师待遇的基础上淡化高校层面额外的学术奖励;在坚持创造性与价值性的基础上倡导学术成果的多元化标准;在社会实践验证的基础上确认大学教师不同类型的荣誉称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松祥
自上世纪末教师教育体系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差强人意,教师教育饱受非议。在此背景下,国家于2014年出台了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并在江苏等省先行试点,但总体来说小步缓行、久推难进,重要原因就在于从学界到社会、从院校到政府等都对当下我国实施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存在迷思与疑虑。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师范专业认证的功能定位、标准制订、范围界定、内容衔接、结果使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辨识。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专业认证 对策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澜
本文以测定的国外英文教育文献的通用目录为依据,对我国师范大学馆藏英文教育文献进行评介后发现,馆藏英文教育文献存在学科藏书数量偏少、藏书分布不均等问题。我国师范大学图书馆应制定合理的藏书发展策略,优化藏书结构,提高藏书质量。
关键词:
藏书评介 藏书量 藏书结构 目录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志纯 安静
以相对简洁的方式勾勒出我国实证范式的演进主线,并对中西实证范式的脉络背景进行概略性比较,从而增进对我国教育实证研究范式的共识性理解。我国实证范式在历经了朴学的萌芽、严复的引介、王国维的融合沟通等重要阶段之后,逐渐衍化出以下两大有别于西方实证范式的鲜明本土特征:第一,我国的实证范式并不盲目地拒斥形而上学,而是对其采取温和友善的态度,努力与其和而不同;第二,我国的实证范式更多地承载着引介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精神的特殊内涵。实证范式分为如下三大结构类型:(1)描述性事实研究(客观事实研究);(2)归纳性规律研究(理论建构研究);(3)演绎性验证研究(理论验证研究)。当前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实证范式研究数量匮乏与实证范式结构类型单一的问题。对此,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证范式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中的应用力度;其次,需要克服实证范式的武断虚妄与自我中心倾向,各种范式间应当相互尊重,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实证范式 脉络比较 本土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