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5)
2023(11352)
2022(10021)
2021(9540)
2020(8177)
2019(19079)
2018(19233)
2017(37772)
2016(20603)
2015(23619)
2014(23636)
2013(23188)
2012(21345)
2011(19437)
2010(19423)
2009(17925)
2008(17551)
2007(15515)
2006(13649)
2005(11801)
作者
(58432)
(48012)
(47970)
(45680)
(30740)
(22942)
(21764)
(18891)
(18273)
(17274)
(16474)
(15975)
(15153)
(15008)
(14783)
(14516)
(14468)
(14229)
(13843)
(13657)
(11900)
(11839)
(11589)
(10836)
(10833)
(10800)
(10726)
(10587)
(9673)
(9427)
学科
(81893)
经济(81797)
管理(59536)
(55410)
(44899)
企业(44899)
方法(41888)
数学(37242)
数学方法(36931)
中国(23701)
(21575)
(20873)
业经(16767)
(16016)
(15842)
贸易(15834)
(15438)
(15377)
地方(15308)
农业(14262)
理论(13165)
(13157)
银行(13125)
(12948)
技术(12937)
(12904)
财务(12890)
财务管理(12860)
教育(12530)
(12511)
机构
大学(300589)
学院(293967)
管理(119152)
(117752)
经济(115178)
理学(103792)
理学院(102724)
管理学(101097)
管理学院(100575)
研究(92248)
中国(68470)
(63280)
(56162)
科学(55619)
财经(45660)
(44844)
业大(42170)
(41698)
(41496)
中心(41439)
(41055)
研究所(40653)
北京(40283)
(39657)
师范(39368)
经济学(35765)
(34135)
财经大学(34125)
(33390)
农业(32684)
基金
项目(198226)
科学(155610)
研究(149148)
基金(143214)
(122333)
国家(121303)
科学基金(104853)
社会(92984)
社会科(88119)
社会科学(88096)
(76684)
基金项目(76621)
教育(69799)
自然(67218)
自然科(65593)
自然科学(65579)
自然科学基金(64404)
(64282)
编号(62308)
资助(59624)
成果(51945)
(44846)
重点(43324)
课题(42350)
(41369)
(41088)
教育部(39062)
项目编号(38973)
大学(38497)
人文(38428)
期刊
(124399)
经济(124399)
研究(90189)
中国(51631)
学报(43397)
管理(42586)
(40063)
科学(39118)
教育(37900)
(36768)
大学(33760)
学学(30692)
农业(25943)
(24955)
金融(24955)
技术(24281)
财经(22205)
业经(20474)
经济研究(20092)
图书(19159)
(18765)
问题(16990)
理论(16106)
实践(14805)
(14805)
技术经济(14274)
科技(13572)
商业(13536)
(13265)
现代(13153)
共检索到421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亚荣  
近20年来我国高校学术自主权的下放总体上呈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但高校学术事务的管理权还远远不能达到自主的程度,政府仍然掌握着大部分的学术事务管理权。具体来说,涉及教学的学术事务决策权大部分下放了,而涉及学科发展的自主权基本没有下放。在高校内部,存在行政力量对学术力量综合影响程度减弱的趋势,但关系高校重大发展的资源配置决策权,仍由行政力量主导。对于不涉及重大资源配置的学术事务,学术力量已经在起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昕  
建国后,我国高等学校自主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政策认可到法律规定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是由非正式制度转变为正式制度的过程;是政府和高等学校二者在政策层次、组织层次和操作层次上进行情人博弈的过程;是政府让渡的资源部分地被市场机制所替代,并逐渐形成"三角协调"(政府、高等学校、市场)的过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长征  赵西萍  李怀祖  
在Gonzalez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经理自主权变量研究企业在R&D投入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模型不但能够解释企业R&D投入水平高低的决策,还可以解释企业R&D活动启动与否的决策。理论分析与实证数据表明,由于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偏好和利益存在差异,经理自主权水平的不同对企业R&D投入决策结果将产生显著影响,对于经理自主权越大的企业,启动R&D活动的概率越低,且R&D投入水平越低。就R&D投入现状而言,中国企业的经理自主权普遍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企业治理结构中内部制衡的弱有效性,导致以经理为代表的内部人过度控制企业。因而适度控制经理自主权、合理安排经理与股东之间的权力配置是保证有效R&D投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卫华  许庆豫  
西方大学的自治精神及其沿革表明,大学自治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着大学的进步。我国当代高校办学自主权与西方大学自治的精神是相通的,其间差异是我国特定发展阶段中的多种因素导致的;我国社会系统中的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既在促进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形成与落实,又在制约着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丰富与进步。与部属高校相比,我国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处于相对受到压缩的状态,导致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改进我国地方高校乃至部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需要社会的系统推进和整体协同,是一种历史过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小佳  
所谓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指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可以独立地治理学校、自由地处理学校事务,最大限度地拒绝外界干扰和支配而"自主办学"的权利,从本质上理解应包含学校在办学中的主权和学校治理的独立性。针对这一话题,本文拟通过对澳洲高校"自主办学"理念和机制的解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一点参考。讨论的"高校",是指澳大利亚UNIVERSITY层面上的大学,其他层面的高校在此并不涉及。澳大利亚对高校"自主办学"的保证主要体现在法律保证、体制保证、技术保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高校自主权的源头可追溯至学术自主权、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这也是高校自主权在法律上产生公、私属性界分的根源。高校自主权与高校法定之权同为一物,既包括权力也包括权利。我国高校具有多种法律主体资格,我国法律并非没有对高校行为公、私属性的应有关注,"事业单位法人"界面即已寓示高校法律地位的独特复杂性。具体界分公立高校自主权的公、私职能,设置"角色串通"的防范机制,对于完善我国教育法制,促使高校更准确地履行其法人权利与义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凌云志  
解读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主要内容,分析教学自主权受限现状及其主要原因,从培养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意识、营造教学自主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自主能力和理顺校内相关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保障他们的教学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荣  
作为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关键议题,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的法律规制,在两大法系表现出不同的规制特征与逻辑。在大陆法系,高校教师人事自治往往被界定为"教授会自治",并受到公法的规制。但是,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大学"教授会自治"的传统正在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司法谦抑立场逐渐被放弃。法院在强调高校人事自治权行使中学术自治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事自治权的程序性规制,并发展出诸多新的司法审查方法。此外,立法对教师聘用与解聘的法律规定也趋于完善,法律的明确性增强。在英美法系,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被界定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在英国,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的行使受到普通法原则和成文法的共同约束。其中,高校解聘教师必须具备"正当理由",且雇主有责任证明解雇在法案规定范围内是公平的。否则,将可能被判定为不公或不当解雇。两大法系的经验表明,高校人事自主权的法律规制,必须在自治与法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实现高校自治与教师权利、绩效竞争与职业安全的平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吕悦凡  
突破已有研究仅孤立地关注经理自主权与股权集中度各自对R&D投入影响的现状,将二者纳入到同一框架中更全面地探讨公司R&D投入的决定机制。结果表明:以职位权、所有权和专家权度量的经理自主权对公司R&D投入强度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戴尔指数或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度量的股权集中度对R&D投入强度虽无显著直接效应,但对经理自主权与R&D投入强度的正相关性呈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勇  王寰安  
学校自主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性要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十分复杂。本文以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考察学校自主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自主权与管理自主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人事自主权和教学自主权不仅对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影响,它对能力较差学生群体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学校自主权,尤其要赋予学校人事自主权和教学自主权,同时也要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与问责机制,共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吕悦凡  
突破已有研究仅孤立地关注经理自主权与股权集中度各自对R&D投入影响的现状,将二者纳入到同一框架中更全面地探讨公司R&D投入的决定机制。结果表明:以职位权、所有权和专家权度量的经理自主权对公司R&D投入强度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戴尔指数或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度量的股权集中度对R&D投入强度虽无显著直接效应,但对经理自主权与R&D投入强度的正相关性呈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贤鹏  陈恩伦  
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内涵式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还具有外在的矛盾性。内在统一性主要体现为:办学自主权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原始动力,内涵式发展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有效载体;外在矛盾性主要体现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政府主导和掌控的办学自主权之间的矛盾,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与高校要求的办学自主权之间的矛盾。实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内涵式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动态与静态的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有根  赵西萍  李怀祖  
本文在Burkart-Gromb模型基础上定义了经理自主权 ,分析发现经理自主权随经理持股提高呈先增长然后下降的曲线变化关系 ,并得出经理持股水平介于 (ωd ,ωc )范围内时 ,由此产生的自主权效应和控制效应对公司净资产价值的贡献总和最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有根  赵锡斌  
现代厂商理论主要关注经理自主行为对股东利益的负面影响 ,而现代企业理论则认为 ,经理自主权对公司价值既有成本效应又有收益效应 ;公司股东、董事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应重新认识经理行为的实际空间 ,建立有效机制来合理安排经理自主权。目前 ,测量经理自主权的指标包括职位结构自主权、所有权自主权和资源运作自主权、任务环境自主权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