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6)
- 2023(10823)
- 2022(9565)
- 2021(9285)
- 2020(7856)
- 2019(18430)
- 2018(18771)
- 2017(36373)
- 2016(20046)
- 2015(22919)
- 2014(23115)
- 2013(22667)
- 2012(20763)
- 2011(18867)
- 2010(19135)
- 2009(17725)
- 2008(16941)
- 2007(14921)
- 2006(13246)
- 2005(11632)
- 学科
- 济(76805)
- 经济(76718)
- 管理(55855)
- 业(51253)
- 企(41487)
- 企业(41487)
- 方法(37277)
- 数学(32711)
- 数学方法(32405)
- 中国(23196)
- 农(20879)
- 财(19770)
- 贸(19338)
- 贸易(19330)
- 易(18941)
- 业经(16156)
- 学(15823)
- 制(14910)
- 地方(14648)
- 农业(13500)
- 出(13021)
- 理论(12916)
- 和(12660)
- 教育(12483)
- 银(12471)
- 银行(12439)
- 技术(12036)
- 行(11914)
- 环境(11906)
- 务(11169)
- 机构
- 大学(288789)
- 学院(282964)
- 管理(113356)
- 济(112402)
- 经济(109857)
- 理学(98181)
- 理学院(97152)
- 管理学(95572)
- 管理学院(95079)
- 研究(90799)
- 中国(67565)
- 京(61644)
- 科学(55368)
- 财(53456)
- 所(44819)
- 财经(42863)
- 农(40955)
- 业大(40936)
- 研究所(40631)
- 中心(40517)
- 江(39984)
- 北京(39433)
- 经(38857)
- 范(38779)
- 师范(38497)
- 经济学(33813)
- 州(33263)
- 院(32889)
- 农业(32080)
- 财经大学(31896)
- 基金
- 项目(189741)
- 科学(148207)
- 研究(143128)
- 基金(136064)
- 家(116539)
- 国家(115557)
- 科学基金(99105)
- 社会(88256)
- 社会科(83538)
- 社会科学(83516)
- 省(73578)
- 基金项目(72968)
- 教育(66652)
- 自然(63436)
- 自然科(61877)
- 自然科学(61863)
- 划(61729)
- 自然科学基金(60735)
- 编号(60219)
- 资助(56285)
- 成果(50352)
- 部(42692)
- 重点(41592)
- 课题(41137)
- 发(40031)
- 创(39138)
- 项目编号(37546)
- 教育部(36906)
- 大学(36536)
- 创新(36362)
- 期刊
- 济(121049)
- 经济(121049)
- 研究(87760)
- 中国(51665)
- 学报(42191)
- 管理(41057)
- 科学(38394)
- 财(38276)
- 教育(37612)
- 农(36598)
- 大学(32525)
- 学学(29535)
- 农业(25980)
- 技术(23784)
- 融(23326)
- 金融(23326)
- 财经(20428)
- 业经(19852)
- 经济研究(19399)
- 图书(19093)
- 经(17302)
- 问题(16955)
- 理论(15551)
- 贸(14650)
- 实践(14375)
- 践(14375)
- 技术经济(13673)
- 科技(13461)
- 现代(12893)
- 书馆(12773)
共检索到413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军文 刘念才
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1978-2009年间我国高校基础研究产出规模及其影响力变迁轨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及其内部不同组别学校基础研究产出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变化拐点与相关重大政策出台时间点基本吻合,从科学研究职能看,高等教育系统层次日益清晰,但我国高校基础研究产出的整体影响力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关键词:
高校科研 基础研究 科研产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艳华 李佳
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将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重点项目突破、瞄准国家目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个阶段。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我国的基础研究政策如何实现了三次目标变迁。结论表明,问题源流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拉力,政策源流的互动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推力,政治源流的变化引领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方向,三者共同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长林 左佳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学术人才流动作为高校间人才竞争的表现形式,能否带来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提升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尚待明确。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8—2018年中国高校发表的论文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从学术人才流动的视角回答如何提升基础研究科研效率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高校人才流动能够促进知识溢出,从而提升高校基础研究产出效率。机制分析表明,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通过研究人员合作论文数量的增加以及流入学者与高校之间更好的匹配来实现高校科研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高校人才流入对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影响在社会科学领域以及人才流向东部高校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现阶段如何提升基础研究产出效率、释放学术人才红利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新丽 杨颉
为了探析上海高校基础研究产出的规模和影响力及其在国内和世界上的相对位置,本文尝试从科技论文这一基础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出发,通过国际比较和计量分析等方法,对2005-2009年上海高校被收录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的分析,得出上海高校和上海高校各学科论文的活动指数(AI)、吸引力指数(AAI)和论文相对引文影响力(RCI)等指标。结果表明,2005-2009年上海高校科研开始以内涵建设为主,已经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但整体科研产出的影响力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交叉学科、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5个学科的活动指数、相对吸...
关键词:
上海高校 基础研究产出 科技论文 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杨 苏竣
科研投入的最终衡量指标是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为了测量基础研究投入对其产出的影响程度,本文根据1991-2008年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的特点;运用Matlab统计软件对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利用二次回归运算建立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及其产出的多种变量的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及其人均投入与高校基础研究产出有较强的相关性,而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增长率与其产出增长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宪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迁: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制度,最后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每一次农地制度变迁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博弈。第一次变迁所形成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既促进了效率也体现了公平。第二次变迁所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制度表面上看公平有余效率不足,实则是既缺乏效率也不公平。第三次变迁所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是公平诱因与效率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农地分配、农地调整、农地流转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本质上都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变迁的方向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变迁 公平与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燕明
中国制度变迁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轨迹研究罗燕明中国经济改革可以视作一个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自觉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行为不是任意的。国家的制度创新要受到初始条件的约束,演进轨迹依赖于改革前的各种制度要素。它在继承初始条件的基础上,铲除旧体制的弊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金显仕 窦硕增 单秀娟 王震宇 万瑞景 卞晓东
近海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众多渔业生物的关键栖息地和优良渔场,支撑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可持续生产。在我国,近海渔业提供90%以上的海洋捕捞产量,是我国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目前,因过度捕捞直接造成的资源量骤减、及大规模围填海工程、陆源污染和海水养殖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加剧,近海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富营养化导致的赤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湿地减少引起产卵场、育幼场碎片化或功能消失等,使得近海渔业资源的补充和可持续性严重受损。渔业资源的补充过程是海洋生物、物理作用耦合的过程,依赖复杂多样的环境驱动因子来调节和维系可持续渔业生产。而渔业种群早期生活史阶段是其生命中最脆弱、对栖息环境变化...
关键词:
渔业种群 补充过程 资源效应 环境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子良 王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应加大投入强度宋子良,王平一、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发表的论文数约占全国科技论文数的60%,超过了科研机构,而且绝对数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国外大学相比,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世界公认的最具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冷萱 李涵
基础研究对于中国科技实现自立自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收集2006~2020年大学学科层面论文发表数据,根据城市领域学科点数量构建城市领域层面的学科集聚指标,使用多维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从学科集聚的视角对如何提升基础研究产出效率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学科集聚能产生显著的知识溢出,进而提升大学学科基础研究产出效率。具体而言,城市领域层面的学科点数量每增加1%,该城市对应大学的学科论文发表数量将显著增加1.25%。机制分析表明,学科集聚降低了基础研究中的信息成本,促进了研究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主要体现为学科集聚增加了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的概率,以及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本文的研究将应用研究的知识溢出扩展到基础研究的知识溢出,扩展了创新知识溢出的研究边界,系统性地评估了城市领域层面学科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同时,本文从学科集聚产生知识溢出的视角补充了大学如何影响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本文的研究为新发展阶段如何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依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王洪晶
新中国成立后,新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制度在70年变迁中历经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快速发展期(1978—2009年)、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置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析框架,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逻辑为:宏观层面受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的客观驱动,微观层面受利益相关行动者对公平与优质需求的影响,并在二者共同张力作用下变革。新时代,学前教育制度将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强学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学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儿本位价值取向,推动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制度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