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4)
- 2023(15783)
- 2022(13652)
- 2021(12775)
- 2020(11035)
- 2019(25127)
- 2018(24855)
- 2017(47681)
- 2016(26573)
- 2015(29841)
- 2014(29817)
- 2013(29350)
- 2012(26940)
- 2011(24176)
- 2010(24214)
- 2009(22228)
- 2008(22327)
- 2007(19725)
- 2006(17227)
- 2005(14919)
- 学科
- 济(100213)
- 经济(100098)
- 管理(81561)
- 业(75521)
- 企(62469)
- 企业(62469)
- 方法(49556)
- 数学(43678)
- 数学方法(43285)
- 财(39217)
- 中国(29343)
- 农(27504)
- 务(22239)
- 财务(22178)
- 财务管理(22115)
- 业经(21877)
- 制(21698)
- 学(21654)
- 企业财务(21040)
- 贸(20021)
- 贸易(20008)
- 地方(19824)
- 易(19441)
- 农业(18080)
- 银(17171)
- 银行(17099)
- 理论(16319)
- 行(16109)
- 技术(15937)
- 环境(15643)
- 机构
- 大学(379385)
- 学院(374565)
- 济(146661)
- 管理(145952)
- 经济(143520)
- 理学(127024)
- 理学院(125641)
- 管理学(123444)
- 管理学院(122801)
- 研究(122442)
- 中国(92012)
- 京(80122)
- 科学(78039)
- 财(76990)
- 农(65954)
- 所(62613)
- 业大(60196)
- 财经(58459)
- 研究所(56805)
- 中心(55184)
- 江(54309)
- 经(53062)
- 农业(52409)
- 北京(50422)
- 范(47872)
- 师范(47296)
- 经济学(44432)
- 院(44064)
- 州(43959)
- 财经大学(43472)
- 基金
- 项目(255555)
- 科学(198789)
- 基金(184348)
- 研究(182748)
- 家(162320)
- 国家(160983)
- 科学基金(137036)
- 社会(114086)
- 社会科(108186)
- 社会科学(108158)
- 省(100304)
- 基金项目(98651)
- 自然(91003)
- 自然科(88849)
- 自然科学(88823)
- 自然科学基金(87239)
- 教育(84603)
- 划(84601)
- 资助(76301)
- 编号(73930)
- 成果(60486)
- 重点(57311)
- 部(56164)
- 发(53353)
- 创(53092)
- 课题(50923)
- 科研(49718)
- 创新(49460)
- 大学(47965)
- 教育部(47795)
- 期刊
- 济(154899)
- 经济(154899)
- 研究(111458)
- 中国(70559)
- 学报(66102)
- 财(62319)
- 农(57834)
- 科学(55801)
- 管理(51950)
- 大学(49413)
- 学学(46231)
- 教育(41450)
- 农业(39657)
- 融(32447)
- 金融(32447)
- 技术(29220)
- 财经(28945)
- 经济研究(25865)
- 业经(25351)
- 经(24600)
- 问题(20922)
- 业(20370)
- 图书(20157)
- 版(18396)
- 科技(18276)
- 理论(18239)
- 技术经济(17660)
- 商业(16938)
- 贸(16716)
- 实践(16583)
共检索到544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和平
我国20世纪末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实施和高校扩招政策,给高校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高校财务制度的实施则是为了促使高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改变高校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不重视资金筹集,单纯依赖财政拨款的局面①;而高校扩招使得很多高校大规模扩建和银行贷款持续增加,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娇
本文从分析基金行业发展的特点和投资者投资行为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基金规模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再运用55支开放式基金和38期的季度数据进行回归,研究这些因素与基金资金净流入(衡量基金资产规模变动的变量)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基金规模高度相关的是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基金公司的品牌形象、基金管理的年限对基金规模变动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基金净值与基金规模的关系较为复杂,与市场行情密切相关,"赎回异象"的存在也是有条件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书明 李文康 师宇
财力非均衡性及地方财力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财力非均衡发展和财力差异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差距较大,地方财力差异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重要。本文利用塞尔指数分析了中国地方财力差异的区域结构特征、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以经济规模为权重,还是以人口数量为权重,区域财力总体差异均呈下降趋势,但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以经济规模为权重测算,区域财力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间财力差异,区域间财力差异和区域内财力差异呈收敛态势;以人口规模为权重测算,区域财力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内财力差异,区域间财力差异和区域内财力差异呈发散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税负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导致区域财力差异的一般原因,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和区域人口非均衡分布则是导致区域财力差异呈现上述不同特点的直接原因。需要坚持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总体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引导人口合理分布,逐步缩小地方财力差异。
关键词:
地方财力差异 塞尔指数 区域结构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南 谭德彬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2007~2010年我国67家财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效率动态变化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绝大部分处于无效状态;但财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改变在增加;财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年度波动频繁。本文还发现:投资比率、资产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资金集中度和人力资源等与财务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呈正相关,而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和流动比率与资金使用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瑾 白海青
企业如何在既有的环境和资源约束下,抓住其可控制的最关键要素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通过访谈与文献结合的方法探索出我国情境下影响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的六个因素(上级支持、业务流程、分配因素、员工参与、公司氛围、员工非工作满意度),并进行了量表开发。其次,通过对珠三角地区14家民营企业的390份有效问卷对这六个影响因素及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共八个构念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进行结构建模。结果表明,员工工作满意度能有效预测组织承诺,员工参与对组织承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分配因素、业务流程、上级支持通过影响中介变量(工作满意)间接影响组织承诺;同时发现,非工作满意对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均有直接...
关键词:
工作态度 工作满意 组织承诺 企业可控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卫东 佟林杰
在三螺旋理论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运用结构方程和偏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政府和产业等外部资金与大学创新绩效之间的因果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提高高校学术创新绩效和促进我国UIG合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强 李楠
本文选取1997—2014年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实证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大规模变动对地方财力均等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明显,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了区际财力差距,部分抵消了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税收返还在2004年以前是区际财力差距扩大的主因,2004年以后,其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作用越来越微弱。20年来,我国省际间平均基尼系数仅有5%的下降,均等化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我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有1/3难以支出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弱化了应有的"均等化"效果;贫困地区往往因为拿不出配套资金而失去专项补助,使得专项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立桥
文章基于1999~2011年我国31个省份的人均财政收支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线性回归方法,实证了中央转移支付的财力均衡效应,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整体上发挥了均衡省际财力差异的积极作用。在省际财力再分配中,对于中央转移支付的各个构成而言,税收返还加剧了省际财力的不均衡,一般性转移支付缓解了省际财力的不均衡,专项转移支付在均衡省际财力方面呈中性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习保 解峰
充分考虑到高校教学和社会服务职能以及内部资源分配对科研活动的影响,本文提出研究我国高校知识生产创造活动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参与科研活动的高级职称研究人员的比例对发明专利申请的增加有显著影响;重视基础研究有助于增加SCI论文;在校本专科生规模对科研产出有负面影响,而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则对科研活动有积极贡献;加强与企业联系有助于增加高校的发明专利的申请和EI期刊论文发表。最后,基于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聚类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生产 论文 专利 计数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红梅,王克强
资金利润率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的因素 :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企业融资机制、企业所有制、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化趋势。然后用全国工业企业的资料进行分析 ,实证表明 :经济体制、企业融资机制、企业所有制、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利润率的提高有正的贡献 ;银行贷款利率对企业资金利润率的提高有负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利润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潇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深化及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有序推进,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日趋活跃,但如果对跨境资金流动缺乏及时监测和有效管理,会影响国家金融稳定,甚至爆发经济危机。目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不断加大,在此特殊时期通过研究跨境资金流出的主要驱动因素,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措施有效管理资金流出,对防范资金流出风险和负面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从内部拉动和外部推动两方面选取7个变量,通过采集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的月度数据构建非限制性VAR模型,分别对中国短期、中长期跨境资金流出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跨境资金流出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明媛 王静茹 郭健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财力均衡的影响和作用渠道,并进一步探讨了转移支付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差距,并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税收转移是数字经济影响地区财力均衡的重要作用渠道,并通过验证数字经济对税收收入存在“虹吸效应”支持了这一结论。数字经济对地区财力均衡的影响因经济发展程度、地区财政分权程度、地区税收能力水平的不同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改善了数字经济引致的地区财力差距,而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了地区财力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税收制度建设和税收治理改革提供证据支撑,对于促进地区财力均衡、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区财力均衡 税收转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建峰
笔者基于1987年~20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与人员全时当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以及R&D投入变化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R&D财力和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人力资源投入在长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明显,而财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显著;人力资源投入增长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动态冲击在大小和比例方面均大于财力资源增长率变动的影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尹旭
地方财力是县域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因受经济增速放缓、财税体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县域政府财力增长趋缓、地区间失衡等问题日益明显。基于此,本文对县域政府财力的内涵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梳理,运用2008年-2017年江苏省41个县域地区的经济、财政数据对地方政府财力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当前县域政府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具体为:全省经济增长放缓、县域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和发展不平衡、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下征税负面效应显现等经济因素;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合理、地方税体系不健全及转移支付功能亟待提升等制度因素;县域政府债务存在隐患、技术进步和创新不够、地方发展方式未根本转变等其他因素。针对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促进县域地区协调发展;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合理划分政府财权、事权;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升转移支付效率和功能。
关键词:
县域政府 财力结构 运行机制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平生 陈壮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结构分解方法,分析我国转移支付均等化地方财力的效应。该方法将均等化效应分解为两个部分:反映中央政府财政干预的水平均等化效应,与反映地方财政财力聚集趋势的垂直均等化效应。对2001—2012年我国省域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在均等化地方财力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且均等化效应出现增强趋势;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水平效应与垂直效应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且水平均等化效应呈现出逐年增强趋势,中央政府通过财政干预、缩小地方财力差距实现了区域均衡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更多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都有利于我国地方财力的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