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1)
2023(9473)
2022(7957)
2021(7503)
2020(6616)
2019(15233)
2018(15620)
2017(30237)
2016(17336)
2015(20175)
2014(20831)
2013(20031)
2012(18952)
2011(17026)
2010(17596)
2009(16687)
2008(16982)
2007(15898)
2006(13854)
2005(12553)
作者
(51098)
(42562)
(42459)
(40759)
(27032)
(20272)
(19812)
(16774)
(15840)
(15414)
(14365)
(14247)
(13535)
(13440)
(13376)
(13345)
(13199)
(12530)
(12489)
(12266)
(10867)
(10779)
(10497)
(9921)
(9701)
(9651)
(9561)
(9460)
(8738)
(8698)
学科
(65758)
经济(65680)
管理(48473)
(44646)
(35165)
企业(35165)
方法(30712)
数学(26974)
数学方法(26762)
中国(21042)
(20874)
(20327)
(17527)
(14374)
业经(13770)
(13101)
贸易(13094)
农业(12961)
(12910)
银行(12874)
(12817)
(12708)
(12540)
财务(12505)
财务管理(12468)
地方(12324)
(12256)
企业财务(11822)
理论(11483)
(11203)
机构
大学(253301)
学院(250623)
(98476)
经济(96056)
管理(89830)
研究(84523)
理学(75721)
理学院(74882)
管理学(73522)
管理学院(73070)
中国(65497)
(54687)
科学(51765)
(50709)
(45297)
(44227)
(39796)
研究所(39730)
财经(39092)
中心(38858)
业大(37982)
农业(35849)
(35105)
北京(34846)
(34477)
师范(34122)
(31921)
经济学(30124)
(30054)
财经大学(28599)
基金
项目(153975)
科学(117728)
研究(116263)
基金(106399)
(91932)
国家(91108)
科学基金(75498)
社会(69856)
社会科(65835)
社会科学(65812)
(62091)
基金项目(56054)
教育(55586)
(51852)
编号(50631)
自然(46757)
自然科(45540)
自然科学(45524)
自然科学基金(44681)
成果(44197)
资助(44106)
课题(35938)
重点(35193)
(34506)
(33209)
(31305)
项目编号(30637)
(30336)
科研(29459)
大学(29395)
期刊
(113499)
经济(113499)
研究(77007)
中国(54153)
(41649)
学报(41547)
(41073)
教育(35614)
科学(34975)
管理(31782)
大学(31225)
学学(28517)
农业(27871)
(23928)
金融(23928)
技术(21905)
财经(19731)
业经(19347)
经济研究(18154)
(16982)
问题(16004)
图书(15295)
(14191)
(13244)
(13183)
理论(12845)
技术经济(12180)
商业(12010)
统计(11754)
实践(11607)
共检索到386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松  何慧星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是高校内部权力的分配、运行与监督的逻辑,其实质是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对权力分化与配置的追逐,对权力、利益与责任均衡的追求。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为支撑的权力分配、运行及监督体系,但是出现了权力分配不均、运行失衡和监督失效的现象。因此,重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就要明确四大权力边界、合理分配高校内部权力,构建权力运行协调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权力监督、实现权力监督高效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宝印   刘永栓   薛新龙  
中国特色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建设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的背景下,加大中国特色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力度,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和强化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战略导向,健全和完善多元权力协调发展的内部运行体系,强化和优化校院两级组织良性互动的内部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要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把握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着力加强高校内部重点领域改革力度,着力增强高校干部队伍办学治校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王元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学校提质培优和增值赋能的内在需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性改革意见多、与高职教育实际环境匹配度较低的现状,应积极探索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优化重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健全校行企社等利益相关方治理机制、强化学术权力治学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等举措破解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发展的瓶颈,明确高职院校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制可规、有绩可考"的院校治理模式,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高丁  聂强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所需。制度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制度治理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高职院校现有的内部治理体系普遍存在权力的配置不均、运行失衡、监督缺位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制度困境问题,需要持续强化制度意识、理性构建制度体系、有效落实制度执行、健全完善制度反馈,把制度治理效能转化为内部治理效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坤顺  翟华云  
高校内部治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基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的基础上,旨在促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高校内部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则将北京大学等26所部属高校作为"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费云生  吴昊  
高职院校建设现代内部治理体系是党委领导下的科学决策、章程统领下的依法办学、开放办学下的产教融合、共同治理下的质量自治、智慧服务下的精细管理,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特别是"双高"建设提供了系统性保障,不仅有利于办学理念的现代化演进和"双高"项目的高水平建设,还有利于内涵建设的整体化推进和管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由此,探索建立以党委领导下的治理架构为核心,以建设制度体系、架构开放办学体系、落实内部质量保证、建设智慧服务平台为主要路径的"一核四维"现代化内部治理体系,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加强跟踪考核、形成质量文化保障内部治理体系功能的发挥,为办学规范、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师资建设等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助力"双高"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艳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应该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目前,就教育系统而言,已经开启了重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一、关于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体系,主要是指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教育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莹  李强  陶元磊  
高校内部控制失效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是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和信息处理能力不强。IT治理的引入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困境,是高校内部控制在实施层面打破治理碎片化的有力工具。本文认为,应通过IT治理整合相对松散和低效的信息化中心,将IT治理嵌入高校内部控制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IT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该框架包括计划与组织、获取与实施、运行与支持以及监控与评价四个域,能够为实现"合作性牵制"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成银  丁鸿利  鲁忆  
我国各高校为促进内涵建设的需要,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其原有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筹资渠道以及组织架构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管理模式的市场化、筹资渠道多样化、教育教学配套设施的精细高端化和经济业务多样化对各高校原有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提出新挑战。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从治理层面与业务层面对我国高校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延平  郑晓东  李晨如  
高校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通过实行内部控制,能够保证高校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学校管理服务效率和效果。高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大学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一个突出特征。近年来,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科研收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管理水平及其合规合法性较过去总体上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昊  费云生  周海英  
信息化治理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扁平化组织,实现内需驱动的办学愿景;强化交互式信息沟通,形成协同参与的办学合力;开发智慧化应用,助力精准决策;营造开放式环境,发挥评价反馈的作用。提出完善信息化治理制度、完善信息化治理结构、构建多元化治理模式的优化高职院校信息化治理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提升现代治理水平,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孙松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一流大学,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围绕高校治理这一中心,立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三个基本点,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治理体系不平衡""治理能力低水平"和"治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起"政党(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党领导能力、政府管理能力、高校办学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军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构筑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学校基层治理体系的牢固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传毅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打造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构筑校内管理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夯实学校基层治理体系的牢固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凌健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旨在寻求一种不仅能平衡内部治理主体关系,更能在制度安排上恰好吻合知识逻辑,即基于知识劳动规律的治理形式,这就要求在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必须发挥其细胞——"学科组织"的基本作用。毫无疑问,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是学者(知识劳动者),好的治理能够让学者在其知识领域内尽可能地实现利益表达,能够以其最擅长的方式从事劳动,其创造力能够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事实上,任何一位参与到学校内部治理中的学者都不是独立的原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