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9)
- 2023(10375)
- 2022(9314)
- 2021(8985)
- 2020(7775)
- 2019(17894)
- 2018(18392)
- 2017(35823)
- 2016(19849)
- 2015(22629)
- 2014(22913)
- 2013(22498)
- 2012(20672)
- 2011(18603)
- 2010(19076)
- 2009(18117)
- 2008(17184)
- 2007(14989)
- 2006(13130)
- 2005(11564)
- 学科
- 济(72843)
- 经济(72764)
- 管理(60483)
- 业(55673)
- 企(46823)
- 企业(46823)
- 方法(35830)
- 数学(31207)
- 数学方法(30905)
- 财(24217)
- 中国(21385)
- 农(19179)
- 务(17040)
- 财务(16982)
- 财务管理(16938)
- 企业财务(16139)
- 业经(15584)
- 学(15185)
- 制(14811)
- 贸(14092)
- 贸易(14084)
- 易(13732)
- 地方(13639)
- 银(13023)
- 银行(12991)
- 理论(12815)
- 和(12563)
- 农业(12437)
- 行(12206)
- 融(12074)
- 机构
- 大学(283421)
- 学院(279169)
- 管理(111841)
- 济(107303)
- 经济(104766)
- 理学(96516)
- 理学院(95507)
- 管理学(93932)
- 管理学院(93445)
- 研究(88071)
- 中国(67041)
- 京(60480)
- 财(54200)
- 科学(54089)
- 所(43982)
- 财经(42748)
- 业大(40226)
- 农(39912)
- 江(39745)
- 研究所(39628)
- 中心(39460)
- 北京(38826)
- 经(38585)
- 范(37435)
- 师范(37151)
- 州(33103)
- 院(31856)
- 财经大学(31780)
- 农业(31361)
- 经济学(31284)
- 基金
- 项目(184053)
- 科学(142961)
- 研究(138554)
- 基金(130998)
- 家(112083)
- 国家(111117)
- 科学基金(95310)
- 社会(83986)
- 社会科(79457)
- 社会科学(79435)
- 省(71977)
- 基金项目(70634)
- 教育(64484)
- 自然(61880)
- 自然科(60343)
- 自然科学(60329)
- 划(60186)
- 自然科学基金(59207)
- 编号(59028)
- 资助(54556)
- 成果(49571)
- 部(40971)
- 重点(40276)
- 课题(40090)
- 发(38220)
- 创(37908)
- 项目编号(37218)
- 大学(35435)
- 教育部(35317)
- 创新(35163)
- 期刊
- 济(117542)
- 经济(117542)
- 研究(85784)
- 中国(50590)
- 财(42329)
- 学报(41489)
- 管理(40570)
- 科学(37291)
- 教育(35795)
- 农(35366)
- 大学(31877)
- 学学(29083)
- 农业(25162)
- 融(25014)
- 金融(25014)
- 技术(23050)
- 财经(20327)
- 业经(19290)
- 经济研究(18384)
- 图书(18304)
- 经(17093)
- 问题(15778)
- 理论(15578)
- 实践(14453)
- 践(14453)
- 技术经济(13285)
- 科技(12955)
- 现代(12818)
- 财会(12693)
- 商业(12449)
共检索到40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觅 易传和
目前我国高校债务危机问题日益突显,高校负债总额巨大并且结构严重失衡,对高等教育事业以及金融行业的发展与稳定造成了危害。国家财政投入相对不足,高校融资渠道狭窄以及高校内外管理约束机制的缺失是造成高校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健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投资体制,提高高校市场运作的能力,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加强高校资金运作的管理,并且完善与高校投融资相配套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是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校融资 债务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程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部分高校已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巨额的财务成本,已经使高校陷入债务泥潭,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手段化解债务危机。
关键词:
高校 债务危机 化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乔海曙 张龙
目前,严重的高校债务危机已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现有的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债务危机。面对困境,我们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国退民进,改变办学单一的状况,让民间资本进入高校,可实行债转股、TOT融资、高校转制等策略来化解高校债务危机。
关键词:
债务危机 国退民进 新理念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彭清平
目前,高校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覆盖面广,而且增长速度快,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已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分析高校债务危机成因的基础上,探索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对策。一、高校债务危机成因高校债务危机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长生
我国企业债务规模过高,金融风险系统化的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最主要的系统风险是企业债务风险。文章运用差分模型,探讨了企业债务危机形成的机理和症结。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债务危机的主要症结是:当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我国错误采取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利率仍维持在相对高位,导致利息对债务的扩张机制增强,形成了2009年以后企业债务杠杆率的突飞猛进,债务危机风险凸现。据此,提出了相关调控措施:创新增效、化解债务规模,降息降本、抑制债务扩张,严控产能、降低新增债务。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债务危机 融资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长生
我国企业债务规模过高,金融风险系统化的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最主要的系统风险是企业债务风险。文章运用差分模型,探讨了企业债务危机形成的机理和症结。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债务危机的主要症结是:当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我国错误采取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利率仍维持在相对高位,导致利息对债务的扩张机制增强,形成了2009年以后企业债务杠杆率的突飞猛进,债务危机风险凸现。据此,提出了相关调控措施:创新增效、化解债务规模,降息降本、抑制债务扩张,严控产能、降低新增债务。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债务危机 融资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长生
我国企业债务规模过高,金融风险系统化的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最主要的系统风险是企业债务风险。文章运用差分模型,探讨了企业债务危机形成的机理和症结。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债务危机的主要症结是:当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我国错误采取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利率仍维持在相对高位,导致利息对债务的扩张机制增强,形成了2009年以后企业债务杠杆率的突飞猛进,债务危机风险凸现。据此,提出了相关调控措施:创新增效、化解债务规模,降息降本、抑制债务扩张,严控产能、降低新增债务。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债务危机 融资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荣
一、高校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关于我国高校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国内学者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诸多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利用质性分析方法(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中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从自然的视角出发,探寻高校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一)高校债务风险形成机理的分析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绘
从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指数的统计中可以发现,负担指数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步加重的空间分配格局,但是东部和中部的差异并不明显,而西部省份较为突出,负担指数最高的三个省份为:贵州、云南和青海,其次为新疆、广西、四川、内蒙古、陕西等西部省份。地方政府债务激增,偿债能力弱化在西部债务负担激增,财政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绘
从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指数的统计中可以发现,负担指数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步加重的空间分配格局,但是东部和中部的差异并不明显,而西部省份较为突出,负担指数最高的三个省份为:贵州、云南和青海,其次为新疆、广西、四川、内蒙古、陕西等西部省份。地方政府债务激增,偿债能力弱化在西部债务负担激增,财政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斌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因陷入债务危机,选择重整化解债务危机。其重整方案具有六大特点:通过出资人权益调整,各方利益得到保障;通过解决核心子公司的债务风险,帮助公司重获持续盈利能力;业绩承诺和财务状况好转为较高的转股价格提供了支撑;转增股本后股价不除权;引入战略投资者;金融机构股东不作限售,自由退出等。总结其重整成功的原因,说明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的企业,在仍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情况下,重整时注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业务重整与债务重整相结合,化解债务危机是可行的。
关键词:
债务危机 重整 债转股 重整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飞
国际债务危机成因及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夏飞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外债急剧增长,债务负担日趋严重,并出现了两次债务危机的高潮。至1985年,发展中国家外债余额为10,410亿美元,偿债额高达1363亿美元,分别为1970年的1,237.sl%...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谦 沈文颖
本文对拉美债务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作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从债务负担、经济增长实绩、贸易差额、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汇率波动四个方面分析了两次危机爆发的不同原因,并据此将中国债务问题的现状及相关经济环境与拉美、欧洲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指出必须将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振兴上,及时制定经济刺激方案的退出策略,以适当加息和收紧信贷代替人民币升值作为打击资产泡沫的手段,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促进地方债务市场化,建立债务责任追究机制,才能降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危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世清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目众多,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通过比较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中国式主权债务",本文发现尽管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虽然我国并不具备爆发"欧洲式主权债务危机"的相关条件,但仍存在爆发"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