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8)
- 2023(8128)
- 2022(6663)
- 2021(6556)
- 2020(5250)
- 2019(12021)
- 2018(12671)
- 2017(23338)
- 2016(13590)
- 2015(15862)
- 2014(16163)
- 2013(15610)
- 2012(14593)
- 2011(13259)
- 2010(13846)
- 2009(12855)
- 2008(12887)
- 2007(12161)
- 2006(11134)
- 2005(10163)
- 学科
- 济(48528)
- 经济(48473)
- 农(45914)
- 业(36961)
- 农业(30272)
- 管理(29036)
- 中国(19524)
- 业经(15862)
- 企(15626)
- 企业(15626)
- 方法(14783)
- 制(13976)
- 数学(12864)
- 数学方法(12747)
- 地方(11348)
- 教育(11020)
- 财(10892)
- 发(10467)
- 农业经济(10352)
- 银(10102)
- 银行(10096)
- 行(9729)
- 贸(9669)
- 贸易(9658)
- 易(9485)
- 体(9448)
- 村(9154)
- 农村(9144)
- 理论(8812)
- 教学(8578)
- 机构
- 学院(186569)
- 大学(180627)
- 济(72539)
- 经济(70597)
- 管理(65170)
- 研究(59753)
- 理学(53667)
- 理学院(53136)
- 管理学(52197)
- 管理学院(51878)
- 中国(50390)
- 农(47026)
- 京(39028)
- 财(36094)
- 农业(35374)
- 科学(34110)
- 江(32812)
- 业大(31002)
- 所(30015)
- 中心(29702)
- 范(27853)
- 师范(27657)
- 州(26436)
- 财经(26414)
- 研究所(26029)
- 北京(24957)
- 经(23637)
- 技术(22001)
- 农业大学(21681)
- 省(21417)
- 基金
- 项目(105780)
- 研究(90790)
- 科学(80037)
- 基金(68578)
- 家(56655)
- 国家(55899)
- 社会(52621)
- 社会科(49006)
- 社会科学(48993)
- 科学基金(46499)
- 省(45450)
- 编号(44410)
- 教育(43774)
- 成果(38538)
- 基金项目(36303)
- 划(35525)
- 课题(30825)
- 农(27653)
- 资助(27119)
- 年(26742)
- 自然(25024)
- 发(24768)
- 性(24641)
- 自然科(24242)
- 自然科学(24238)
- 部(23817)
- 自然科学基金(23764)
- 重点(23421)
- 项目编号(23418)
- 制(22031)
共检索到313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丁晓荣 王柱国
当前,农民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两类教育分离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举办"农民学院",需要统筹解决农民的学历提升、技能提高、创业发展三教合一的问题,高等教育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为举办"农民学院"打下理论基础。因此,需要创新政府主管、学校主办、县镇联办,三方合作探索"农民学院"办学体制;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创业教育,三教统筹探索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对接农业、对接农村、对接农民,三层对接探索农民教育教学体系成为高等院校创建"农民学院"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农民学院 实践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春华 朱米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迟维意
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农林高校开展现代农民培训是当前我国农民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分析我国农民培训供给主体的基础上,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林高校开展现代农民培训的四种模式,提出了农林高校开展现代农民培训若干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政府 农林高校 现代农民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顺喜 刘彦娟
高校班级文化由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塑造优良班风班貌、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成员全面发展。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必须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关键词:
高校班级文化 特色 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惠鲁
山东省平原县是一个农业特征比较强的县,总面积1045平方公里,耕地80万亩,全县有乡镇18个,行政村880个,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平原县从1988年开始试验建立农民协会组织(简称农协会)。经10年探索,基本建成农协会组织体系,走出了一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柱国 丁晓荣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导创办的湖州农民学院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农民;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农民;城乡统筹发展,孕育新农民。学院提出湖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创新理念,实现由"供需脱节"向"需求导向"转变;创新体系,实现由"零打碎敲"向"整体推进"转变;创新模式,实现由"传统培训"向"现代培训"转变;创新评估,实现由"过程评价"向"绩效评价"转变。下一阶段,要进一步理清新型职业农民概念,分层分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体系,探索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和农民创业园,鼓励农民创新发明。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地市高职 农民学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向明 尤伟忠 时忠明 束剑华 何钢 夏红 秦建国 肖海明 周军 袁卫明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学院面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瓶颈开展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依托江苏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合作联盟,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平台,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体制与机制,实施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实施普教成教联动,引入职业标准,构建培养评价反馈体系,科技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成效显著,经媒体广泛报道,成果示范辐射产生广泛影响,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并被多家兄弟院校推广使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琳 邓忠波
随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强。深化产教融合的道路上,高职院校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多样:多元投资校企混合共建模式、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模式、梯级承接体系发展模式、联合推进体系发展模式等。探索过程中,产业学院建设者常常面临企业内驱力不足、使用权稳定性不够、管理泛行政化等问题。产业学院多元共生格局的建设路径,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 产业学院 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曲海洲 吴建设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的主要内容,建设创业学院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创业率数据分析显示,无论是专业还是个体,高职毕业生创业率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探究其动因:一是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蕴含着创业的技术技能,二是高职学生隐藏着创业的潜在动力。从理论分析,创业学院应从定位、模式、规模、师资、条件等要素开展建设。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传承陶行知"人生志在创业"等教育思想,开展创业学院建设,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实证案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学院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以农业类专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牢记农业职业学校的历史使命,发扬"勤俭公诚"的校训精神和"耕读传世"的优良传统,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宏 陈福明
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院校应转变观念,将农民工作为所服务的对象,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市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并重的,涵盖政策宣讲、普法教育、市情介绍、市民礼仪规范、普通话或方言培训和心理辅导在内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双喜 乌丽雅斯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特色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以北京农学院为例,依托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阐述近年来教材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新理念和主要做法,并对进一步推进农林类教材建设工作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 教材建设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双重提速不可逆转地征占农用土地,数以千万的农民被迫从土地上剥离出来。由于在转型时期,我国的相关制度资源的滞后和短缺,失地农民被沦为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社会群体,成为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的巨大危险源。带着一份对失地农民深切关注的情怀和维护和谐的责任感,笔者就当前有关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体制机制的一些研究空白点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旨在为政府设计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依标
在分析福建省现有实物留地、留地货币化和货币换物业三种留地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相关主体意愿差异,本文提出创设"留拨"供地利用方式,其增值收益共享,赋予被征地农民选择权,并规范收入分配,实现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征 孝建国 先锐 代良志 雷迪
基于对西部3省4个试点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实地调查,从宣传方式、对象甄选、师资与课程安排、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各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典型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表明,调研地区在宣传方式、甄选方式、师资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本地优势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本形成了充分结合本地优势的、特色鲜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最后,本文从建立多元的信息宣传体系、有效的培训对象甄选体系、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 新农人 农民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