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6)
2023(6710)
2022(5517)
2021(5159)
2020(4169)
2019(9697)
2018(9608)
2017(18340)
2016(9853)
2015(11480)
2014(11636)
2013(11505)
2012(11152)
2011(10215)
2010(10429)
2009(9869)
2008(10032)
2007(9335)
2006(8578)
2005(7564)
作者
(29393)
(24485)
(24404)
(23511)
(15340)
(11504)
(11339)
(9426)
(9163)
(8839)
(8159)
(8011)
(8002)
(7815)
(7619)
(7405)
(7321)
(7205)
(6940)
(6925)
(6162)
(6135)
(6065)
(5606)
(5565)
(5562)
(5528)
(5439)
(4974)
(4872)
学科
(39493)
经济(39465)
管理(23842)
(21177)
(19421)
贸易(19409)
(18847)
中国(15445)
(15118)
方法(14754)
(13955)
企业(13955)
数学(12436)
数学方法(12341)
地方(10929)
(9682)
农业(9456)
业经(9320)
(8960)
(8285)
银行(8279)
(7999)
(7574)
环境(7043)
(6966)
金融(6964)
(6686)
关系(6654)
(6272)
(6264)
机构
学院(147268)
大学(144250)
(62303)
经济(60823)
研究(52734)
管理(49633)
中国(40888)
理学(40796)
理学院(40324)
管理学(39713)
管理学院(39452)
(31504)
(30855)
科学(30088)
(26957)
研究所(23897)
中心(23620)
财经(23480)
(23449)
(23363)
(21027)
北京(20869)
(20493)
师范(20332)
(19697)
业大(19560)
(19257)
经济学(19125)
农业(18269)
经济学院(17545)
基金
项目(87823)
研究(70169)
科学(66234)
基金(58679)
(50791)
国家(50307)
社会(41990)
科学基金(40205)
社会科(39597)
社会科学(39589)
(34911)
教育(32306)
编号(31178)
基金项目(30494)
(29627)
成果(26541)
资助(23975)
课题(22929)
自然(22822)
自然科(22069)
自然科学(22060)
自然科学基金(21592)
(21320)
重点(20360)
(19688)
(19202)
(18511)
项目编号(18012)
(17862)
发展(17527)
期刊
(75496)
经济(75496)
研究(48780)
中国(31725)
(22634)
(21349)
教育(21112)
学报(20336)
管理(18122)
科学(17802)
(16471)
金融(16471)
农业(15822)
大学(15587)
(15000)
学学(14251)
业经(14179)
国际(12961)
技术(12871)
经济研究(12842)
问题(12128)
财经(11042)
(9583)
图书(8423)
商业(8174)
(7781)
(7204)
贸易(7204)
(7122)
论坛(7122)
共检索到238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建荣  
广东自贸试验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规则融合度高、功能创新集成度高、开放战略契合度高、粤港澳合作紧密度高和三大片区互促度高等特点,将与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互补试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严卫京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以扩大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共赢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广大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稳定、透明、自由、公平的环境,使中国的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增强,对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经贸合作现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砚峰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背景的介绍,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立中国-东盟标准与质量协商委员会的建议,并指出以中国物流标准体系为基础,取东盟各国标准之长,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最好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利利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东盟与中国毗邻而居,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贸易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深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云倩   陆善勇  
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协定已签署超过七年,与RCEP、CPTPP等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相比,还存在贸易便利化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不高、未涉及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的内容、投资政策不够便利等问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中,可以在对标RCEP、CPTPP等先进自由贸易规则的基础上,提高谈判标准,探索解决目前RCE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拓展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创新通关便利化条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燕  张吉国  王同敏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频繁。2013年7月6日,中瑞自由贸易区宣布建成,这标志着中国与瑞士的贸易关系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国家,也是中国在欧洲除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贸易关系正不断加深。中瑞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两国的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两国贸易关系将会更加密切,研究分析中瑞贸易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对我国政策的制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辉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为免税贸易区(TaxFree Trade Zone),其实质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即由主权国家或地区设立,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享有更加优惠的政策,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的地方。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自由贸易区也不断增多。截止2015年9月,我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陈飞翔  
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和仍在发生重大变化,自由贸易区(FTA,以下简称自贸区)日益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焦点。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长足进步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快速上升,中国已经进入需要大力加快自贸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文章提出用6个方面的评价维度,3个时点的动态视角来对我国未来推进自贸区建设的经济效应进行科学评估,基于全球产业链的演变趋势来全面展开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自贸区建设全球布局,立足于动态发展效应的利益交换来更好地推动我国自贸区建设的谈判进程。我国自贸区建设尽快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将为重构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保障未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于潇  
2000年以来,东北亚有关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在东北亚地区内部,除日本和韩国外其他国家之间近期内建立FTA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对中日、中韩经济贸易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之间建立FTA的可能性较小,缺乏政治互信是导致该地区内部FTA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诗阳  
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分别成为欧洲和美洲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而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还游离于这种紧密型区域经济组织之外。为了实施新一轮开放经济战略,中国倡导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乃是明知之举,有助于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整合和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模式、现实需要和政策建议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颖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要以更新和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内容与范围为新起点;以不断加强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和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以增强政治互信以巩固和深化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障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经伟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海南建设首个"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和"一项特定"经济目标,需要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按照"四步走"发展过程进行推进。这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发展路径与国内其他11个自由贸易区差异性所在。坚持并遵循全面建成小康、自身改革、房地产业"断腕"后新产业的培育、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出"好法"和差异化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金融业改革的5个基础路径,是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新内涵和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