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6)
- 2023(10325)
- 2022(8421)
- 2021(7745)
- 2020(6766)
- 2019(15031)
- 2018(15015)
- 2017(29851)
- 2016(16165)
- 2015(17808)
- 2014(17974)
- 2013(18148)
- 2012(16650)
- 2011(14676)
- 2010(15060)
- 2009(14394)
- 2008(14746)
- 2007(13540)
- 2006(12018)
- 2005(11244)
- 学科
- 业(82798)
- 企(76755)
- 企业(76755)
- 济(74367)
- 经济(74285)
- 管理(65770)
- 方法(34298)
- 业经(27226)
- 财(27078)
- 数学(26294)
- 数学方法(26085)
- 农(24384)
- 技术(21277)
- 务(20564)
- 财务(20545)
- 财务管理(20517)
- 企业财务(19471)
- 中国(18791)
- 制(17761)
- 农业(17522)
- 策(15015)
- 划(13997)
- 和(13930)
- 体(13231)
- 理论(13193)
- 贸(12765)
- 贸易(12759)
- 技术管理(12685)
- 易(12485)
- 企业经济(12201)
- 机构
- 学院(244352)
- 大学(238071)
- 济(106446)
- 经济(104444)
- 管理(100255)
- 理学(85366)
- 理学院(84618)
- 管理学(83645)
- 管理学院(83199)
- 研究(75691)
- 中国(61789)
- 财(52717)
- 京(49933)
- 科学(44053)
- 财经(41426)
- 农(41009)
- 所(38543)
- 江(37824)
- 经(37447)
- 中心(34546)
- 业大(34382)
- 研究所(34374)
- 农业(32282)
- 经济学(31934)
- 北京(31553)
- 财经大学(30404)
- 州(29831)
- 商学(29148)
- 经济学院(29056)
- 商学院(28909)
- 基金
- 项目(151825)
- 科学(120961)
- 研究(112776)
- 基金(110725)
- 家(95300)
- 国家(94428)
- 科学基金(82367)
- 社会(73105)
- 社会科(69530)
- 社会科学(69512)
- 省(60860)
- 基金项目(58398)
- 自然(52201)
- 自然科(51018)
- 自然科学(51001)
- 教育(50752)
- 自然科学基金(50161)
- 划(49436)
- 资助(45267)
- 编号(44843)
- 业(36368)
- 创(35323)
- 成果(35082)
- 部(34239)
- 重点(33761)
- 发(32860)
- 创新(32186)
- 课题(30734)
- 国家社会(30366)
- 性(30052)
- 期刊
- 济(121635)
- 经济(121635)
- 研究(72423)
- 中国(45427)
- 财(44678)
- 管理(42653)
- 农(38134)
- 科学(32452)
- 学报(32216)
- 农业(26297)
- 技术(25632)
- 融(25297)
- 金融(25297)
- 大学(25129)
- 学学(24158)
- 业经(22048)
- 财经(21470)
- 教育(20192)
- 经济研究(19314)
- 经(18515)
- 技术经济(16741)
- 业(16439)
- 问题(16239)
- 贸(13150)
- 财会(13073)
- 商业(12953)
- 现代(12916)
- 科技(12092)
- 统计(12004)
- 策(11842)
共检索到369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新红
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在资金供给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大量数据从银行的信贷资金、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及风险投资4个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的现实供给。本文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供给的有效性不足,期待着出现一种新的金融契约,将潜在的资金供给转化为现实的资金供给。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资金 供给 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昀 滕向阳 冉渝
文章以2011—2016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利用政府补贴进行研发创新的监督效果,进一步对不同特性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利用政府补贴进行研发创新能够起到监督作用;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发挥的监督作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持股比例的风险投资在监督企业利用政府补贴进行研发创新时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单一风险投资能够更好地监督企业的研发创新;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激励效果较差,更多地促进了企业进行策略性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海超 齐中英
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增长点,其成长力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本文基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科学的评判方法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成长力 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冬 滕春贤
本文在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设计了智能化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部分典型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效果数据,对该网络系统进行了综合训练。本文研究为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效果评价、资金运营控制和资金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海声 周维参
本文从理论与实地调研及国外实证研究等方面分析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资金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通过对我国2003年~2005年上市公司采用回归分析法检验却发现,二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由此认为仅有研发强度等考核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实际研发投入的相对水平,不利于推动、考核企业实际的研发投入,应增设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资金之间系列考核指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秀清 李佳 许楠
在提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认定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选择,并通过实证对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伶 张亚妹
文章描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回顾,通过比较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发现当前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对高新技术企业不是很实用,在传统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指标,完善了整个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业绩评价 无形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玉柱 许敏 张巧华
针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以及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的目的,在提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业绩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05年52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效益不景气;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综合素质不高。同时还发现,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综合效益差距不大。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 业绩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祝侣 王雪莹 常静 王敏杰
聚焦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本身、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力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管理流程、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中介机构、政策联动等视角,全方位考察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落实的主要成效,探讨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现状与瓶颈问题;并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红丽
文章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内涵的多维度、多层次角度出发,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为高新技术企业认识和了解自身知识管理水平,改善知识管理平台,加快知识创新步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 知识管理 能力 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胡玉柱 许敏
传统业绩评价偏重于财务指标,过分关注企业短期效益,忽视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全球复兴战略集团总裁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伟伟 梁瑞兵
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文章初步界定了评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分析了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方面受企业性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素琴 罗杨梅
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科研支出的产出效率和运营效率两大方面设置,产出效率包括知识产出、经济产出和社会效益3部分,运营效率包括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增长能力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支出绩效评价可以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各指标的实际值对照各等级标准值及标准系数,结合各指标权重,计算企业科研支出绩效综合评分,对照科研支出绩效各等级评分标准,确定企业科研支出绩效等级,并对其科研支出绩效状况做出具体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