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7)
- 2023(12260)
- 2022(10236)
- 2021(9548)
- 2020(7987)
- 2019(17918)
- 2018(17618)
- 2017(34476)
- 2016(18287)
- 2015(20331)
- 2014(20242)
- 2013(20112)
- 2012(18418)
- 2011(16420)
- 2010(16983)
- 2009(16234)
- 2008(16431)
- 2007(15095)
- 2006(13842)
- 2005(12825)
- 学科
- 业(90123)
- 企(81666)
- 企业(81666)
- 济(79049)
- 经济(78950)
- 管理(75552)
- 方法(32558)
- 业经(29351)
- 财(28435)
- 农(28373)
- 数学(24316)
- 数学方法(24106)
- 技术(24014)
- 中国(23486)
- 务(20515)
- 财务(20491)
- 财务管理(20471)
- 农业(20149)
- 制(19834)
- 企业财务(19387)
- 策(19047)
- 理论(16123)
- 贸(15519)
- 划(15513)
- 贸易(15506)
- 易(15183)
- 技术管理(14810)
- 和(14754)
- 银(14293)
- 银行(14278)
- 机构
- 学院(269540)
- 大学(260862)
- 济(119169)
- 经济(116842)
- 管理(112701)
- 理学(95503)
- 理学院(94700)
- 管理学(93743)
- 管理学院(93210)
- 研究(82648)
- 中国(69012)
- 财(59141)
- 京(54337)
- 财经(45493)
- 科学(44593)
- 江(42915)
- 经(41100)
- 所(40200)
- 中心(38485)
- 农(38260)
- 研究所(35266)
- 经济学(34931)
- 北京(34720)
- 州(33996)
- 业大(33308)
- 财经大学(33131)
- 商学(32163)
- 商学院(31885)
- 经济学院(31628)
- 范(30518)
- 基金
- 项目(163107)
- 科学(131412)
- 研究(128938)
- 基金(117664)
- 家(98690)
- 国家(97693)
- 科学基金(86644)
- 社会(82951)
- 社会科(78841)
- 社会科学(78827)
- 省(65823)
- 基金项目(61527)
- 教育(58784)
- 编号(53130)
- 划(52962)
- 自然(52631)
- 自然科(51468)
- 自然科学(51456)
- 自然科学基金(50644)
- 资助(47208)
- 成果(43240)
- 创(40750)
- 业(37222)
- 创新(37003)
- 课题(36868)
- 部(36782)
- 发(36309)
- 重点(35707)
- 制(34635)
- 国家社会(33726)
- 期刊
- 济(140658)
- 经济(140658)
- 研究(85133)
- 中国(57444)
- 管理(50382)
- 财(48809)
- 农(36836)
- 科学(31494)
- 融(30783)
- 金融(30783)
- 教育(30771)
- 技术(29400)
- 学报(28102)
- 业经(25743)
- 农业(25395)
- 大学(23544)
- 财经(23301)
- 经济研究(22220)
- 学学(22111)
- 经(20201)
- 问题(17959)
- 技术经济(17915)
- 业(15794)
- 贸(15625)
- 科技(15242)
- 现代(14594)
- 商业(14212)
- 坛(13512)
- 论坛(13512)
- 财会(13233)
共检索到423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娴初 王大成
知识经济条件下,健全的薪酬激励体制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和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有力工具,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科学完整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体制,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围绕现存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采用领先型薪酬水平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的高弹性的薪酬结构及其提高薪酬支付的民主性在内的薪酬体系整体对策。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创新人才 薪酬激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宇星 胡国良
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民族自主创新队伍的主力军,研究如何激励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研发人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立足于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指出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我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应从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战略,引入宽带薪酬模式,多元化的薪酬激励的导入等方面改进目前的薪酬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小将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严重依赖高科技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新企业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对我国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新企业科技人才激励的对策,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激励 科技人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海涛 孙慧敏 王红翠
本文对山东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激励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因素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及改进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 激励 实证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耀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挖掘和引进创新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创新活动,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AHP评估法,阐述了企业创新人才的类型及特点,结合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采用AHP评估法对人才的创新意识、知识结构、创新能力、道德品质、身心素质等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创新人才评价选拔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AHP测评法 创新人才 选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孝珍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使用我国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优惠政策的科技创新激励效应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名义税率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开发支出和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0.263%和0.399%。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差的内生性问题,将导致高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因此,我国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强化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绩效导向,将税收优惠作为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万佳庆
以2006—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Logit模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样本进行匹配,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万佳庆
以2006—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Logit模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样本进行匹配,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长庚 王蜀凡
本文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显著提高被认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度及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优的企业中更明显;认定政策带来的生产技术升级效应及外部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认定政策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强,随着企业政治关联水平的上升而减弱。此外,认定政策显著提高普通职工而非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上述结论为新时期进一步实施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和优化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荔荔
薪酬激励是现代人本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我国薪酬激励存在总体薪酬水平偏低、薪酬结构不合理、注重短期效益、缺乏内在稳定性等问题。为了提高企业薪酬激励的有效性,需要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坚持三个公平原则。
关键词:
薪酬激励 人本管理 绩效考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月 胡蓓
文章以57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中植入具体的企业经营条件和高管个人因素,运用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绩效和高管权力均对我国高管薪酬具有显著影响,而岗位价值和学历、年龄等人力资本信号并不能对我国高管薪酬产生显著影响。说明我国的企业高管薪酬设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委托代理困境,但公司高管激励方式和公司治理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辛宇 吕长江
本文以泸州老窖2006年6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最终未能施行)以及其2010年1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稿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薪酬管制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问题。我们发现:在薪酬管制的背景之下,泸州老窖这家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兼具激励、福利和奖励三种性质,而这种性质的混杂性最终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陷入定位困境,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果。最后,针对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问题,我们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蒋学伟
本文主要解析风险投资理念,简述我国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现实困境,探讨利用风险投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