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6)
2023(11043)
2022(9359)
2021(8570)
2020(7032)
2019(15892)
2018(15793)
2017(31065)
2016(16880)
2015(19228)
2014(19558)
2013(19669)
2012(19037)
2011(17515)
2010(18215)
2009(17236)
2008(17007)
2007(15748)
2006(14702)
2005(13957)
作者
(51426)
(42563)
(42471)
(40536)
(27268)
(20136)
(19329)
(16414)
(16134)
(15689)
(14601)
(14013)
(13886)
(13829)
(13473)
(13207)
(12637)
(12413)
(12381)
(12318)
(11104)
(10670)
(10458)
(9772)
(9709)
(9678)
(9662)
(9593)
(8774)
(8599)
学科
(80366)
经济(80286)
(50500)
管理(50124)
(38163)
企业(38163)
中国(27449)
方法(25674)
(25629)
地方(23058)
数学(22020)
数学方法(21716)
业经(19223)
(17881)
(17696)
技术(17480)
农业(17005)
(16143)
银行(16123)
(15803)
贸易(15788)
(15682)
(15295)
(14672)
金融(14671)
(13572)
地方经济(13157)
(13041)
产业(12859)
(12820)
机构
学院(255787)
大学(251656)
(112773)
经济(110216)
管理(94748)
研究(93763)
理学(78496)
理学院(77608)
管理学(76474)
管理学院(75967)
中国(74216)
(55306)
(54405)
科学(53493)
(48966)
研究所(43202)
(42450)
中心(42396)
(41620)
财经(40749)
北京(36671)
(36580)
(35384)
师范(35096)
(34294)
经济学(33972)
业大(33412)
(33154)
农业(31947)
经济学院(30471)
基金
项目(151135)
科学(118390)
研究(117470)
基金(105297)
(89857)
国家(89035)
科学基金(75061)
社会(73826)
社会科(70108)
社会科学(70097)
(61229)
基金项目(54025)
教育(53221)
(50628)
编号(49098)
自然(44314)
资助(44309)
自然科(43183)
自然科学(43174)
自然科学基金(42375)
成果(42133)
(39585)
课题(35953)
重点(34366)
(33615)
发展(32800)
(32253)
(32043)
(30235)
创新(30011)
期刊
(140952)
经济(140952)
研究(87923)
中国(58769)
(40567)
(39371)
管理(38430)
教育(33503)
(33385)
金融(33385)
学报(32677)
科学(32526)
农业(27622)
技术(25728)
大学(25231)
业经(24840)
学学(23321)
经济研究(22183)
财经(20384)
问题(19304)
(17770)
(16120)
技术经济(14890)
国际(14370)
(13713)
(13254)
论坛(13254)
商业(12981)
理论(12948)
世界(12563)
共检索到424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糜志雄  张斌  
一、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一)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苏州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由2011年的1333家上升到2016年的406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1年的1051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438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46%,比同期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高4.43个百分点,相应地,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娟  
高新技术产业是决定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提升国家和地区在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无论是在实际行动上,还是在思想认识上,起步都较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层次较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强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对策张强当今世界,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内涵的商品,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逐对象。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把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中国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雄奇,余瑛  
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尽管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耀玲  
从高新区看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①徐耀玲国家科技评估中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跨国高技术公司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近年来三资企业发展迅猛。三资企业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俊华  杨新年  
文章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承担着最主要的任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其主导产业和技术基础条件等的限制,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为此,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1)通过观念创新,增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感和全局观;(2)明确目标任务,寻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3)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4)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5)进一步创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宜丹  刘兴民  
知识经济时代 ,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有力地促进了安徽经济发展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 ,还存在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偏小、整体水平偏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等差距 ,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于澎田  许东明  
本文在对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振兴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的规划、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爱华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总的来看,仍处于低级阶段,在不少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元雄  
文章通过相关数据确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福建省2010年高新技术各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从中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洪涛  李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笑丰  
高新技术产业是人类社会中智力、技术、知识、信息最密集的产业 ,也是当代世界发展速度最快、最有生命力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并提出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刚  
分析了我国5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发达国家高技术园的差别、现有发展水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态势。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不同类型提出了各自有别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并对我国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张帆  易凯  许茂元  
本文以广州为例,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对技术引进的影响、对高科技研究开发活动的影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来源的影响、对高科技产品销售的影响、对人才流通的影响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在加入WTO形势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和扶持高新技术的发展;大力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贸易引进技术,发挥后发性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和引进科技人才;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