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5)
- 2023(10443)
- 2022(9513)
- 2021(9112)
- 2020(7874)
- 2019(18317)
- 2018(18484)
- 2017(36965)
- 2016(20000)
- 2015(22769)
- 2014(22959)
- 2013(23033)
- 2012(21311)
- 2011(19126)
- 2010(19341)
- 2009(17906)
- 2008(17755)
- 2007(15769)
- 2006(14117)
- 2005(12827)
- 学科
- 济(78487)
- 经济(78378)
- 管理(60650)
- 业(57758)
- 企(48346)
- 企业(48346)
- 方法(37822)
- 数学(32792)
- 数学方法(32408)
- 财(23122)
- 中国(22270)
- 农(21518)
- 制(17420)
- 业经(17039)
- 学(16326)
- 贸(15445)
- 贸易(15437)
- 务(15204)
- 财务(15139)
- 财务管理(15103)
- 易(15003)
- 银(14768)
- 银行(14735)
- 地方(14733)
- 企业财务(14378)
- 行(13928)
- 农业(13833)
- 理论(13039)
- 和(12988)
- 融(12940)
- 机构
- 大学(291303)
- 学院(289162)
- 管理(117447)
- 济(114201)
- 经济(111505)
- 理学(100825)
- 理学院(99760)
- 管理学(98199)
- 管理学院(97673)
- 研究(93121)
- 中国(73438)
- 京(62751)
- 财(57101)
- 科学(56766)
- 所(47266)
- 财经(45114)
- 农(42814)
- 中心(42616)
- 研究所(42259)
- 江(41946)
- 业大(40985)
- 北京(40750)
- 经(40747)
- 范(37397)
- 师范(37121)
- 州(34961)
- 财经大学(33551)
- 院(33535)
- 农业(33086)
- 经济学(33082)
- 基金
- 项目(188288)
- 科学(146977)
- 研究(140512)
- 基金(135635)
- 家(116484)
- 国家(115491)
- 科学基金(98963)
- 社会(86297)
- 社会科(81632)
- 社会科学(81607)
- 基金项目(72865)
- 省(72671)
- 自然(64570)
- 教育(64272)
- 自然科(62964)
- 自然科学(62950)
- 自然科学基金(61804)
- 划(61346)
- 编号(59211)
- 资助(56724)
- 成果(49024)
- 部(42147)
- 重点(41084)
- 课题(39918)
- 发(39155)
- 创(38462)
- 项目编号(36927)
- 教育部(36254)
- 科研(35905)
- 创新(35789)
- 期刊
- 济(128723)
- 经济(128723)
- 研究(90580)
- 中国(51060)
- 管理(43264)
- 财(42985)
- 学报(42114)
- 科学(39057)
- 农(38841)
- 大学(31928)
- 教育(31503)
- 融(31292)
- 金融(31292)
- 学学(29801)
- 农业(26699)
- 技术(24358)
- 财经(22023)
- 业经(21454)
- 经济研究(19596)
- 经(18483)
- 问题(17658)
- 理论(16991)
- 图书(16220)
- 实践(15629)
- 践(15629)
- 技术经济(14521)
- 贸(13716)
- 现代(13561)
- 科技(13160)
- 商业(13071)
共检索到430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游春 左成学
从国外来看,信用评级对高收益债券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收益债券已经正式启动,但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未建立。通过介绍国外高收益债券的评级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立科学的高收益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为我国高收益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高收益债券 信用评级 评级方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航 罗莎
近期关于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的讨论非常多,监管机构也多次召开会议对在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市场,推出高收益债券产品的构想进行论证。针对这一构想,首先对美国、欧洲和亚洲高收益债市场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深入研究高收益债的产品特征和在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市场的利弊及五个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高收益债评级技术进行研究和借鉴,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收益债 债券市场 信用评级 评级技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牛少锋 黄立军 管延友
高收益债券是指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级的债券,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迅猛。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启动发行,是我国发展高收益类债券产品的有益探索。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高收益债券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的积极意义以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管理、发挥信用衍生产品功能等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翘楚 刘颖
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是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缓和优质资产稀缺现状、优化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层次结构不可或缺的策略路径。我国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在违约的常态化趋势下,伴随着国内高收益债券市场法规政策与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正展现出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本文首先系统性回顾了成熟市场中高收益债券的定义与界定标准,厘清贴合我国实际的高收益债券定义方法;其次,系统梳理全球高收益债券市场演变历程,剖析发展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必要性及紧迫性;而后,从技术角度出发,聚焦违约风险与回收价值这两大核心要素,利用分位数回归构建了一套高效的违约预警模型,探索并提出了适合我国高收益债的回收率评估方法;最后,基于我国高收益债券发展现状和最新监管趋势,结合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为推进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元燮 陈欣
建立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对于保证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该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如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方法、评级组织与相应的法规体系等,结合《证券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企业债券信用等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海珍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品种、债券发行和交易主体、交易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本文对我国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袁鹰
高收益债券对拓宽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并购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这无疑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高收益债券(high-yield bond)是指主要由非金融企业发行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等级的债券,是各类公司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债券往往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之所以还能吸引投资者,是因为其具有比一般信用债券更高的收益率,如能较好地进行组合,收益不仅能够覆盖风险,还可能获得额外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捷 汤莹玮
高收益债券在美国发展最为成功,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欧洲和亚洲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刚刚起步。本文分析了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现状,并根据国际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高收益债券 信用等级 共同基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郎香香 田亚男
债券信用评级作为衡量和限制风险的工具,对风险资本的配置发挥关键作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债券信用评级相关问题,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鉴于此,首先,从理论上介绍能够解释影响债券信用评级的三种机制;其次,介绍了双评级、多评级在评级市场发挥的作用——"评级选购"、信息生成、监管认证;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现状构建了信用评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同类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债券信用 信用评级 评级选购 双评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涤龙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研究欧阳涤龙一、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意义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指对企业即债券发行主体如约偿付其所发债券本息能力的综合评价和测定,换言之,即是对发债企业不履行债务而造成债券本息不能如期偿付的概率(或风险水平)的测定。开展企业债券信用评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牧炫 魏诗博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企业债券 预测差异 信用利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都红雯 胡维华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债券收益率(注:本文所涉及的债券收益率仅限于中长期债券)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口径都存在着不规范、不一致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债券的投资行为,而且间接制约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因此,笔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彦君
2020年,华晨和永煤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剧烈震动。两起违约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市场悲观情绪,除两家企业都是地方国有企业以外,还因为违约发生前两家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都是AA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违约债券的债项评级也是AAA级。在信用评级体系中AAA级是最高等级的信用评级,AAA债券违约现象频发引发了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虚高的质疑。虽然经过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及时干预,信用债市场整体已恢复平稳,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用债券 发行人 信用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颖健
高收益债采用非公开方式发行,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公开发行证券,其发行和交易已经具备了某些公开发行证券的特点。因此我国高收益债的监管制度安排必须做出一个超越私募和公募界限的制度设计。其内容包括:对高收益债准入监管发行采用注册制加部分的实质审核;高收益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高收益债转让后持有人数超过200人后的公开发行豁免制度;具有较高透明交易机制的场外交易系统;以债券契约、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债券受托管理制度为内容的多维度的债权人保护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