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7)
2023(16201)
2022(13931)
2021(12883)
2020(11032)
2019(25043)
2018(25140)
2017(48572)
2016(26248)
2015(29584)
2014(29093)
2013(29091)
2012(26707)
2011(23811)
2010(24092)
2009(22556)
2008(22459)
2007(20000)
2006(17977)
2005(16066)
作者
(75925)
(62724)
(62668)
(59112)
(39987)
(29963)
(28430)
(24481)
(23674)
(22639)
(21371)
(21190)
(20067)
(19833)
(19138)
(19028)
(18677)
(18643)
(18079)
(18010)
(15570)
(15449)
(15098)
(14290)
(14203)
(14028)
(13946)
(13937)
(12684)
(12410)
学科
(108946)
经济(108824)
(99024)
管理(90559)
(87703)
企业(87703)
方法(49851)
数学(40014)
数学方法(39582)
(32858)
(32775)
业经(32682)
中国(29832)
技术(24810)
(23403)
(23007)
财务(22937)
财务管理(22906)
农业(22708)
企业财务(21669)
理论(20423)
地方(20138)
(20126)
贸易(20110)
(19830)
(19564)
(19271)
(17997)
(17629)
银行(17586)
机构
学院(378467)
大学(376847)
管理(156946)
(154486)
经济(151125)
理学(134609)
理学院(133249)
管理学(131399)
管理学院(130695)
研究(120121)
中国(93465)
(80906)
(72877)
科学(72640)
(59645)
(59045)
财经(57776)
(56689)
中心(54722)
业大(54453)
研究所(53642)
(52370)
北京(51429)
(47315)
师范(46944)
农业(46176)
(46049)
经济学(45235)
(43753)
财经大学(42634)
基金
项目(248977)
科学(196706)
研究(186355)
基金(179617)
(154622)
国家(153256)
科学基金(133269)
社会(117734)
社会科(111617)
社会科学(111585)
(98448)
基金项目(95623)
自然(85194)
教育(84079)
自然科(83225)
自然科学(83204)
自然科学基金(81776)
(81057)
编号(76984)
资助(73097)
成果(61735)
(55481)
重点(54813)
(54625)
(53299)
课题(51996)
创新(51071)
项目编号(48069)
国家社会(47825)
教育部(46951)
期刊
(174300)
经济(174300)
研究(113189)
中国(72782)
管理(62303)
(57173)
(53668)
学报(53126)
科学(50932)
教育(40995)
大学(40915)
学学(38184)
农业(37673)
技术(36643)
(34028)
金融(34028)
业经(30678)
财经(28291)
经济研究(26989)
(24244)
问题(22685)
图书(22121)
技术经济(22056)
(21927)
科技(19664)
理论(19073)
现代(18705)
商业(18381)
实践(17274)
(17274)
共检索到565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正海  刘肖  路婷  
高技术服务业正逐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在构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DEA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首先从细分行业角度,对我国高技术服务业6个细分行业2009-2013年创新效率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其次从区域省市的角度,抽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区域内10个省市进行了高技术服务业2013年创新效率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创新效率较强,个别细分行业之间创新效率差异较大,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不均衡,三大区域之间以及三大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高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参差不齐,等等。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创新效率提升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东林  周冬冬  刘全清  
构建了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动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7个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比较了各细分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利用理想点模型,对2010—201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排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良好,但行业差异较大。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申静  孟越  杨保珠  
基于创新效用的角度,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罗公利  田恬  
文章从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同方面的影响分析入手,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给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针对2011年知识溢出对我国29个省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状况进行评价。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际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补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冬冬  韩东林  杜永飞  
高技术服务业是我国新型产业,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构建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DEA评价法,对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得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各个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较强的结论,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增加创新资源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协同创新和改善技术创新宏观环境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惠英  
高技术服务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必然选择。与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达地区相比,安徽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指出,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点,着力推进产业发展的"三大创新";以产业转型发展为关键点,着力延伸产业发展"三大链条";以集聚支撑发展为切入点,着力建设产业发展的"三大载体";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突破点,着力引导产业发展的"三大机制";以财税优惠制度为激励点,着力完善产业的"三大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华广敏  
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入率和需求率,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将制造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产品效率,立足于制造业国内增加值效率,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低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高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中国高。为此,中国应借鉴美国高端产业经验,采取加大高端产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萃  
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阶段演进的视角切入,对比考察了不同阶段高技术服务业为工业企业所提供的创新服务模式及其特征,并将两者合作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阶段相结合,构建出一个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创新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理论研究表明,合作创新的净效应最终取决于创新收益与问题成本之间的权衡。在成本与收益的交互作用下,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S型的三阶段动态演进关系: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初期和成熟期,两者合作创新收益递增;而在中间的调整转型期,两者合作创新收益递减。这一理论推论得到了中国现实数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萃  
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阶段演进的视角切入,对比考察了不同阶段高技术服务业为工业企业所提供的创新服务模式及其特征,并将两者合作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阶段相结合,构建出一个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创新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理论研究表明,合作创新的净效应最终取决于创新收益与问题成本之间的权衡。在成本与收益的交互作用下,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创新之间存在着S型的三阶段动态演进关系: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初期和成熟期,两者合作创新收益递增;而在中间的调整转型期,两者合作创新收益递减。这一理论推论得到了中国现实数据的实证支持,而且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合作创新的收益递减现象已渐次显现。因此,如何运用政府的调控手段,在充分发挥高技术服务业创新支撑效应的同时,减少合作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缩短调整转型期,将是中国未来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延霖  郭晓川  刘虹  
基于新技术与新知识的高技术服务业跨界融合是传统企业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研发和商业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熵指数测度全国各省区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水平,并利用2014—2017年资源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两大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服务业和资源型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但发展态势良好,处于从失调走向协调的转变期;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短期无显著影响,长期存在抑制作用,资源型企业技术能力刚性导致对新技术的排斥,且较大的产业间认知差距削弱了产业间良性互动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产业融合对创新转化效率呈先抑制、后促进效应,就长期而言,产业融合具有良好的创新转化推动力;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分别在产业融合与滞后一期创新研发效率及滞后三期创新转化效率的关系中起正向、负向调节作用,表明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尚不全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仰东  
在对高技术服务业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通过比较分析高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和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正海  姚佩怡  王珊珊  
高技术服务业是我国发展服务型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形成与发展既遵循一般产业发展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设计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部分省市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区域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维  程锋海  王永  
以儒家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中品牌资产和感知风险的关系,并通过在中国三地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加以验证。结果发现:品牌认知度对感知风险有直接作用,儒家价值观对品牌忠诚度与感知风险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