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8)
2023(8355)
2022(7302)
2021(6967)
2020(5767)
2019(13482)
2018(13569)
2017(27776)
2016(14655)
2015(16851)
2014(17070)
2013(17035)
2012(16049)
2011(14645)
2010(14899)
2009(14090)
2008(14054)
2007(12667)
2006(11761)
2005(10861)
作者
(41742)
(34445)
(34365)
(32762)
(22064)
(16521)
(15928)
(13262)
(12995)
(12576)
(11487)
(11385)
(11247)
(10905)
(10656)
(10595)
(10263)
(10246)
(10196)
(10008)
(8836)
(8466)
(8420)
(7899)
(7803)
(7795)
(7661)
(7654)
(6911)
(6717)
学科
(59506)
经济(59439)
管理(45631)
(44598)
(33514)
企业(33514)
(23983)
方法(23972)
贸易(23970)
(23323)
(22870)
数学(20831)
数学方法(20519)
中国(18437)
(15811)
技术(14793)
(14473)
地方(13349)
农业(13201)
业经(12648)
(11745)
银行(11736)
(11261)
(10943)
(10223)
(9633)
金融(9631)
(9594)
(9411)
环境(9229)
机构
学院(215696)
大学(212163)
(95761)
经济(93604)
管理(82221)
研究(72062)
理学(68893)
理学院(68176)
管理学(67233)
管理学院(66804)
中国(58590)
(46281)
(45544)
科学(39738)
(36239)
财经(35181)
(34405)
中心(33882)
研究所(31726)
(31478)
(31338)
北京(29696)
(28632)
师范(28470)
经济学(28441)
(27835)
业大(27349)
(26074)
经济学院(25761)
财经大学(25317)
基金
项目(127983)
研究(101143)
科学(100169)
基金(90480)
(76141)
国家(75466)
科学基金(64119)
社会(62654)
社会科(59469)
社会科学(59456)
(50077)
基金项目(47133)
教育(46083)
编号(43623)
(41540)
自然(38848)
资助(38048)
自然科(37838)
自然科学(37831)
自然科学基金(37110)
成果(36653)
课题(30090)
(29260)
(29042)
重点(28165)
(26801)
(26116)
项目编号(25747)
教育部(25304)
人文(25268)
期刊
(113489)
经济(113489)
研究(72785)
中国(42195)
(34278)
管理(30869)
(29463)
(26038)
金融(26038)
科学(24656)
教育(24578)
学报(23944)
技术(21669)
农业(20391)
业经(20360)
大学(19181)
经济研究(18817)
(18764)
学学(17581)
问题(16972)
财经(16892)
国际(16276)
(14608)
技术经济(12332)
理论(11632)
商业(11199)
世界(10856)
图书(10810)
(10787)
论坛(10787)
共检索到346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  
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高技术产品种类更是繁多,为避免繁琐的分析每类产品。在接下来涉及具体问题分析时我们以代表性较强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为例,因为该类产品不仅代表了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整体发展状况,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莹  李二青  
根据2003—2013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在分析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GL指数和MII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双边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并基于GHM方法对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随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莹  李二青  
根据2003—2013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在分析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GL指数和MII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双边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并基于GHM方法对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随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为了解世界各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真实地位,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文章基于2000—2016年82个高技术产品主要贸易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中国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中心度指数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点强度指数体现了贸易强度排名靠前的国家相对稳定,各国差距不断缩小;结构洞指数体现了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多元性即网络异质性不断变化。中国虽然具有较密切的贸易关系和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是其贸易网络分布较为集中,网络异质性依然有待提高。为应对贸易摩擦,提高高技术产品贸易地位,中国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合作水平,从而降低贸易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贸易环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姚白羽  
本文使用引力模型和Pooled EGLS方法进行研究发现:(1)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并非取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而取决于增大的国家j市场规模、提升的中国人力资本质量等因素。(2)随机效应证实,国家或地区j与中国地理距离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共同边界和相同语言没有显著性影响。不过,Hausman检验表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是更加有效的。(3)1995—2006年韩国、日本、美国等24个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反应不敏感,同期马来西亚、法国等20个国家反应敏感,说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的作用具有国别性差异。(4)温州经验表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婧  杨修  
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与54个国家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实证检验了技术距离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规模的影响,为检验其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距离如何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三元边际。结果显示,技术距离能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上,对价格边际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技术距离也会显著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其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扩展边际,对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技术距离主要通过提高中国出口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以及出口数量,从而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思  
近年来,我国对美出口高技术产品不断扩大,同时也频频遭遇对方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尤其是针对知识产权的摩擦不断增多。本文从基于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高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期提升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高技术产业长足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思  
近年来,我国对美出口高技术产品不断扩大,同时也频频遭遇对方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尤其是针对知识产权的摩擦不断增多。本文从基于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高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期提升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高技术产业长足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威  陈继勇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但并非所有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外资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外资对华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中国及东亚经济体间形成了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我国亟需采取措施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使贸易各方真正从中美贸易中"共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宗杰  邱士雷  董会忠  
基于VAR模型,本文选取1996-2013年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分析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科研人员投入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化系数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增加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贡献度分别为36.7%和3.4%;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人员投入相互促进,科研经费对科研人员投入的贡献度为26.34%,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投入的贡献度为9.26%。因此,中国提升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在于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并注重人力与财力投入比例,进而提高知识、技术和资本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威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是由中美两国在高技术产品上出现与其比较优势不符的贸易所致。21世纪初,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以及中国对美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转为逆差;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在减弱,外商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成为失衡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美国、中国、东亚经济体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形成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莉  
近几年,中美之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高技术产品顺差,于是有学者认为,中美贸易结构互补性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中美贸易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品内贸易。本文借助于G-L指数、修正后的G-L指数及Aquino指数等分析工具,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认为得出上述结论尚为时过早,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仍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学龙  
198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商学院院长莱斯特·瑟罗就曾指出,在今后几十年内,高技术领域的贸易竞争将更为激烈。因为所有贸易大国都把贸易扩张及带动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诸如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远距离通信、机器人、计算机和航天工业等高技术部门。《美国工业预测》、法国国际电子公司(EIC)、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协会等也都在其研究报告中写道:如今,狼烟四起的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形势已促使美国、日本、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吹起了嘹亮的进军号,企图在这场跨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中保住自己的贸易领地并进行大规模的市场争夺。因为,众所周知,谁若能在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王欢  
本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中美两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与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效率较高,达到0.7左右,高于平均水平,但近年呈下降态势,贸易潜力则呈扩大态势,可拓展的贸易空间较大;高技术细分行业的贸易效率水平差异较大。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以及距离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显著。降低关税税率、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有利于中美贸易效率的提高,但创新能力提高和产学研水平提升并不促进中美贸易效率提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康顺  廖涵  
采用链式指数法,以HS 6位数级编码数据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品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并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经贸的结构性特征,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变动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对价格贸易条件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个时期出口品和进口品的单位比价关系所反映的贸易利得信息而不只是不同时期价格指数的可比性;考虑种类变化的链式指数法测算的中国高技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要优于传统方法的测算结果,且能够还原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有着明显差异:加工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先改善后恶化,而一般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持续下降且呈较大幅度恶化,总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位于两者之间但贴近加工贸易,也是先改善后恶化。不同贸易方式在进出口量值、垂直专业化程度、国内增值率等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