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2)
- 2023(19446)
- 2022(16852)
- 2021(15510)
- 2020(13423)
- 2019(30912)
- 2018(30707)
- 2017(59498)
- 2016(31971)
- 2015(36447)
- 2014(36468)
- 2013(36214)
- 2012(33694)
- 2011(30695)
- 2010(30923)
- 2009(28818)
- 2008(28382)
- 2007(25341)
- 2006(22444)
- 2005(20158)
- 学科
- 济(148248)
- 经济(148094)
- 管理(93749)
- 业(89788)
- 企(74100)
- 企业(74100)
- 方法(63544)
- 数学(55201)
- 数学方法(54535)
- 农(36784)
- 中国(36690)
- 财(33993)
- 业经(31078)
- 地方(31002)
- 学(30429)
- 制(25967)
- 贸(25415)
- 贸易(25400)
- 易(24559)
- 农业(24501)
- 技术(22551)
- 理论(21840)
- 和(21301)
- 银(21025)
- 银行(20959)
- 务(20956)
- 财务(20869)
- 财务管理(20813)
- 环境(20735)
- 融(20362)
- 机构
- 大学(473143)
- 学院(471746)
- 济(197801)
- 经济(193617)
- 管理(183906)
- 研究(160408)
- 理学(158481)
- 理学院(156687)
- 管理学(153938)
- 管理学院(153080)
- 中国(119164)
- 京(102179)
- 科学(98381)
- 财(89597)
- 所(81622)
- 农(76231)
- 研究所(74075)
- 中心(72197)
- 财经(71913)
- 业大(69663)
- 江(69635)
- 北京(65179)
- 经(65164)
- 范(61011)
- 经济学(60466)
- 师范(60406)
- 农业(59858)
- 院(57895)
- 州(56029)
- 经济学院(54393)
- 基金
- 项目(313107)
- 科学(245302)
- 研究(227382)
- 基金(226253)
- 家(197171)
- 国家(195584)
- 科学基金(167454)
- 社会(142986)
- 社会科(135587)
- 社会科学(135552)
- 省(121967)
- 基金项目(119558)
- 自然(108950)
- 自然科(106378)
- 自然科学(106351)
- 教育(104470)
- 自然科学基金(104441)
- 划(102744)
- 资助(94526)
- 编号(92591)
- 成果(74924)
- 重点(70163)
- 部(69177)
- 发(67292)
- 创(64431)
- 课题(63966)
- 创新(60213)
- 科研(59732)
- 教育部(59182)
- 国家社会(58464)
- 期刊
- 济(220224)
- 经济(220224)
- 研究(140040)
- 中国(86688)
- 学报(74185)
- 管理(68629)
- 农(68384)
- 财(68353)
- 科学(67854)
- 大学(55866)
- 学学(52671)
- 教育(48135)
- 农业(46966)
- 技术(43758)
- 融(40702)
- 金融(40702)
- 经济研究(35846)
- 财经(35835)
- 业经(34848)
- 经(30779)
- 问题(29076)
- 技术经济(25335)
- 业(24586)
- 统计(23674)
- 贸(22983)
- 图书(22787)
- 理论(22740)
- 科技(21848)
- 商业(21618)
- 策(21376)
共检索到698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城
本文以"竞合"为背景,运用基本份额偏离法分解了2000年和200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构的差异,并运用两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高级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来阐释这些内部差异。进而说明高级人力资本要素是衡量区域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变量之一。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利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制造业2000~2004年以及2004~2008年竞争力水平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下降,京津冀的"后发优势"正在凸显,珠三角则在快速上升。可以看出,三大区域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升级的路径是有所不同的,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各区域要加强内部合作,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润东 郭建强
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而且是稀缺的。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状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模式。通过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比较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本提升最快,其次是京津冀地区,再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的人力资本竞争力在三个区域中,综合优势明显。各个区域应根据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调整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以保持不同区域板块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 比较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宏伟 刘敏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京津冀 长三角 区域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广胜
构建表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最小二乘等方法研究了三大经济圈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物流业产值总和占全国总额比重较高;在2003-2013年研究样本内三大经济圈指标权重具有较高共性,两者发展支撑要素趋于一致;其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具备相互促进的作用,且物流竞争力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更显著,物流竞争力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提高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洪芳林 龚蛟腾
[目的/意义]旨在例析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政策规划与行业实践探索二者间“分治融合”的互动关系,挖掘过去经验与未来方略“时序扬弃”的转换逻辑。[方法/过程]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采集抽取国家各部委、三大经济圈所属省市颁布的相关政策及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文本内容,通过三级编码分析,归纳出由58个初始概念、9个初始范畴和3个主范畴构成的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政策环境框架。通过代表性多案例分析、演绎归纳方法提炼三大经济圈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实践发展过程,并用生命周期、责任相关者和政策赋能理论予以解释。[结果/结论 ]从技术意蕴、组织质态与环境理路3个维度,比较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政策基础、政策过程、政策目标”政策环境框架与从“零星探索”到“实质推进”的实践发展过程的互动关系,建构政策引导公共图书馆空间智慧化变革双轮驱动理论解释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国强 汤向俊
本文基于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提出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市场、科技支持、空间和政府支持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并给出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2000—2010年间我国三大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升较为明显;分区域来看,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升最为显著,改变了十年前的落后状态。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竞争力 比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甘星 甘伟
科技金融效率是评价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了科技金融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2006—2014年三大经济圈十省市的科技金融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北京、广东科技金融一直处于技术有效,即达到了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最佳状态。上海、天津科技金融投入则处于技术相对有效,其他六省市始终处于明显非技术有效状态。本文进一步剖析了这十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并从政府、企业、金融市场、高技术产业、人才等五方面对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技术创新 DEA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也光 陈乐巩
文章以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经济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搜集了2010—2013年四年的数据,利用GDP等指标分析了三大经济区对全国的贡献,并从无形资产结构、知识产权指数、专利申请授予量以及专利有效量的角度对三大经济区无形资产的质量情况作对比。研究发现,三大经济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且无形资产整体质量领先全国。但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无形资产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面板数据,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效应;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三大经济区的R&D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都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③三个不同经济区之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区域经济也在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R&D 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SFA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来盛
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行政辖区调整成为整合城市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城市群12个撤县(市)设区的案例为样本,实证检验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辖区合并是否有利于提升经济绩效。研究得出:撤县(市)设区显著改善了区域经济绩效,为我国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方向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志锋 杨少丽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特征,这在我国三大外商投资密集区——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都市圈之间同样存在。文章利用三区域代表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198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FDI对其经济增长以及公共服务、产业聚集、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比较,并将结论进一步扩展到三大都市圈。进而分析了FDI对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检验了文章所提出的传导机制中FDI对公共服务、产业聚集以及对外贸易的影响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青霞 夏传信 施建军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与科技人才集聚形成正向的交互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更大,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协同集聚的效应则显著为负,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人才集聚的对数值超过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正,低于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则对区域创新起着抑制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人才集聚 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