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86)
2023(19317)
2022(16595)
2021(15360)
2020(12928)
2019(29402)
2018(29350)
2017(56305)
2016(30302)
2015(34282)
2014(33906)
2013(33357)
2012(31067)
2011(28071)
2010(28266)
2009(25845)
2008(25231)
2007(22422)
2006(19988)
2005(17679)
作者
(87700)
(72644)
(72251)
(68499)
(46230)
(34831)
(32796)
(28325)
(27590)
(25989)
(24651)
(24441)
(23204)
(22898)
(22498)
(22217)
(21496)
(21195)
(20917)
(20909)
(18094)
(17834)
(17579)
(16656)
(16332)
(16238)
(16111)
(16078)
(14653)
(14385)
学科
(128403)
经济(128273)
管理(89370)
(87223)
(71406)
企业(71406)
方法(55025)
数学(47337)
数学方法(46667)
中国(37687)
(35621)
(30410)
地方(30155)
业经(30023)
技术(25750)
(25717)
(24355)
农业(23957)
(22734)
贸易(22712)
(22017)
(21287)
银行(21235)
理论(20986)
(20403)
(19902)
金融(19900)
环境(19792)
(19628)
(18420)
机构
大学(431759)
学院(431618)
(175636)
经济(171860)
管理(170956)
理学(147153)
理学院(145544)
研究(145424)
管理学(142935)
管理学院(142152)
中国(109662)
(92802)
科学(88545)
(81016)
(72344)
(68210)
中心(66081)
研究所(65492)
(64589)
财经(64309)
业大(62988)
北京(59084)
(58402)
(57754)
师范(57205)
(53260)
农业(53035)
经济学(52592)
(52536)
财经大学(47718)
基金
项目(289695)
科学(228636)
研究(214037)
基金(208628)
(181115)
国家(179585)
科学基金(155005)
社会(134978)
社会科(127975)
社会科学(127943)
(114301)
基金项目(110253)
自然(99638)
教育(99045)
自然科(97385)
自然科学(97362)
自然科学基金(95614)
(95613)
编号(87622)
资助(85926)
成果(70844)
重点(64885)
(64718)
(63683)
(62603)
课题(60968)
创新(57982)
国家社会(55244)
科研(54780)
教育部(54768)
期刊
(195676)
经济(195676)
研究(129774)
中国(87222)
管理(65822)
学报(64515)
(61920)
科学(60928)
(60160)
教育(52877)
大学(49755)
学学(46563)
农业(43189)
技术(42085)
(39391)
金融(39391)
业经(33593)
经济研究(31164)
财经(30896)
(26559)
问题(25816)
技术经济(23005)
图书(22879)
(22751)
科技(21920)
理论(20653)
统计(20521)
商业(20011)
现代(19511)
(19337)
共检索到647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川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测评。主要的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其整体提升的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是提高效率水平的有利因素,而地理位置和政府干预对研发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模式分为4种类型,各省区可根据自身的效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维站  李春艳  石晓冬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性,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别对研发阶段和转化阶段的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高技术的12个细分行业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转化阶段,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都是纯技术效率,但纯技术效率却一直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各细分行业应根据自身的模式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莹文  王美强  陈银银  耿建国  
从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视角出发,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和自由中间产出的两阶段DEA模型,综合考虑高技术产业潜在科研能力和经济效益,对中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了技术开发阶段的产出对系统整体和子阶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且整体效率值不高,技术开发水平远大于经济转化水平;从区域来看,中部地区的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均值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但区域内各省市的差异性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对大部分地区而言,进入经济转化阶段的中间产出越多,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越低,提高各地区经济转化能力已经成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生保  周小柯  
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2008年分省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以后,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效率表现不容乐观,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523,且主要受制于规模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李丹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王莹  李雅洁  李烨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共享投入的三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测算2007—2020年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典型科创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京津冀、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偏低,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据此,为长三角区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淑娟  
将创新价值链分解为知识创造、技术吸收和成果转化三阶段,结合行业异质性和价值链环节的差异,运用SFA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三个创新价值链环节的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同时处于价值链首尾两端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受更易受环境影响出现了虚高的情况,在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要素存在行业间不均衡性,创新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结构不均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伟  孙芳城  
将内部非期望产出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模型和EBM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3个阶段创新效率。结果发现:(1)3个阶段静态效率变化趋势为先略升后下降,东部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和东北先略升后下降,中部持续下降;(2)技术开发阶段动态效率呈增长态势,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则呈持续衰退态势,东部效率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东北和西部次之,中部最后;(3)技术开发阶段动态效率主要受效率变动驱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由相对较强的技术变动主导,东部由技术变动推动,中部和西部受效率变动驱动,东北在技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振宇  刘秋红  
不同决策单元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水平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出现效率值虚高或压低的问题。为得到各决策单元真实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值,采用剔除外部因素影响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优于中部地区,两个地区效率不理想的原因存在差异;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但呈现东部地区提升而中部地区下降的特点。鉴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兆林  
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SFA方法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2年的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发现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都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和市场化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出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两阶段创新效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支出的效果较小,知识产权保护在研发阶段效果明显;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转化效率有更大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有利于两阶段创新效率提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应该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政府建立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素丽  胡一鸣  
运用双阶段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分为研发产出阶段和经济转化阶段,测算2006—2015年间浙江省11个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个城市创新效率值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11个城市的高技术产业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投入资源不匹配、投入冗余情况。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对浙江省如何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有为  梁雪梅  尚东星  
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目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各地区高技术产业TFP进行静态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而规模效率偏低则是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可知,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改进由纯技术效率占据主导,但技术进步迟缓依旧是扼制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瓶颈。因此,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保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洁云  江可申  李雪冬  
利用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投入数据以及1999—2009年研发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9个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技术效率只有0.4;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伟  邓伟平  
运用非径向EBM模型评价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三个阶段的效率,并在面板Tobit模型基础上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创新效率均较低,并随年份依次呈阶梯上升、"W"型和停滞发展走势;西部和东部效率高于中部和东北,原因在于东西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效率较高;整体上金融环境、研发强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伟  邓伟平  
运用非径向EBM模型评价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三个阶段的效率,并在面板Tobit模型基础上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创新效率均较低,并随年份依次呈阶梯上升、"W"型和停滞发展走势;西部和东部效率高于中部和东北,原因在于东西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效率较高;整体上金融环境、研发强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