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5)
- 2023(15428)
- 2022(13042)
- 2021(12065)
- 2020(10311)
- 2019(22850)
- 2018(23077)
- 2017(44282)
- 2016(24093)
- 2015(27377)
- 2014(27008)
- 2013(26769)
- 2012(24932)
- 2011(22299)
- 2010(22851)
- 2009(21622)
- 2008(21813)
- 2007(19984)
- 2006(18059)
- 2005(16580)
- 学科
- 济(102081)
- 经济(101935)
- 业(95091)
- 管理(86495)
- 企(84719)
- 企业(84719)
- 方法(40705)
- 业经(33414)
- 财(32759)
- 农(32737)
- 数学(31225)
- 数学方法(30868)
- 中国(27850)
- 制(26053)
- 技术(24688)
- 农业(22602)
- 务(22446)
- 财务(22407)
- 财务管理(22371)
- 企业财务(21129)
- 地方(20511)
- 理论(19080)
- 和(18550)
- 体(18421)
- 贸(17648)
- 贸易(17633)
- 划(17618)
- 银(17331)
- 银行(17294)
- 易(17102)
- 机构
- 学院(353376)
- 大学(349044)
- 济(146735)
- 经济(143587)
- 管理(138654)
- 理学(117607)
- 研究(116656)
- 理学院(116345)
- 管理学(114677)
- 管理学院(114003)
- 中国(91732)
- 京(75070)
- 财(72453)
- 科学(69226)
- 所(59266)
- 农(58506)
- 江(56868)
- 财经(56007)
- 中心(53358)
- 研究所(52869)
- 经(50457)
- 业大(49822)
- 北京(47606)
- 农业(45744)
- 州(44747)
- 范(44729)
- 师范(44307)
- 经济学(43836)
- 院(42231)
- 财经大学(40903)
- 基金
- 项目(223913)
- 科学(176973)
- 研究(169192)
- 基金(159961)
- 家(137695)
- 国家(136414)
- 科学基金(117681)
- 社会(107456)
- 社会科(101803)
- 社会科学(101777)
- 省(90632)
- 基金项目(84947)
- 教育(76775)
- 划(74252)
- 自然(73584)
- 自然科(71820)
- 自然科学(71799)
- 自然科学基金(70576)
- 编号(68891)
- 资助(63863)
- 成果(56322)
- 创(51844)
- 重点(50338)
- 发(49825)
- 部(49583)
- 课题(48702)
- 创新(47657)
- 制(45950)
- 业(45371)
- 国家社会(43850)
- 期刊
- 济(174842)
- 经济(174842)
- 研究(107936)
- 中国(75465)
- 财(59607)
- 管理(57820)
- 农(54834)
- 学报(48713)
- 科学(48265)
- 教育(39284)
- 大学(37917)
- 农业(37792)
- 学学(35512)
- 融(34857)
- 金融(34857)
- 技术(34834)
- 业经(30616)
- 财经(28316)
- 经济研究(26257)
- 经(24579)
- 问题(23201)
- 业(22486)
- 技术经济(20752)
- 科技(18056)
- 贸(18030)
- 现代(18022)
- 商业(16990)
- 财会(16341)
- 版(15959)
- 理论(15815)
共检索到54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澄 李岚
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状况,而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又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学客观评价提供了标准,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来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 评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洁 贡芷蕾 张继良
本文在建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DEA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了2010年、2016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从区域角度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对这两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2010年、2016年全国的效率均值从0.757上升至0.759,6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呈现缓慢的上升势头;从区域效率来看,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总体效率均值在两年里均呈现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递减;从Malmquist指数来看,2010—2016年我国的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99.6%,表明2010年、2016年我国的效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技术进步指数只有70.8%,全要素生产率也只有70.5%,表明这6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高主要是受技术水平的制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宇 康健 邵云飞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关系研究是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依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模型对医药制造业2005-2017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综合水平、耦合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可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亮 惠树鹏
文章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动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在短期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说明我国传统制造业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而在长期内这种互促作用不明显,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传统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传统制造业 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为了实现对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本文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金融环境及创新基础环境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最大序差法和"厚今薄古"归一化法对创新环境的现状和增长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现状水平不高,但存在一定的增长性;创新环境的现状与增长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增长性的波动强于现状;创新环境的综合水平总体较低;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综合水平差异明显。提出了改善创新环境现状、关注创新环境增长性、降低波动程度及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环境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宋志龙
为了解决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ni准则的客观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按照每种评价方法的评价值所提供的信息纯度对每种评价方法赋予相应的权重,信息纯度越大,则相应地赋予越大的权重,然后按照赋予的权重进行客观组合评价。并以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验证了Gini准则客观组合评价方法的可操作和相对有效性。基于Gini准则的客观组合评价方法为解决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是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武威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考察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1)在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06~2008年高技术产业数据,应用整体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2)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我国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排序;(3)应用GM(0,N)模型量化分析了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行业开放程度、外资企业规模比重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国有企业规模比重、市场集中度、本土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森 刘胥
一个国家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拥有领先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14个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较弱,在创新过程中存在R&D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增强国家支持力度、增加R&D经费投入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
灰色关联理论 高技术产业 自主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目 周宗放
基于联系度的改进TOPSIS法中加入时间维,构建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行业动态评价;通过对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探明各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亟待改善的主要指标,从而为全面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桂黄宝
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距过大,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1995~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锡尔熵分解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时空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显著,并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差距的最大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对其影响较小。研究结论为,我国制定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锡尔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孙建红
本文构建了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框架,包括线性机制和非线性机制。线性机制是指创新速度通过竞争优势、树立品牌、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等效应有效地促进创新成果。非线性机制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适度速度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的贡献显著,弹性系数为0.344。创新成果越高,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越大。中等创新速度时,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最大。企业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最大,政府科技投入以及研发人员的绩效总体不高。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速度 创新成果 门槛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孙建红
本文构建了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框架,包括线性机制和非线性机制。线性机制是指创新速度通过竞争优势、树立品牌、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等效应有效地促进创新成果。非线性机制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适度速度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的贡献显著,弹性系数为0.344。创新成果越高,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越大。中等创新速度时,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最大。企业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最大,政府科技投入以及研发人员的绩效总体不高。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速度 创新成果 门槛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本文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及分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2012—2016年我国各省(区、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并绘制创新效率评价矩阵。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水平不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2016年有所波动。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3%,关键促进因素是技术进步。创新效率的差距和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不一致,分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同,可以将不同地区大致分为3种效率类型。可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