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1)
2023(7467)
2022(6371)
2021(5849)
2020(5015)
2019(10845)
2018(11065)
2017(21667)
2016(11111)
2015(12574)
2014(11958)
2013(12029)
2012(11345)
2011(10266)
2010(10438)
2009(9836)
2008(9676)
2007(8929)
2006(8122)
2005(7194)
作者
(31464)
(25939)
(25907)
(24499)
(16370)
(12153)
(11654)
(9942)
(9540)
(9255)
(8667)
(8516)
(8190)
(8158)
(8041)
(7735)
(7664)
(7542)
(7445)
(7328)
(6478)
(6287)
(6235)
(5863)
(5782)
(5764)
(5762)
(5683)
(5137)
(5119)
学科
(51699)
经济(51664)
(40339)
管理(38228)
(33447)
企业(33447)
方法(21085)
技术(20366)
数学(18234)
数学方法(18140)
中国(16581)
(14210)
技术管理(13272)
业经(13268)
产业(11447)
(11331)
(11299)
地方(10506)
(9891)
银行(9875)
(9627)
贸易(9618)
(9556)
(9374)
农业(9282)
(8275)
金融(8275)
(7543)
(7183)
环境(7152)
机构
学院(166044)
大学(163797)
(77584)
经济(76246)
管理(68390)
理学(58701)
理学院(58210)
管理学(57649)
管理学院(57329)
研究(52682)
中国(40801)
(35191)
(33695)
科学(28282)
财经(27943)
(25240)
(25104)
(24960)
经济学(24252)
中心(23920)
研究所(22301)
经济学院(22069)
北京(21669)
(20923)
业大(20803)
财经大学(20639)
(19991)
(19530)
商学(19429)
师范(19376)
基金
项目(104928)
科学(84755)
研究(82013)
基金(75560)
(63842)
国家(63359)
科学基金(55644)
社会(54831)
社会科(52411)
社会科学(52400)
(43191)
基金项目(40393)
教育(36769)
(34676)
编号(32396)
自然(32279)
自然科(31566)
自然科学(31560)
自然科学基金(31074)
资助(29039)
(28922)
创新(25996)
成果(25549)
(24844)
(23540)
重点(23462)
国家社会(22988)
课题(22953)
(21431)
(21057)
期刊
(85992)
经济(85992)
研究(52859)
中国(33317)
管理(28866)
(24827)
科学(19787)
(18905)
技术(18488)
教育(18346)
学报(17881)
(16742)
金融(16742)
业经(15553)
经济研究(14826)
大学(14612)
财经(13935)
学学(13663)
农业(13395)
(12225)
技术经济(12010)
问题(11909)
科技(11312)
(9723)
商业(9673)
(9077)
(8771)
论坛(8771)
理论(8417)
现代(8374)
共检索到25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建成  陈凯华  
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弛测度模型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虽然中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在逐年改善,但规模效益较差,规模效率逐年削弱,且生产规模处于最优状态的份额仅占考察状态的38%。研究还发现,无效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投入冗余较为严重,多数无效高技术产业在新产品出口和专利产出上存在较大的潜在产出不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测度了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利用泰尔指数法分析了实际效率的差异及构成,应用经济收敛理论检验了实际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三大区域间、省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全国与东部地区实际效率存在σ收敛,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三大区域实际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初始条件相同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于相同的稳态水平;在考虑企业规模、政府支持、产权结构等影响因素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向各自的稳态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跃刚  张欣  
文章使用2009—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异质性及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东高西低,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及综合效率最高;从创新过程划分来看,无论是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综合技术效率,各地区均表现为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最高;分阶段而言,在技术研发与技术转化阶段,规模效率增长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化阶段,技术进步是拉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增长的关键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欣  陈松  尹萍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了2000~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工艺创新的效率,并分析了影响工艺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因素。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工艺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明显改善;各行业间工艺创新的Malmquist指数差异很大,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艺创新效率最高,而医药制造业的工艺创新效率最低,文章对非有效单元的改进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率是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工艺创新效率的关键。文章对工艺创新及创新效率评价的研究做出了有意义的补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党国英  秦开强  蔡华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考虑技术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力资本影响,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基本呈稳步增长趋势,尽管平均水平不高,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效率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有所不同,技术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卫红  王阳阳  张爱美  王建英  李娜娜  
运用DEA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分别从经济效率和专利效率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全国25个省份2008~2013年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做出实证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看:(1)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有效率的,但存在巨大发展空间;(2)不同地区创新效率水平存在差异;(3)东部地区在"经济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中西部地区在"专利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4)个别省份经济效率与专利效率完全脱节。纵向来看:(1)"经济效率"逐年下降,"专利效率"在波动中逐渐提高;(2)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地区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洁云  江可申  李雪冬  
利用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投入数据以及1999—2009年研发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9个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技术效率只有0.4;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本文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及分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2012—2016年我国各省(区、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并绘制创新效率评价矩阵。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水平不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2016年有所波动。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3%,关键促进因素是技术进步。创新效率的差距和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不一致,分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同,可以将不同地区大致分为3种效率类型。可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机理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可以提供资源优势、形成技术创新网络、加剧竞争和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出口贸易、产业成长能力、研发资本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支持等条件下,高技术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春  李海超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经典物理力学理论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思维出发,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的生命周期3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型进行维度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在空间内形成类似于"S"型的曲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师俊  
“开辟技术创新之路,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中国改革与发展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1、观念: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科学、技术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科学技术联在一起,称之为“科技系统”,而经济则属于“经济系统一。诚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都在缩短,激光科学在一两年内就变成为成熟的激光技术,表面物理有时很难与集成电路技术相分离。但是,就两者与经济的关系而言,确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科学的功能是探索未知,应该允许离开现实的经济远一点,也可以有一点“浪漫”色彩。而技术却实在得多,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我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昳  
分析金融集聚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促进高技术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推动高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运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索这一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升级;(2)变更高技术产业高级化替换变量、金融集聚替换变量,这一影响效果依然稳健;(3)金融集聚均通过显著提高高技术企业规模效应和显著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进而实现技术创新;(4)金融集聚也通过显著提高技术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包括: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金融集聚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聚集模式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升高技术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培养高层次技术发明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