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0)
- 2023(12387)
- 2022(10607)
- 2021(9920)
- 2020(8459)
- 2019(18805)
- 2018(18906)
- 2017(37040)
- 2016(19334)
- 2015(21703)
- 2014(20788)
- 2013(20420)
- 2012(18640)
- 2011(16571)
- 2010(16347)
- 2009(14900)
- 2008(14359)
- 2007(12524)
- 2006(10751)
- 2005(9094)
- 学科
- 济(82147)
- 经济(82078)
- 业(60389)
- 管理(60336)
- 企(50099)
- 企业(50099)
- 方法(39543)
- 数学(35231)
- 数学方法(34789)
- 中国(22820)
- 技术(22202)
- 农(21845)
- 财(20363)
- 业经(18919)
- 制(15538)
- 地方(15053)
- 贸(14809)
- 贸易(14799)
- 易(14445)
- 农业(14344)
- 技术管理(13964)
- 产业(13441)
- 银(13409)
- 银行(13388)
- 行(12814)
- 务(12606)
- 财务(12566)
- 财务管理(12541)
- 理论(11994)
- 融(11943)
- 机构
- 学院(269328)
- 大学(266910)
- 济(118104)
- 经济(116062)
- 管理(111691)
- 理学(97406)
- 理学院(96548)
- 管理学(94986)
- 管理学院(94479)
- 研究(81038)
- 中国(62287)
- 京(53777)
- 财(53671)
- 科学(46042)
- 财经(43690)
- 经(39814)
- 中心(38975)
- 江(38191)
- 所(37350)
- 经济学(36992)
- 业大(36759)
- 农(35966)
- 经济学院(33743)
- 研究所(33673)
- 北京(33275)
- 财经大学(32742)
- 范(32024)
- 师范(31737)
- 商学(30532)
- 州(30314)
- 基金
- 项目(183848)
- 科学(147812)
- 研究(137668)
- 基金(135227)
- 家(115775)
- 国家(114875)
- 科学基金(101393)
- 社会(91069)
- 社会科(86818)
- 社会科学(86800)
- 省(73042)
- 基金项目(72055)
- 教育(63713)
- 自然(63373)
- 自然科(62017)
- 自然科学(62004)
- 自然科学基金(60935)
- 划(60135)
- 编号(54620)
- 资助(54007)
- 创(44080)
- 成果(42219)
- 部(41481)
- 重点(40845)
- 发(40490)
- 创新(40426)
- 国家社会(38505)
- 课题(37035)
- 教育部(36576)
- 人文(36293)
- 期刊
- 济(120747)
- 经济(120747)
- 研究(76512)
- 中国(47463)
- 管理(43439)
- 财(40277)
- 科学(34211)
- 学报(34039)
- 农(31552)
- 技术(28375)
- 大学(27839)
- 教育(26523)
- 学学(26371)
- 融(23328)
- 金融(23328)
- 农业(22235)
- 财经(21393)
- 业经(21206)
- 经济研究(20448)
- 经(18485)
- 问题(16803)
- 技术经济(16369)
- 科技(15233)
- 策(14834)
- 统计(14793)
- 理论(14022)
- 商业(13418)
- 贸(13205)
- 实践(12690)
- 践(12690)
共检索到383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欣 陈松 尹萍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了2000~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工艺创新的效率,并分析了影响工艺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因素。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工艺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明显改善;各行业间工艺创新的Malmquist指数差异很大,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艺创新效率最高,而医药制造业的工艺创新效率最低,文章对非有效单元的改进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率是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工艺创新效率的关键。文章对工艺创新及创新效率评价的研究做出了有意义的补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建成 陈凯华
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弛测度模型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虽然中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在逐年改善,但规模效益较差,规模效率逐年削弱,且生产规模处于最优状态的份额仅占考察状态的38%。研究还发现,无效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投入冗余较为严重,多数无效高技术产业在新产品出口和专利产出上存在较大的潜在产出不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品 范家琦
本文采用DEA方法,计算了1995—2007年13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并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研究,结合R&D强度这一指标综合反映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得出主要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率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这一现状在逐年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跃刚 张欣
文章使用2009—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异质性及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东高西低,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及综合效率最高;从创新过程划分来看,无论是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综合技术效率,各地区均表现为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最高;分阶段而言,在技术研发与技术转化阶段,规模效率增长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化阶段,技术进步是拉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增长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新春 李胜文 张书军
本文在共同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估算中国1998—2007年高技术与非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中资金和劳动的单要素效率,结果显示:资金效率远低于劳动效率,这是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劳动效率对创新效率的贡献比资金效率大。从劳动效率来看,东部高于中西部,高技术产业高于非高技术产业,但对资金效率而言却恰恰相反,创新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存在较大的浪费。目前提高创新产出的关键不是扩大资金投入,而是提高劳动投入和改善资金效率。
关键词:
创新 劳动效率 资金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英基
本文结合复合系统协同理论,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实证测量。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要积极实施高技术产品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整合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4)区域创新环境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关区域的创新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洁云 江可申 李雪冬
利用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投入数据以及1999—2009年研发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9个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技术效率只有0.4;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本文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及分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2012—2016年我国各省(区、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并绘制创新效率评价矩阵。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水平不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2016年有所波动。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3%,关键促进因素是技术进步。创新效率的差距和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不一致,分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同,可以将不同地区大致分为3种效率类型。可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力为 孙玮
在中国经济转型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内、外开放两种不同的市场导入机制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完全不同。本文从创新结构红利的成本视角采用三阶段Cost-Malmquist指数法将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自主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拆分为分配效率(企业家要素组合的效率)和价格前沿的变化,得出:我国内资部门企业家要素组合能力不断提升,却面临更加扭曲的要素价格约束,导致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受限并影响了结构红利的获得。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市场化程度对自主创新配置效率的影响得到:第一,政府的税收掠夺显著增强整体和内资部门长、短期的成本约束,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提高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但以企业家组合资源效率的损失为代价;政府直接资金扶持仅具有短期效应,长期则加大要素价格扭曲、负向影响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较之于对外开放,对内开放程度显著缓解了内资部门要素价格扭曲,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有利提高自主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具有长期效应。对外开放程度只能短期提高企业家的要素组合效率、无长期效应;第三,金融、信贷市场和技术市场发育程度无论长、短期均显著缓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使要素价格逼近边际成本前沿面,显著提升企业家的要素组合效率,提高了自主创新配置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测度了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利用泰尔指数法分析了实际效率的差异及构成,应用经济收敛理论检验了实际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三大区域间、省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全国与东部地区实际效率存在σ收敛,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三大区域实际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初始条件相同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于相同的稳态水平;在考虑企业规模、政府支持、产权结构等影响因素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向各自的稳态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姬中洋 李彦龙
根据2009—2016年中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研发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非研发创新对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差距的影响,最后采用反事实计量研究方法对非研发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水平和收敛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不利于非研发创新效果的提高,而企业规模和出口强度有利于提升非研发创新效果;从全国层面看,非研发创新在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在西部地区最小,从而显著扩大了创新绩效的差距;从地区层面看,非研发创新也拉大了东中西内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差距,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非研发创新对东部和中部的贡献为上升趋势,近年来非研发创新增长大约使东部和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大约增长了5%。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立杰 梁锦凯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其创新效率直接影响区域创新发展。基于价值链视角,以2009—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技术转化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验证不同因素对不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态势良好,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正逐步缩小,技术研发效率明显高于技术转化效率。在创新过程中,劳动者素质、技术积累是提高技术研发效率的关键因素,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支持、企业规模扩张能够显著提高技术转化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