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5)
2023(5933)
2022(4872)
2021(4359)
2020(3666)
2019(7994)
2018(7983)
2017(15966)
2016(8481)
2015(9864)
2014(9981)
2013(10361)
2012(9968)
2011(9138)
2010(9366)
2009(8805)
2008(8618)
2007(8065)
2006(7363)
2005(6766)
作者
(27495)
(22681)
(22535)
(21642)
(14194)
(10453)
(10328)
(8844)
(8412)
(8211)
(7701)
(7460)
(7274)
(7161)
(7025)
(6894)
(6751)
(6706)
(6656)
(6564)
(5895)
(5676)
(5596)
(5194)
(5167)
(5061)
(5054)
(4938)
(4536)
(4484)
学科
(43731)
经济(43710)
(28247)
管理(27988)
(21504)
企业(21504)
方法(18238)
数学(16307)
数学方法(16221)
中国(13512)
技术(13296)
(11944)
产业(9914)
业经(9812)
(9055)
(8753)
(8524)
贸易(8514)
地方(8395)
(8345)
农业(7866)
(7393)
银行(7379)
(7150)
技术管理(6985)
(6817)
环境(6446)
(6145)
金融(6145)
(5982)
机构
学院(139121)
大学(138350)
(63634)
经济(62405)
管理(53738)
研究(47726)
理学(45743)
理学院(45312)
管理学(44666)
管理学院(44415)
中国(36534)
(30413)
(28917)
科学(27416)
(24504)
财经(23093)
研究所(21897)
(21084)
中心(21073)
(20942)
(20724)
经济学(20030)
北京(19875)
业大(19348)
经济学院(18427)
(17448)
(17144)
师范(17000)
财经大学(16898)
(16846)
基金
项目(86517)
科学(67964)
研究(65234)
基金(61548)
(53324)
国家(52992)
科学基金(44586)
社会(41844)
社会科(40033)
社会科学(40026)
(34053)
基金项目(32069)
教育(29005)
(28568)
自然(26764)
编号(26494)
自然科(26043)
自然科学(26038)
自然科学基金(25542)
资助(25348)
成果(20970)
(20863)
重点(19784)
(19702)
课题(18712)
(18616)
国家社会(17662)
创新(17576)
发展(17231)
(16981)
期刊
(70953)
经济(70953)
研究(43899)
中国(27136)
管理(20578)
(19812)
(18381)
科学(18322)
学报(17823)
技术(15233)
教育(13698)
大学(13403)
农业(13299)
(12906)
金融(12906)
学学(12520)
业经(12336)
经济研究(12081)
财经(11332)
问题(10482)
(9936)
技术经济(9815)
(8980)
统计(8200)
商业(7552)
科技(7492)
(7486)
国际(7468)
理论(7216)
(7043)
共检索到211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海明  
为了深入研讨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问题,对1998~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指标体系的数据,用主成分分析进行评估,结果有: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主要由利用外资质量的促进性影响指标、税收和资本决定,利用外资的模式是促进性影响、税收、资本与制约性影响并存型,关键问题是制约性指标全部都是由低制约升至最高制约,故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处于被动的低水平。建议我国政府在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应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如同类产品引入的外资企业要多元化,鼓励、扶持相关的内资企业赶超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等,逐步形成外资企业之间、内资企业之间、内外资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以利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元海  王展祥  
从1998-2008年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看,我国利用外资质量水平高;但是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估发现,外资的数量贡献是利用外资质量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质量方面的贡献最高不超过25%。这意味着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模式是数量型而非质量型,利用外资质量水平低。其深层原因是,外资企业通过进口包含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中间投入品,严格控制了技术的使用,决定了外资在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质量方面的作用有限。本文建议,我国政府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应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如规定外资企业创造增加值的比例等,以提高外资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未兵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6个高技术行业利用外资质量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表明,行业利用外资质量差距较大,且呈稳态趋势。行业利用外资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外资的数量贡献起决定性作用,外资在行业制度、技术水平、经济质量等方面的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的作用有限。这说明高技术行业利用外资模式是数量型非质量型,总体质量低。但是不同因素对不同行业利用外资质量的相对作用不同,利用外资质量较低的行业,外资的数量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的相对作用更大;反之,外资在其他方面的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的相对作用更大。直接原因是行业利用外资水平决定了质量,深层次原因是外资企业通过进口包含核心技术的中间投入品来控制技术,进而限制了技术水平、投入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华婷  邵海燕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同时也是利用外资较多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低成本、高能耗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扩张模式产生了诸如资源结构性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一、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基本情况(一)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历年趋势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图1显示了从2004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情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傅元海  史言信  
笔者选择13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9个制造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进行系统地评估与比较,结果发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外资质量较高,资源密集型行业利用外资质量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利用外资质量没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因子载荷和利用外资质量内部结构分析发现,外资的数量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具有决定作用,外资的制度贡献和技术管理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外资的经济质量贡献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可以认定制造行业利用外资模式是数量型而非质量型,即利用外资质量总体水平低。行业利用外资水平是利用外资质量的决定因素。外资企业的技术控制降低了生产本地化程度,是利用外资质量低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外资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地位,而并购成为外资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维护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压制国内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武器。我国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外资并购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保护战略性科技成果和科技资源、加强外资并购中的技术因素审查,完善资本市场环境等,使之能够趋利避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锦义  
高技术产业(行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战后,发达国家将高技术产业视为导致经济迅速而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给予优先发展,并促使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向知识密集或技术密集转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些发展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敏  辜胜阻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周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启动并正在实施"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并为了促进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为产业化创造环境和条件,最近又批准建立了26个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都是发展高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大决策和措施之一。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建华  葛宝山  
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李建华,葛宝山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是指专门的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家为获得巨额利润而将风险资本投放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试制、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投资活动。它是促进高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一种投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剑波  王欣  
文章针对高技术产业的内涵特点,从全局性、创新性、先导性和动态性四个层面上,构建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9—2012年数据,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我国五大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差异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力为  孙玮  王九云  
追求极度压缩过程并迅速显示结果的引资动机导致中国高技术产业FDI的质量普遍偏低。本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生产率模型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创新效率及拆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得到:我国内资部门的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不同质量特征的FDI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到:低技术数量扩张特征的FDI,通过模仿与竞争渠道对内资部门的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率显著负向影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特征的FDI,无论通过人力资本流动、还是R&D投入的渠道对内资部门长、短期自主创新效率均不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正向影响内资部门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是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水平和行业的出口导向、创新特征。因此,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强化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开发和完善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永红  张景明  王展昭  
本文从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创新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G1-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和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07-2011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进行了动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普遍不高,且空间差异性明显。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明显强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并且差距在逐渐扩大。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明显,中部、西部、东北三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收敛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