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4)
- 2023(13079)
- 2022(11228)
- 2021(10408)
- 2020(8865)
- 2019(19574)
- 2018(19667)
- 2017(37906)
- 2016(20449)
- 2015(22674)
- 2014(22273)
- 2013(22097)
- 2012(20727)
- 2011(18879)
- 2010(19183)
- 2009(17923)
- 2008(18115)
- 2007(16493)
- 2006(14755)
- 2005(13458)
- 学科
- 济(83161)
- 经济(83045)
- 管理(67065)
- 业(65386)
- 企(55256)
- 企业(55256)
- 方法(34614)
- 数学(29447)
- 数学方法(29117)
- 中国(24897)
- 财(24148)
- 制(22556)
- 农(22449)
- 技术(22402)
- 业经(20656)
- 学(17332)
- 银(16706)
- 银行(16667)
- 行(16014)
- 体(15285)
- 贸(15033)
- 地方(15024)
- 贸易(15022)
- 融(14981)
- 金融(14978)
- 易(14639)
- 务(14545)
- 财务(14513)
- 农业(14509)
- 财务管理(14478)
- 机构
- 大学(300001)
- 学院(298753)
- 济(126864)
- 经济(124341)
- 管理(114380)
- 研究(102067)
- 理学(98028)
- 理学院(96954)
- 管理学(95454)
- 管理学院(94878)
- 中国(77668)
- 京(63029)
- 财(62668)
- 科学(60503)
- 所(51786)
- 财经(48957)
- 农(47565)
- 研究所(46571)
- 江(46234)
- 中心(45547)
- 经(44374)
- 业大(42207)
- 北京(39970)
- 经济学(39819)
- 范(37742)
- 师范(37341)
- 农业(37290)
- 院(36854)
- 州(36419)
- 财经大学(36363)
- 基金
- 项目(194252)
- 科学(154609)
- 研究(143318)
- 基金(141870)
- 家(123829)
- 国家(122866)
- 科学基金(105179)
- 社会(93093)
- 社会科(88525)
- 社会科学(88503)
- 省(76385)
- 基金项目(75017)
- 自然(66231)
- 教育(65786)
- 自然科(64705)
- 自然科学(64682)
- 划(64111)
- 自然科学基金(63641)
- 资助(56682)
- 编号(56029)
- 成果(46606)
- 创(45908)
- 重点(44413)
- 部(43962)
- 发(42391)
- 创新(42181)
- 制(40503)
- 课题(40065)
- 国家社会(39135)
- 教育部(37892)
- 期刊
- 济(142552)
- 经济(142552)
- 研究(91885)
- 中国(62469)
- 财(48588)
- 管理(46540)
- 学报(45903)
- 科学(43539)
- 农(43214)
- 大学(35332)
- 学学(32999)
- 教育(32835)
- 融(30400)
- 金融(30400)
- 农业(29214)
- 技术(27585)
- 财经(25119)
- 经济研究(23372)
- 业经(23220)
- 经(21780)
- 问题(19054)
- 技术经济(16686)
- 科技(16379)
- 业(15688)
- 贸(15516)
- 理论(14085)
- 商业(13951)
- 现代(13744)
- 版(13727)
- 图书(13708)
共检索到455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树林 韩渭 韩书成
高技术产业创新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但其现存的低效率创新困局亟待破解。利用1997-2011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全面考察制度因素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就各个制度子因素对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的贡献加以分析。结果显示,整体制度环境优化有利于创新效率提升,制度因素对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的贡献具有异质性;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提出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整体制度环境、明确政府职能、真正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淑娟
运用SFA修正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易受环境影响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出现了虚高情况;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外部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各创新价值链阶段的影响皆存在很大差异,既会导致某些创新投入资源冗余,也会从价值链内部增进创新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淑娟
运用SFA修正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易受环境影响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出现了虚高情况;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外部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各创新价值链阶段的影响皆存在很大差异,既会导致某些创新投入资源冗余,也会从价值链内部增进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樨樨 曹正旭 徐士元
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结合点的绿色创新效率问题,运用SBM模型,构建以高技术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测算2008—2018年我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实证分析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稳步提升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中绿色创新效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创新质量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基于产业集聚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0.636、0.944,而西部当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跨越0.363门槛值时,创新质量对绿色创新效率才会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劳动者素质、政府行为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显著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充分发挥协同优化作用、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等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基于2000-2016年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从整体、区域、产业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异质性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差异化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地理经济矩阵下,各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与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显著;整体、行业、区域维度上,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高端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与溢出效应,其空间间接效应均高于直接效应;低端人力资本普遍作用不显著,甚至可能产生一定逆向作用与溢出效应;男性人力资本比女性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更为普遍且强烈,尤其是男性高端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马军伟
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是美国新经济的发动机,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本文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剖析了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企业融资、产业孵化和组织制度创新。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制度创新 高技术产业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 陈昭
本文在增加人力资本水平和知识资本两种要素条件下,扩展了Lucas内生增长模型,应用分行业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各种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及其贡献度。研究表明:劳动力投入、固定资产、人力资本水平、知识资本等要素与高技术行业产出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系;整个制造业研发的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有很高的溢出效应;我国高技术产业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两种要素密集型为主;技术水平对于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率最高,而劳动力对于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微乎其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建成 陈凯华
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弛测度模型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虽然中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在逐年改善,但规模效益较差,规模效率逐年削弱,且生产规模处于最优状态的份额仅占考察状态的38%。研究还发现,无效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投入冗余较为严重,多数无效高技术产业在新产品出口和专利产出上存在较大的潜在产出不足。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仁桥 钱丽 陈忠卫
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两阶段间的关联有效程度,并给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偏低,且呈现U型变化趋势,资源利用模式主要为低研发低转化型;企业规模、滞后期效率值等对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显著,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等对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作用明显,政府支持、金融环境等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高等教育水平、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营造良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可申 邹卉
通过选择中国30个省高技术产业1995年至2011年17年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数据,研究各地区创新效率差异问题。结果显示,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平均创新效率差异显著。东部创新效率高于全国均值,主要受益于经费收入差异率;中部创新效率较低是由于新产品销售差异率过低;而西部创新效率最低,在于经费收入差异率和资源配置差异率均低导致。各省的创新效率差异来源各不相同。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差异度分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峰 周淑贞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环境规制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本土技术转移与国外技术引进、FDI的作用关系及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得出,本土技术转移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前者与国外技术引进存在互补效应,与FDI则呈现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桂黄宝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创新效率指数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①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倒退状态;②地理邻近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和劳动力两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投入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进程、政府支持程度及当地科技水平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