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5)
2023(17882)
2022(15069)
2021(14054)
2020(12129)
2019(27434)
2018(27625)
2017(53835)
2016(28881)
2015(32641)
2014(32243)
2013(32081)
2012(29504)
2011(26474)
2010(26617)
2009(25136)
2008(25298)
2007(23018)
2006(20236)
2005(18316)
作者
(82099)
(68604)
(68600)
(65070)
(43685)
(32607)
(31136)
(26702)
(25784)
(24655)
(23165)
(23102)
(21829)
(21641)
(21245)
(21197)
(20496)
(20365)
(19883)
(19668)
(17023)
(16786)
(16743)
(15664)
(15361)
(15347)
(15331)
(15264)
(13757)
(13572)
学科
(124292)
经济(124125)
(105984)
管理(99507)
(92934)
企业(92934)
方法(56407)
数学(46444)
数学方法(45934)
(39223)
(36942)
业经(35352)
中国(32619)
(29633)
(26482)
财务(26421)
财务管理(26368)
技术(25474)
农业(25092)
企业财务(24978)
(22603)
贸易(22588)
地方(22379)
(21980)
(21760)
银行(21717)
理论(21115)
(20731)
(20681)
(20261)
机构
学院(418449)
大学(414117)
(178824)
经济(175308)
管理(168255)
理学(143887)
理学院(142515)
管理学(140413)
管理学院(139634)
研究(132489)
中国(105488)
(86771)
(86508)
科学(77155)
财经(68033)
(66770)
(65815)
(64489)
中心(62489)
(61538)
业大(58721)
研究所(58713)
经济学(54543)
北京(54309)
农业(52304)
(50727)
财经大学(50159)
(49661)
经济学院(49416)
师范(49169)
基金
项目(269229)
科学(214191)
研究(200130)
基金(196316)
(168643)
国家(167190)
科学基金(145792)
社会(129023)
社会科(122536)
社会科学(122505)
(106841)
基金项目(103944)
自然(92727)
教育(91939)
自然科(90603)
自然科学(90578)
自然科学基金(89023)
(88117)
编号(81030)
资助(79766)
成果(64766)
(60395)
(60345)
重点(60060)
(58466)
创新(55772)
课题(55405)
(53470)
国家社会(53334)
教育部(52457)
期刊
(200717)
经济(200717)
研究(122936)
中国(82281)
(71473)
管理(67824)
(61621)
学报(56991)
科学(55645)
大学(44746)
学学(42389)
(41898)
金融(41898)
农业(41862)
技术(41075)
教育(40106)
财经(34573)
业经(34524)
经济研究(31446)
(29776)
问题(26794)
(24647)
技术经济(24206)
(21298)
统计(20652)
商业(20328)
理论(20137)
现代(20109)
(19841)
财会(19808)
共检索到62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洁  贡芷蕾  张继良  
本文在建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DEA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了2010年、2016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从区域角度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对这两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2010年、2016年全国的效率均值从0.757上升至0.759,6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呈现缓慢的上升势头;从区域效率来看,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总体效率均值在两年里均呈现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递减;从Malmquist指数来看,2010—2016年我国的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99.6%,表明2010年、2016年我国的效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技术进步指数只有70.8%,全要素生产率也只有70.5%,表明这6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高主要是受技术水平的制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博  
要素市场改革要求合理化要素价格,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与产业效率。本文通过2002-2015年相关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行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发现劳动力要素市场严重阻碍产业创新要素投入,而政策性扭曲对不同的R&D要素投入产生分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现阶段下,如何实现更高质量与效率的产业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澄  李岚  
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状况,而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又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学客观评价提供了标准,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来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平  
文章以2003-2014年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创新投入—产出评价指标,构建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效率及其结构变动。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的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但不同行业创新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此需要根据行业差异制定不同的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白俊红  谢忠秋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刘东皇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和17个分行业的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从地区和行业角度实证检验了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环境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和金融机构支持显著地阻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但其对行业的负面作用并不显著;对地区和行业创新效率的改善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素是国际贸易出口;产业规模对地区创新效率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但对行业的正向作用不显著;FDI显著地正向作用于行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所有制因素显著地负作用于行业创新效率改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罡  王海军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K-L散度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多样性与专业性,分析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特别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结构、高技术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不同地区产业规模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判断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与全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各地应寻找有差异的最优结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利于经济增长,应鼓励增加其比重;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应鼓励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珊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迅速的行业就是高技术产业,本文运用我国2009-2016年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全国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和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剖析了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创新效率不同;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各项指标对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影响不同。企业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影响最强烈,政府支持对西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最大,风险投资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桂黄宝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创新效率指数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①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倒退状态;②地理邻近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和劳动力两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投入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进程、政府支持程度及当地科技水平无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文章利用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表征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创新影响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提升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协同作用对出口复杂度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以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文章利用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表征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创新影响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提升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协同作用对出口复杂度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以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亮  惠树鹏  
文章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动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在短期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说明我国传统制造业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而在长期内这种互促作用不明显,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传统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强  刘伯凡  曹建华  
调结构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能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但综合净效应在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之间存在区别;(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的净外部效应显著为正,即能够促进高技术的集聚与发展;但对一般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正向效应,因而净外部效应显著为负,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一般制造业的集聚。因此,本文认为,对东部高技术产业密集的省份,加速生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强  刘伯凡  曹建华  
"调结构"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能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但综合净效应在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之间存在区别;(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的净外部效应显著为正,即能够促进高技术的集聚与发展;但对一般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正向效应,因而净外部效应显著为负,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一般制造业的集聚。因此,本文认为,对东部高技术产业密集的省份,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进一步鼓励高技术产业集聚,完成调整经济结构任务的有效举措;对中西部一般制造业密集的省份,通过短期内持续鼓励一般制造业的集聚与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最终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创造条件,是长期内实现调结构目标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