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8)
- 2023(9674)
- 2022(8261)
- 2021(7946)
- 2020(6944)
- 2019(16085)
- 2018(15898)
- 2017(32096)
- 2016(16359)
- 2015(18364)
- 2014(17961)
- 2013(17596)
- 2012(15999)
- 2011(14279)
- 2010(14011)
- 2009(12794)
- 2008(12179)
- 2007(10355)
- 2006(9014)
- 2005(7761)
- 学科
- 济(71004)
- 经济(70936)
- 管理(48256)
- 业(43677)
- 企(35349)
- 企业(35349)
- 方法(34011)
- 数学(30715)
- 数学方法(30318)
- 中国(19317)
- 财(17915)
- 农(17638)
- 贸(13410)
- 贸易(13400)
- 制(13165)
- 业经(13160)
- 易(13109)
- 农业(11150)
- 银(11081)
- 银行(11071)
- 务(10793)
- 财务(10751)
- 财务管理(10726)
- 行(10614)
- 地方(10418)
- 学(10306)
- 企业财务(10164)
- 融(10025)
- 金融(10024)
- 技术(9819)
- 机构
- 大学(226699)
- 学院(225047)
- 济(98163)
- 经济(96416)
- 管理(92640)
- 理学(80700)
- 理学院(79892)
- 管理学(78557)
- 管理学院(78123)
- 研究(68487)
- 中国(53558)
- 财(47544)
- 京(45924)
- 财经(38469)
- 科学(37599)
- 经(35160)
- 中心(32998)
- 所(31264)
- 经济学(31214)
- 江(31200)
- 业大(29412)
- 财经大学(29026)
- 农(28781)
- 北京(28521)
- 经济学院(28460)
- 范(28179)
- 研究所(28123)
- 师范(27948)
- 商学(25103)
- 院(25100)
- 基金
- 项目(152295)
- 科学(122230)
- 研究(114631)
- 基金(113723)
- 家(97220)
- 国家(96446)
- 科学基金(84610)
- 社会(75468)
- 社会科(71774)
- 社会科学(71757)
- 基金项目(60447)
- 省(57478)
- 教育(53712)
- 自然(53219)
- 自然科(52056)
- 自然科学(52040)
- 自然科学基金(51089)
- 划(48816)
- 编号(46378)
- 资助(45903)
- 成果(36880)
- 部(35542)
- 重点(33719)
- 创(32298)
- 发(32274)
- 国家社会(31922)
- 教育部(31593)
- 人文(31073)
- 课题(30500)
- 创新(30156)
共检索到322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旦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其价格决定除受一般的经济学规律影响外,购房者的心理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因素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的影响,在国内讨论的还不多。本文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购房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心理因素对购房者购房决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最近我国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一些典型性事实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购房者 过度自信 心理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高大伟 周剑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能够系统地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诸多重要问题,并提供一个对房地产价格的整体性认识。本文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模型化,并以马克思的原始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重要问题。分析表明,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最重要的措施在于金融政策和社会发展权利与住房的分割。
关键词:
地租理论 社会发展权利 房地产价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丁俊峰
本文经过论证分析认为,目前支撑我国各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快速上升的动因并非需求因素,而在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给和房地产业的巨额利润以及外力的保护。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信贷资金 资金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晓冬 李骏
住房和房价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对国内房价相关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房价收入比、空置率等关键指标的分析,对国内房价态势及高房价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控制房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房价 成因 控制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永宏
当前我国房价和租金被区隔到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存在房价决定租金的情况。但两个市场是相互联系着的,租金可以作为衡量房屋价值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房价 租金 房屋买卖市场 房屋租赁市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永超
尽管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价格屡屡出台严厉的调控措施,但中国楼市却陷入了"越调越涨"的怪圈。本文从房价上涨过程的简要回顾开始,分析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指出房地产名义价格下降有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而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提出房地产调控的新思路——稳定房价,提高收入。
关键词:
高房价 居民收入 城市化进程 包容性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秀
文章将对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探讨房价调控政策效应的潜在问题,进而对政策改进提出建议,已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高房价 房价调控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嘉明 刘丁己
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为捆绑组合定价提供了新的启发。本文介绍了期望理论、心理账户理论、锚定与调整启发理论与价格决策相关的观点,并运用这些理论讨论了捆绑组合定价的不同标价方式、折扣分配、价格参考点的运用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安虎森 颜银根 朴银哲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Pfluger(2004)模型中加入房屋部门并构建了2×3×2空间均衡模型,同时考察了非技能劳动力的异质性移民行为,以此来研究城市高房价和户籍制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及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之外,提高城乡市场开放度也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城市高房价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当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高时,城市高房价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在城乡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时,户籍制度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当城乡市场开放度高于某个"临界值"时,户籍制度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此时废除户籍制度才能促进城乡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飞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和相关利益集团对房价的影响发现,房地产公共政策失灵和制度变异是催生我国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主体、市场管理者、相关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执行者是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利益集团,其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寻租及寻利行为加大了房价上涨的速度。政策改进的主要思路是:提高政策及制度设计的科学化与常态化;在坚持住房制度市场化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和加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
关键词:
公共选择 房地产公共政策 利益集团 房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任何一种资产的泡沫都会经历从形成到破裂过程,房地产泡沫也不例外。综观历史上著名的房地产泡沫事件,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等,一般都经历六个阶段:即无泡沫理性涨价阶段、泡沫的形成阶段、非理性膨胀和恶化阶段、泡沫的颠峰和突然破裂阶段、信心崩溃和价格非理性下跌阶段以及市场平静和价格回归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的测度房地产泡沫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测度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泡沫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然后从心理学角度阐述房地产泡沫产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测度方法 心理学解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武宗志
房产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其最低价取决于成本,最高价由需求决定。本文对我国高房价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住房的建造成本是形成高房价的基础,住房需求是高房价形成的关键。住房高价位则是由成本和高收入阶层及炒房者的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对房价的调控一是从可控成本入手,二是进行分类限价。分类限价不仅科学合理,而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完全可行的。政府应从价格上保护基本住房需求,对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房规定最高限价,使其保持在大多数人能承受的范围内。
关键词:
高房价 需求 分类限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瑞英
明确信息异化的概念,列举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症状,阐明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学机制,并从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角度分析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成因。同时,从加强道德自律、情感疏导、增强意志自制力、培养群体中的"领头人"等心理学视角,提出控制网络信息异化的措施。
关键词:
网络 信息异化 心理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传东
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形式,是因为它曾在进化历史长河中,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有关生存与繁衍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进化心理学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行为就成为旅游研究的起点。旅游世界与原始世界存在共同特征,旅游心理事实上发挥着远古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活动则实现了人类心灵的回归。文章在构建旅游"适应器—环境"响应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认为,旅游异地性与暂时性的特点类似于远古的生产生活,旅游追求愉悦的本质是心理适应器进化的结果,旅游体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感和炫耀,良性自虐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以进化心理学为视角的
关键词:
旅游 进化心理学 适应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德梅 王正沛 康伟
文章以社会心态、社会情绪、社会行为理论为基本支撑,推演群体性事件中群体行为的产生和演化路径,并从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群体性事件管理模式。研究表明:群体性事件管理中,政府管理行为的基本切入点就是扭转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只有使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转向正轨,才能促使失范的群体行为稳定、消退和转向;群体性事件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群体心态和群体情绪的监控、识别和调节,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监控网络,能有效反馈社会情绪和心态,有助于社会危机的化解和政府治理的改进;群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