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7)
2023(8783)
2022(7809)
2021(7246)
2020(6456)
2019(14940)
2018(15095)
2017(29695)
2016(16306)
2015(19195)
2014(19228)
2013(19122)
2012(18182)
2011(16637)
2010(16999)
2009(16035)
2008(16205)
2007(14702)
2006(12940)
2005(11737)
作者
(50470)
(42316)
(42063)
(40263)
(26691)
(20284)
(19512)
(16569)
(15618)
(15008)
(14185)
(14031)
(13447)
(13329)
(13315)
(13151)
(13126)
(12450)
(12303)
(12206)
(10680)
(10619)
(10459)
(9586)
(9444)
(9442)
(9405)
(9365)
(8610)
(8518)
学科
(68277)
经济(68213)
管理(41416)
(40530)
方法(34385)
(30708)
企业(30708)
数学(30559)
数学方法(30304)
(22863)
贸易(22850)
(22182)
(19714)
中国(19545)
(16924)
(14732)
(14379)
业经(12995)
地方(12637)
农业(12301)
(12010)
银行(11969)
(11480)
理论(11224)
(10338)
金融(10335)
(9876)
(9806)
(9755)
财务(9739)
机构
大学(247523)
学院(246531)
(103897)
经济(101687)
管理(89495)
研究(85327)
理学(76592)
理学院(75677)
管理学(74350)
管理学院(73896)
中国(64849)
科学(52798)
(52391)
(48396)
(45600)
(44857)
研究所(40713)
中心(39168)
财经(38523)
业大(38393)
(37820)
农业(36439)
(34745)
北京(33171)
经济学(32456)
(32323)
师范(31969)
(30291)
(29802)
经济学院(29744)
基金
项目(157175)
科学(121366)
研究(113590)
基金(112084)
(98629)
国家(97845)
科学基金(81153)
社会(69862)
社会科(66148)
社会科学(66121)
(61640)
基金项目(59484)
教育(53372)
(52583)
自然(52362)
自然科(51074)
自然科学(51056)
自然科学基金(50163)
编号(47421)
资助(46527)
成果(39405)
重点(36333)
(35505)
(34400)
课题(32939)
(32366)
科研(30765)
创新(30345)
教育部(29931)
大学(29330)
期刊
(112188)
经济(112188)
研究(72989)
中国(45753)
学报(41276)
(40432)
科学(36171)
(35891)
大学(30491)
管理(30129)
学学(28731)
农业(27180)
教育(26301)
(23004)
金融(23004)
技术(20866)
经济研究(19181)
财经(18901)
业经(18599)
(18373)
问题(17013)
(16274)
国际(15367)
(14729)
商业(12852)
技术经济(12487)
理论(12439)
统计(12092)
(11790)
图书(11218)
共检索到367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张洪燕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上升,针对中国外贸产业的摩擦举措层出不穷,这对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发展路线仍不变。大力提升我国外贸人才的质量,向着高层次高素质发展正是我国外贸人才要素结构调整的方向。提高高层次外贸人才的数量及质量能使我国外贸在目前多变的环境中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璞  
高校高层次人才对建立高水平大学至关重要,高校应结合各自不同的特点,针对高层次人才能力素质的特定要求,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内涵和条件进行阐释和界定,从而建立包括知识、能力、业绩、社会影响等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志同  
薪酬策略对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尽快树立市场导向的薪酬管理理念,进行针对性的薪酬设计,并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从而实现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激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娄伟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体系的构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激励理论出发,探讨相关政策的创新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渭康  
高层次工程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袁渭康我不是研究教育思想的。我在高校中从事化学工程研究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指导和培养博士生(以及少数硕士生),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他们的工作质量显然也直接关系到我自己的科研工作的质量。本文表述了我对提高研究生素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发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王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把研究生教育也说成是素质教育,似乎难以理解。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主体品质。而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身心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Accounting)项目是继 MBA、法律硕士、MPA 之后,由我国学位及教育主管部门于2004年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项目。其设置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目前,全国共有25所高校(包括北京、上海、厦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及厦门大学联合培养)开展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截至2008年6月,已有四批近8000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青兰  孙乃纪  于桂兰  
笔者运用信息管理领域的文献分析法,在查阅大量文献、引述国内外学者观点与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发现无论是宏观:社会文化、中观:组织与家庭、微观:个体层面,还是上面几种要素的交互作用,都是影响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要从完善社会建制、组织方面加强心理契约管理,而女性自身应该从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扩展社会网络资源等方面共同努力,加快女性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缴润凯  刘立立  
高层次园长培训是我国高素质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的关键途径。基于优秀幼儿园园长素质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为高层次园长培训的精准发力提供了现实依据。当前,参加我国高层次园长培训的园长整体素质较高,政治与管理素质发展较快,可发展素质突出,其中乡镇园长素质整体向好。但素质结构失衡,专业与领导素质发展迟缓,易发展素质相对薄弱,且部分素质特征存在城乡差异。高层次园长培训需要在引领园长自主发展,加速实践经验向专业与领导素质转化,提升易发展素质水平,完善培训持续改进机制,以及乡镇园长的优秀园长素质系统性培养等方面精准发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运红  吴晓莉  彭洁  赵伟  吴家喜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较为滞后,尚不能满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的需求。本文在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国内部分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岚  蒋彦龙  孔垂谦  
以N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校友群体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高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特征,对影响科技拔尖人才素质养成的大学教育因素进行了层次分析,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大学教育对科技拔尖人才素质养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兴趣与爱好、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等方面;教师引导、实践经历、课程体系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优化大学教育生态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完善教学生态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彰显教师的生态主体地位,加快构建师生"从游关系";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创造尊重个性、充满仁爱的人文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翔  
知识经济社会,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高层次人才流失,大而言之,影响宁波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竞争力的提高;小而言之,会使一个企业一蹶不振。笔者通过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动因调研分析,分别从政府和用人单位角度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提出了应对之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高层次人才的挽留与稳定是大学的一项核心工作。大学不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高层次人才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更应该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特点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绩效薪酬体系,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动态福利体系,营造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形成全方位挽留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为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力支持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工委、南开大学于2010年6月12-13日在南开大学共同举办了"2010年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论坛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学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交流了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中取得的最新成果,研究探讨了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本刊将陆续选发论坛的主旨报告,供读者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军宝  曲建升  吴新年  郑玉荣  白光祖  
以2014—2019年我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具有跨省流动的科学家为高层次科技人才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跨省流动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被引科学家省际迁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四川等省级行政区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通过入度盈余值来看,广东、江苏、四川、上海和山东等省份人才为净流入状态,吉林、安徽、辽宁、湖南等地为人才净流出状态;根据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北京、上海和江苏处于网络核心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