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9)
2023(11331)
2022(10134)
2021(9802)
2020(8190)
2019(19185)
2018(19279)
2017(38420)
2016(20848)
2015(23549)
2014(23835)
2013(23526)
2012(21811)
2011(19848)
2010(19974)
2009(18588)
2008(18076)
2007(15912)
2006(14290)
2005(12660)
作者
(60276)
(49580)
(49340)
(47143)
(31711)
(23607)
(22550)
(19469)
(18824)
(17920)
(16808)
(16502)
(15763)
(15724)
(15324)
(15252)
(14881)
(14781)
(14262)
(14140)
(12350)
(12334)
(11952)
(11278)
(11184)
(11133)
(11110)
(11061)
(9980)
(9709)
学科
(81126)
经济(81030)
管理(61034)
(58049)
(47097)
企业(47097)
方法(37733)
数学(32996)
数学方法(32600)
(23725)
中国(23603)
(21588)
业经(17580)
(16976)
(16768)
(16379)
贸易(16372)
地方(16051)
(15964)
农业(15335)
(14238)
银行(14205)
(13652)
(13591)
(13281)
理论(13246)
(12922)
财务(12858)
环境(12843)
财务管理(12833)
机构
大学(300513)
学院(299513)
管理(121622)
(120436)
经济(117646)
理学(105014)
理学院(103901)
管理学(102324)
管理学院(101775)
研究(98625)
中国(74420)
(64188)
科学(59722)
(57757)
(49197)
财经(45802)
(44780)
研究所(44484)
中心(44283)
(43180)
业大(42610)
(41494)
北京(41221)
(39508)
师范(39214)
(35745)
(35442)
经济学(35079)
农业(34965)
财经大学(33891)
基金
项目(198503)
科学(155444)
研究(149120)
基金(142769)
(122615)
国家(121553)
科学基金(104184)
社会(91857)
社会科(86946)
社会科学(86924)
(76773)
基金项目(75957)
教育(68423)
自然(67317)
自然科(65642)
自然科学(65625)
(64736)
自然科学基金(64425)
编号(62949)
资助(59646)
成果(52249)
(44521)
重点(43653)
课题(42775)
(42297)
(40758)
项目编号(38880)
教育部(38212)
创新(37897)
人文(37591)
期刊
(133767)
经济(133767)
研究(92918)
中国(52442)
管理(44296)
学报(43062)
(41012)
(40715)
科学(40681)
教育(34293)
大学(32943)
学学(30772)
(28649)
金融(28649)
农业(28531)
技术(25484)
业经(22814)
财经(21652)
经济研究(21146)
(18311)
问题(17956)
理论(16392)
图书(16353)
实践(15148)
(15148)
技术经济(14648)
现代(14282)
(14109)
科技(14018)
商业(13738)
共检索到438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莽  
文章对中央政府20多年来涉及高尔夫的政策研究表明,我国的高尔夫政策经历了"支持——限制——禁止"3个阶段。其中,规范和限制高尔夫用地类型的政策起到了较好效果,但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发展的政策失效;政策失效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及文化、体育、旅游部门具有建设高尔夫项目的合理诉求和强烈动机,导致高尔夫政策前后不一致、部门不一致和上下不一致;对高尔夫采取规范发展政策将能起到更好效果,有利于高尔夫项目合理规划,促进高尔夫旅游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春楠  刘厚凤  
近年来 ,关于环境政策与环境技术变迁之间的关系逐渐引起国外环境经济学家的注意。国内还未见有学者深入探讨此类问题。本文总结了当代经济学家关于环境政策影响技术变迁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成果 ,阐述了这些成果的规范经济学含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艳华  李佳  
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将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重点项目突破、瞄准国家目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个阶段。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我国的基础研究政策如何实现了三次目标变迁。结论表明,问题源流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拉力,政策源流的互动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推力,政治源流的变化引领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方向,三者共同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濮岚澜  
本文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视角出发,对我国学生贷款政策子系统的外部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细化分析,并就我国资源禀赋现状、高等教育财政资源条件、公众价值观念等较稳定因素对学生贷款两大政策阶段变迁过程的制约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政策演进历程的反馈环进行了描述。同时在动态演进的框架中阐述了我国学生贷款两大发展阶段政策的关系与区别、政策变迁的触发及影响因素,解释了产生我国学生贷款政策问题驱动、采取渐进修正路径等政策变迁特点的原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屠莉娅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或意图,旨趣的变迁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涵、内容取向与研究范式。比照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三次旨趣变迁,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也逐步发展了从政府管理取向到学科科学取向到综合理解取向的研究线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本土特征,暴露出政府主导性、结构性失衡和基础性薄弱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及其本土特征的解读,获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关照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晓慧  赵婧懿  陈喜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环境形势的发展及国内环境问题的凸显,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刻。我国环境政策发生经历了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三个阶段。以倡议联盟框架为视角,对三阶段环境政策的特点、环境政策的变迁与学习进行梳理和研究,为提升我国环境执政能力,合理高效执行环境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峻  张应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龙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就业政策,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反映计划经济的特点和固有弊端。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由表及里地推进创新,逐步以广开门路形成多元化就业格局,在新增劳动力中确立双向选择关系,全面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直至剥离企业富余人员。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就业政策的创新目标演变为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于是,就业政策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制度入手,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活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卫  
教育分流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普比、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职普比或升或降,有过反复,分流政策与此相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未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普比政策会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育类型,而不再"被分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家毅  
在华人占多数人口的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无疑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议题,其形成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复杂权衡与考量,并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里历经变革。从政策变迁的视角对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的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历史考察,对政策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政策变迁的逻辑与特征以及主导和助推政策变迁的背后动因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以全面揭示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变迁逻辑。研究表明,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华文学校的改制到华文教育的改性再到华文教学的改良的演变过程;政策变迁主要呈现以华文作为华族母语的定位为逻辑起点和发展基调、制度断裂与制度渐进两种路径交织、从语言的政治性到民族性再到经济性的政策取向变化等特征;国内外生存环境与语言环境变化、稳定的政治体制和实用理性的执政理念共同构成推动政策变迁与转型的内外动力因素。中国的崛起为新加坡华文教育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在不改变英文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华文教育将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更加重视,华语在社会上的应用也将愈加普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付亚萍  杨峰  
准确理解图书馆事业的政策变迁逻辑是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对91项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的资料分析,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变迁进程划分为星星之火的站起来阶段(1949-1978年)、多点发力的富起来阶段(1979-2012年)和高位推进的强起来阶段(2013年至今)三个阶段。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就图书馆事业政策变迁因素进行解构,可以得出各阶段的发展瓶颈构成问题流,多方建言构成政策流,高层重视构成政治流,多源耦合开启政策之窗并推动图书馆事业政策变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述忠  曹瑛杰  
文章回溯了入世前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政策变迁。从"中心-外围"视角阐释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发达国家沿用各种支持农业的高额补贴政策;发达国家采用各种保护农业的贸易壁垒措施。从"逆向选择"视角阐释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内部条件:农产品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日益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缺陷。解读了规避不公平贸易政府行为的国际组织及它们的作用,具体包括:世贸组织及其公平竞争原则;国际公平贸易标识组织及其主要任务、公平贸易标识及其对农产品的适用性、公平贸易标识的潜在收益及其获取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柏福  邓子璇  杨建清  
政策变迁涉及新政策的出台和现有政策的修改或废止,是一件或多件新政策取代现有政策的过程。本文采用政策文献的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法,研究不同时期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演变分为改革窗口期(1978—2001年)、积极推进期(2002—2011年)和战略发展期(2012—2018年)三个阶段,并在总体阶段性评判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多源流政策变迁理论,从三个源流动力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变迁的动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建  
调整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关系农民直接利益和农业长远发展,必须慎之又慎、稳之又稳。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历程,理清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演进的内在逻辑,结合中长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趋紧形势及政策执行过程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调整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