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1)
2023(9884)
2022(9012)
2021(8670)
2020(7422)
2019(17351)
2018(17539)
2017(35282)
2016(19047)
2015(21531)
2014(21555)
2013(21648)
2012(19824)
2011(17836)
2010(17801)
2009(16529)
2008(16224)
2007(14114)
2006(12651)
2005(11157)
作者
(54585)
(44715)
(44660)
(42791)
(28411)
(21445)
(20412)
(17542)
(16884)
(16098)
(15263)
(15053)
(14282)
(14046)
(13804)
(13571)
(13429)
(13380)
(12824)
(12640)
(11051)
(11019)
(10816)
(10225)
(10077)
(10018)
(10015)
(9942)
(8998)
(8729)
学科
(72285)
经济(72198)
管理(55889)
(52704)
(43936)
企业(43936)
方法(35388)
数学(30993)
数学方法(30676)
(23356)
(21745)
中国(20511)
税收(20304)
(20134)
(19055)
业经(15439)
(15134)
(14557)
(14306)
贸易(14299)
(13939)
地方(13652)
(13588)
财务(13530)
财务管理(13508)
(12901)
企业财务(12809)
农业(12201)
(11808)
银行(11774)
机构
大学(271731)
学院(269890)
管理(109614)
(105766)
经济(103374)
理学(95206)
理学院(94205)
管理学(92735)
管理学院(92251)
研究(85785)
中国(64506)
(58059)
(55728)
科学(53129)
财经(43731)
(42983)
(39510)
研究所(38664)
业大(38466)
(38260)
(38045)
中心(37748)
北京(37399)
(34130)
师范(33865)
财经大学(32418)
(31535)
(31058)
经济学(31003)
农业(30041)
基金
项目(179718)
科学(140151)
研究(133638)
基金(129749)
(111824)
国家(110915)
科学基金(95030)
社会(82188)
社会科(77814)
社会科学(77793)
基金项目(69828)
(69073)
自然(61884)
自然科(60377)
自然科学(60364)
教育(60328)
自然科学基金(59257)
(58447)
编号(56505)
资助(53910)
成果(46450)
(39832)
重点(39114)
(37461)
课题(37369)
(37089)
项目编号(35756)
创新(34542)
科研(34368)
教育部(34151)
期刊
(114213)
经济(114213)
研究(86390)
中国(43787)
(40451)
学报(40236)
管理(39173)
科学(36324)
(33957)
大学(29965)
学学(28122)
教育(27749)
农业(24141)
(21926)
金融(21926)
技术(21905)
财经(19953)
业经(18847)
经济研究(18516)
(16704)
(15771)
(15711)
问题(15603)
理论(15041)
图书(14641)
税务(14029)
实践(13958)
(13958)
技术经济(12862)
科技(12564)
共检索到39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沈慧雅  
随着近年来,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而其所采取的反避税手段也多种多样。高净值人群所掌握的财富多,而税收贡献无法与其财富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税收的量能负担原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净值人群的税收征管,提高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同时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文章从高净值人群反避税的手段为出发点,分析高净值人群的主要反避税手段及我国目前在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苑新丽  霍彦蓉  
近年来,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重点聚焦高净值人群,已成为国际税收治理的共识。2018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新增设反避税条款,为税务部门打击自然人(特别是高净值人群)避税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反避税条款属于初步立法,条款设置多为原则性规定,加之高净值人群收入渠道和避税手段多样化,反避税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分析了高净值人群的避税现象和常用手段,探讨了个人所得税在反避税立法、税收基础管理及反避税国际合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的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董蕾  王向东  
一、研究背景高净值人群(HNWIs)是由高净值人士组成的特殊群体。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高净值人群规模迅速扩大。高净值人群持有大量的可投资资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流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净值人群逐渐将投资目光转向海外。一些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估值相对公允且稳定,强化了高净值人群境外投资的愿望,出现了海外置业、保险、留学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若莲  
一、基本案情2012年12月,加拿大税务局通过其国际联合反避税信息中心(JITSIC)代表向我方发出协助核查X先生及其前妻L女士在华收入、资产及相关交易的专项情报请求。根据加拿大税务局提供的信息,中国籍个人X先生、L女士于2006年以投资移民方式移民加拿大,申报携带60万加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海远  郁杨成  
高净值人群缺失和财产低报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使用新近发展的幂律分布技术校正了高净值人群缺失问题,分析由此带来的财产漏损和财产差距低估,并比较了过去约2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2018年我国居民财产存量的漏统计率较高,财产差距的基尼系数低估了7.43%,且低估比例随时间不断上升。考虑到财产漏损主要集中在高净值人群,财产差距迅速扩大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初昇  赵晓阳  衣长军  
高净值人群海外移民与财富流失加剧了贫富差距,阻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厘清我国内地高净值人群海外移民动因的同时,手工整理我国内地海外移民数据,统计2008—2020年我国内地移民海外或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权的高净值人群的数量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我国内地高净值人群移民财富流失金额。研究发现,截至2020年,我国内地高净值人群通过投资移民、移民移居或海外资产配置所产生的财富流失金额高达14.91万亿元;2008—2020年我国内地高净值人群海外移民带来的个人所得税流失金额共约1.2万亿元。高净值人群海外移民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个人所得税流失,拉大贫富差距;冲击外汇体制,危及经济安全;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因此,我国应建立和完善退籍税制度;提高医疗、教育和金融服务水平;完善高层次海外华侨华人回流机制;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建立高净值人群信息档案;搭建国内高净值人群与海外华商“双向赋能”合作平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沈志康  
长期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反避税规则都是一片空白,而自然人以转换居民身份、关联交易、利用避税地、转换所得类型等方式避税的行为却层出不穷。新《个税法》首次引入反避税规则,虽然为个人所得税领域的反避税规则体系搭建起了较为清晰的框架,但对常见的几种避税手段规制力度仍显不足。未来应扩大税收居民的范畴,细化新反避税条款,探索对资本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从税收立法层面优化个人所得税领域的反避税规则体系。同时还应加强税源管控,抑制税款流失,从税收征管层面强化反避税规则的可执行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润喜  
在新形势下,推进我国反避税工作,首先要拓展我国反避税工作领域,在此基础上,需要完善反避税立法,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深化调查,强化反避税执法,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协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群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别,采取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种种公开的合法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国际纳税义务的行为。其最大特征就是其合法性,或者说是非违法性。 一、国际避税的条件 世界各国税制的差异为国际避税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捷  
文章深入分析了国际避税减少我国财政收入、损害中方投资者利益、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等方面的危害,阐述了国际反避税原则以及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逆避税①特征,并相应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良做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何杨  
红筹上市①是国内企业海外融资的一种典型途径。红筹上市暴露出了当前反避税工作的难点和弱点,如“假外资”回流享受税收优惠、利用避税地避税出现新形式、股权并购中的转让定价趋于复杂、独立交易原则面临冲击等。为了更好地应对红筹上市带来的挑战,提高反避税能力,应该着重加强涉税信息的披露和共享,实行法人居民注册地和实际控制地的双重认定标准,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规范税收优惠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丽  陈高桦  
自2000年新浪网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设立VIE架构后,众多中资企业纷纷仿效,通过搭建VIE架构实现境外上市。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VIE架构目前已成为境内中资企业境外上市的普遍渠道。近年来,不少红筹股企业试图回归国内A股上市,面临着"拆红筹"的问题,同时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再次引起公众对VIE架构的合法性以及监管问题的高度关注。VIE架构从最初的搭建到最终的解除均面临一系列的税收问题,存在较大的税收风险,税务机关也面临较大的监管难度。本文从VIE架构形式以及行业现状入手,对VIE架构搭建、运作以及解除等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反避税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黄晶  
股权式资产转让是以股权交易形式进行的资产转让。对于房地产和无形资产,两种交易方式的税收负担存在较大差异,以股权方式交易可以实现显著的避税效果。股权式资产转让的避税行为中,企业的资产结构一般比较单一,业务相对简单,股权转让价格取决于资产价格,且股权通常全部转让。这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还使土地管理相关法规虚化。我国的相关税法历经多次变化,但仍需改进。首先应从立法层面明确股权式资产转让的界定;其次应构建反避税的多部门联动机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童锦治  刘建红  潘灵娴  
目前国际保险市场中,自保险市场十分活跃。许多跨国公司都设立了自保险公司,并以此来实现其避税的目的。本文剖析了国际保险市场中自保险公司的各种避税手段,并对反避税措施提出方向性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馨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飞速上升,但是应当注意,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必须做到分好蛋糕。目前我国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较为隐蔽,未充分落实的相关制度难以对其进行监管,违法成本极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上税率设置不合理、财产转让所得和资本利得税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使得个人所得税法无法完全发挥其调节作用,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对此,可以在税率设置、税收范围等方面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完善,试以解决此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