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1)
- 2023(16227)
- 2022(13650)
- 2021(12528)
- 2020(10637)
- 2019(24527)
- 2018(24458)
- 2017(47064)
- 2016(25971)
- 2015(29347)
- 2014(29378)
- 2013(29065)
- 2012(27417)
- 2011(25250)
- 2010(26012)
- 2009(24329)
- 2008(24224)
- 2007(22202)
- 2006(19903)
- 2005(18169)
- 学科
- 济(113854)
- 经济(113738)
- 管理(70899)
- 业(69727)
- 企(54542)
- 企业(54542)
- 方法(48961)
- 数学(43074)
- 数学方法(42375)
- 中国(34083)
- 农(32207)
- 财(26320)
- 地方(26234)
- 业经(25048)
- 学(24491)
- 贸(22256)
- 贸易(22239)
- 制(22125)
- 易(21553)
- 农业(21528)
- 银(20026)
- 银行(19956)
- 行(19208)
- 融(18958)
- 金融(18955)
- 理论(17876)
- 技术(16872)
- 环境(16827)
- 和(16694)
- 发(15477)
- 机构
- 大学(388510)
- 学院(388054)
- 济(156820)
- 经济(153451)
- 管理(142047)
- 研究(135521)
- 理学(121241)
- 理学院(119759)
- 管理学(117339)
- 管理学院(116629)
- 中国(102392)
- 科学(86115)
- 京(83578)
- 财(73646)
- 农(73560)
- 所(71776)
- 研究所(65024)
- 业大(61219)
- 中心(61096)
- 江(60158)
- 农业(58266)
- 财经(57795)
- 北京(53338)
- 范(53229)
- 师范(52590)
- 经(52026)
- 州(48371)
- 经济学(47788)
- 院(47627)
- 经济学院(43102)
- 基金
- 项目(248369)
- 科学(192757)
- 基金(176762)
- 研究(176683)
- 家(156482)
- 国家(155128)
- 科学基金(130213)
- 社会(110302)
- 社会科(104519)
- 社会科学(104485)
- 省(98978)
- 基金项目(92709)
- 自然(85039)
- 划(84192)
- 自然科(83026)
- 自然科学(83000)
- 教育(82538)
- 自然科学基金(81488)
- 资助(73450)
- 编号(71879)
- 成果(59578)
- 发(57277)
- 重点(56817)
- 部(54084)
- 创(51278)
- 课题(51106)
- 创新(48013)
- 科研(47883)
- 计划(47013)
- 教育部(45525)
- 期刊
- 济(178660)
- 经济(178660)
- 研究(116178)
- 中国(78878)
- 学报(68394)
- 农(67395)
- 科学(59664)
- 财(56136)
- 管理(52406)
- 大学(50318)
- 学学(47314)
- 教育(45615)
- 农业(45386)
- 融(37712)
- 金融(37712)
- 技术(34255)
- 业经(30290)
- 财经(29572)
- 经济研究(29111)
- 经(25369)
- 问题(24347)
- 业(24208)
- 技术经济(20099)
- 统计(20070)
- 贸(19766)
- 版(19661)
- 图书(19276)
- 商业(18845)
- 策(18186)
- 理论(18175)
共检索到58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美玲 方绪军
职普比不仅体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人数比例的问题,同时折射出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政策理念、办学定位和社会认同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受制度层面、市场层面以及原生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制约,我国职普比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恢复性增长、繁荣发展、跌入低谷、新时期增长、新时期波动期等阶段,呈现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同时,对西部十二省(市)职普比2014-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并从制度层面、市场层面、经济层面探讨职普比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提出职普比的"广西话语范式",包括大力推进中等职业示范性学校建设,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优惠措施,解决中职学生入学难问题;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成长体系"立交桥",畅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丽群 朱海雁
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当然之举。一般而言,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校际合作模式、综合高中模式。这三种模式的融通程度依次由低到高,实施难度则由小到大。从我国教育的整体情况和高中发展实际来看,三种模式可并行推进,但改革的重心有所不同:校内课程渗透模式可加快完善;校际合作模式应大力发展;而综合高中模式需稳妥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晔 刘金松 任锁平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要树立多样化发展思维,打破职普分离的简单分类传统,从职普协调发展入手,探究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路径:完善分类招生考试制度,畅通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升学通道;推动高中阶段学校课程一体化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强外部支持系统建设,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生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模式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的提倡与鼓励下,我国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职融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无论是在普职融通的推广范围还是普职融通的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少差距。这就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从政策到制度到操作建议,从普职沟通模式、课程到教师再到管理和评价等都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和变革。首先,加强顶层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桂庭
中等教育职普比是指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比例。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体两翼,适当的结构比例有利于中等教育和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与协调发展。以政策文本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职普比一问题的源起及演进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更系统全面地进行理性思考。职普比问题在决策的科学性、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市场和行政指令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坚持职普比大体相当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办学条件、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层面对该问题的政策评估亦应当及时跟进。
关键词:
高中阶段教育 职普比 结构比例 理性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烨 宁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这一表述与过去政策文件提及的“普通高中多样化”有所区别,其内涵和外延均有所扩展,不仅包含了普通高中,还囊括了中等职业学校等所有高中阶段教育类型。鉴于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现实困境,如普通高中同质化问题、评价和考核标准单一,以及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等,从职普融通发展的角度出发,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优化路径是:丰富学校办学发展类型,突破职普融通瓶颈;优化学校分类考评制度,鼓励实施全面教育;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长兴
职普比是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比较发现,西方国家职普比各异,欧洲国家职普比总体相当。政府对职普比无硬性规定,但多年来分流工作保持基本稳定。中职毕业后继续升学的人数增加并未对现有职普比带来颠覆性影响。借鉴西方经验反观我国现状,建议收紧学校管理,统筹规划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招生规模;继续坚持中等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原则。
关键词:
职普比 职业教育 普通高中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清
本研究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是否有现实基础、是否有社会需求以及是否被业界期待等问题,以期为政府制定和推行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阶段教育 职普比 大体相当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卫 齐娇娇
文章通过对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政策的内容分析,发现存在政策目标难以维持、政策主体权力不明、政策工具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处理好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政策工具,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普职规模 “大体相当”政策 内容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学武 李淑敏
本文尝试利用全行业主要指标数据和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指标基础上,剔除价格和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还原了文化产业近十年改革发展轨迹;比较基于产业统计的分析框架和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文化产业直报平台整理数据,对行业集中度和盈利性特征进行测算,并重点应用BCC-DEA模型对全国文化产业四位数子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行业集中度 生产效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云菲 刘宝存
高中阶段“职普比”问题是我国长期的教育热点与重要的当下关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概览这一比例的全球水平及对其影响的要素逻辑,可以启发本土实践。全球中等职业学生比例约为22%,这一比例的区域与国别差距正逐渐缩小。各国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共性与差异性图景,反映出影响这一比例的要素逻辑。经济与文化要素构建了影响该比例的宏观框架,二者互为前提。文化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限定与经济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够通过相关制度设计加以缓解,资源要素对经济、文化、制度三要素共同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起保障作用。有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高中阶段的“职普比”,可基于对地方经济结构需求与民众诉求的调查,划定适切比例,并辅以制度设计和资源保障推进其落实。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辉
百余年来,美国政府和有关教育组织从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各个时期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措施和政策;一方面十分强调不断提高中等教育的普及率;一方面极其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可以说,美国高中教育追求的是以学术能力为内核的全面质量、整体质量的提升,走的是一条内涵发展和质量型普及之路。
关键词:
美国 高中教育 质量 普及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春曙
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模式的合理选择是:“扩张、巩固、提高”。更具体地说,从数量上看,将是“高速发展:着力扩大规模——中速发展:巩固发展速度——适度发展:重在提高质量”的演变格局。作出这一战略选择的基本理由有三条:高中阶段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足够数量的中高级劳动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适龄人口波动相呼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长汉 曹晔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在人口数量变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教育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却在社会地位、生源数量与质量、办学定位、资源建设、区域发展水平等方面陷入了多重困境。因此,从改变人才观念、改革评价制度、更新教育形式、施行分类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谢良才 和震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普职比政策保持稳定,但中职教育招生数量却快速下滑,普职比走势向上波动程度惊人,导致中职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如何看待目前的普职比大幅波动,未来的中职教育政策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中职学校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发现,普职比的年度波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生源总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生源总量的减少而升高。进一步分析可知,我国现阶段实施的职教政策对中职教育招生产生了积极效果,未来的普职比政策应更具区域或阶段灵活性,根本对策则是办出高质量的中职教育,并且满足多方面生源的技能学习需求。
关键词:
普职比 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中 生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