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7)
2023(8915)
2022(7447)
2021(6931)
2020(5725)
2019(12855)
2018(12767)
2017(24508)
2016(13695)
2015(15435)
2014(15404)
2013(15104)
2012(14255)
2011(12913)
2010(13459)
2009(13003)
2008(12863)
2007(11743)
2006(10849)
2005(10351)
作者
(38170)
(31663)
(31521)
(30405)
(20178)
(14968)
(14489)
(12099)
(11926)
(11600)
(10827)
(10501)
(10249)
(10189)
(9961)
(9866)
(9334)
(9324)
(9175)
(9163)
(8296)
(7720)
(7590)
(7272)
(7245)
(7231)
(7217)
(7141)
(6363)
(6151)
学科
(49654)
经济(49544)
管理(43040)
(38537)
(30701)
企业(30701)
方法(18765)
中国(18606)
(18480)
(17501)
(16680)
数学(16362)
数学方法(16103)
业经(12399)
(12236)
银行(12227)
(11816)
(11752)
(10842)
贸易(10829)
(10638)
农业(10533)
(10186)
金融(10184)
体制(9826)
(9552)
财务(9526)
财务管理(9497)
(9091)
(9076)
机构
大学(195468)
学院(194092)
(81058)
经济(79114)
管理(70214)
研究(64570)
理学(58599)
理学院(57935)
管理学(57024)
管理学院(56653)
中国(53095)
(45325)
(41568)
科学(34918)
财经(34062)
(32315)
(31691)
(30566)
中心(30523)
研究所(27625)
北京(27124)
(27028)
(26621)
师范(26390)
经济学(25712)
(25605)
财经大学(25011)
业大(23563)
(23396)
经济学院(23093)
基金
项目(115858)
研究(91690)
科学(90546)
基金(82159)
(69534)
国家(68866)
科学基金(58529)
社会(58288)
社会科(55030)
社会科学(55022)
(44852)
教育(44513)
基金项目(42174)
编号(38841)
(37479)
成果(34731)
自然(33847)
资助(33483)
自然科(32980)
自然科学(32972)
自然科学基金(32388)
课题(28331)
(27880)
(26936)
重点(26299)
(24946)
(24633)
国家社会(24077)
(23925)
教育部(23866)
期刊
(98802)
经济(98802)
研究(67376)
中国(46243)
(35871)
教育(30524)
管理(29160)
(25956)
学报(25158)
(24884)
金融(24884)
科学(23742)
大学(20634)
学学(18794)
技术(18178)
财经(17723)
农业(16627)
业经(16032)
经济研究(15614)
(15240)
问题(13650)
(11870)
理论(10499)
图书(10275)
国际(9622)
职业(9367)
实践(9365)
(9365)
商业(8773)
(8769)
共检索到318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焕霞  廖伯琴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建立的一项大型教育考试制度,对推动课程、教学及高考制度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考试失范、分数绩效作用不大等诸多问题,陷入考试与评价"形式主义"的现实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强势性影响是主因,另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本身的性质定位、功能定向、建模形态等也存在偏失,需要进行理性检视。应从完善"国家课程测验"制度立法、建立专业机构、克服考试形式主义和高中教育功利主义倾向等层面对其进行制度反思,建立明确的考试标准、提高测查工具的专业化水平、增强绩效分数的权威性和应用性,加强组织管理的规范性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吕婷婷  
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制度化过程中遭遇认同困境、制度动力不足和实施效率低下等问题。新制度主义为解释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化困境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合理性"机制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博弈论"三大观点,认为新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原有体制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变革中的权力与利益博弈是产生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化难题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营造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相适应的内外部环境,解除其合法性危机;实现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模式的整合,突破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完善制度设计,改变博弈双方的支付结构,实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利益共享。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善超  靳玉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链。在委托——代理模式下,改革委托人与代理人间相互博弈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困境致使改革遭遇认知偏差、治理滞后、执行效率偏低及效果偏离目标的困境。完善改革信息传输渠道、建构有力的激励、监督机制是改革突破上述困境的可行之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崔允漷  
通过收集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总结了当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置体系、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并指出世界各国或地区学业水平考试的共同特征,如以相关课程内容和标准为开发依据,考试科目的必考与自选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以及采取灵活的评价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模式、功能定位、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内容与方式以及组织与实施方面的具体构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志军  王宏伟  
新一轮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对高中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政策设计注重赋予学生选择权,是对学生"专业性向"的充分关注与尊重;规定"不分文理科",有利于跨跃"两种文化"鸿沟;破解录取依据的单一化,有利于增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关联度。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深化实施过程中,高中教育将面临着行政班建制存废的焦虑、学生自主选课选考的盲目、个性化学业指导的缺席、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等诸多风险与挑战。面向未来,高中教育应着力于实现理顺行政班与走班制度的内在关系、推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生发展成长导师制度以及构建区域性教师流动机制等路径超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张善超  樊亚峤  
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招生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归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然而,多元行动主体基于自身制度逻辑展开的博弈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隐含了一定风险。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包括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变革、吸纳系统外力量的参与、加强对程序制度设计及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多中心"的规避风险方式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凌波  冯增俊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网站12月16日发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据了解,教育部此次两个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探索基于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池泽新  洪涛  胡艳  张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运而生。如何兼顾知识、能力和公平,更加科学地选拔合格人才,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入学考核体系建设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将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融合的模式,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入学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选择。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翠芬  
<正>2021年2月15日,《云南省初中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方案》正式发布。考试改革的目的在于扭转英语教学中“轻听说,重读写”的现状,让学生在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人机对话考查学生英语听说综合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语音知识,研究符合教学规律和改革方向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为了更好适应考试改革,英语教师应当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听、说、读、写的要求,认真研读人教版教材,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永军   袁潇  
职教高考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针对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实践中学位制度及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统筹实施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比例有待提升、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影响因素和困难较多等问题,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学位制度及推进立法进程、统筹加强对职教高考制度的类型化实施、扩大相关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的比例、协同解决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多重困难。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昆  
<正>2023年是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全省统一命题的起始之年,也是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云教发[2019]113号文件以来,化学科实施新规计分办法(卷面分90分,实验操作10分,总成绩30%折算)的开局之年。试题的命制符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下册)》,遵循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丛书·化学》。
关键词: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段青  
从2011年开始的云南省初中生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云南地理"都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分值一般在10分左右。相对于在考试中占10%的份额,"云南地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其实是比较少的,所以拿分应该较容易;但"云南地理"又是与时事热点关系最紧密的考点,所以拿分又较难。分析2011年到2017年昆明市和云南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总结下来复习的策略主要是以下四部分。一、关注基础知识的记忆虽然常说初中地理考试不应让考生死记硬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华  
印度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入学考试两考合一,由社会化考试机构组织实施,考试内容全面综合,考试成绩主要以等级分呈现。印度高中招生以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招生录取过程公开透明,并为弱势群体等安排招生配额。印度高中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对我国中考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嘉宾  王建  汪明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政策、观念乃至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相结合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必须突破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的瓶颈,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中学校招生制度,健全考试招生改革相关配套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