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3)
- 2023(10701)
- 2022(9548)
- 2021(9193)
- 2020(7863)
- 2019(18380)
- 2018(18574)
- 2017(36279)
- 2016(19872)
- 2015(22739)
- 2014(23133)
- 2013(22836)
- 2012(21029)
- 2011(18939)
- 2010(19062)
- 2009(17359)
- 2008(17190)
- 2007(15097)
- 2006(13265)
- 2005(11598)
- 学科
- 济(74333)
- 经济(74246)
- 管理(55475)
- 业(53022)
- 企(43853)
- 企业(43853)
- 方法(36564)
- 数学(31009)
- 数学方法(30661)
- 中国(22413)
- 农(20960)
- 财(18693)
- 业经(16962)
- 贸(15936)
- 贸易(15929)
- 学(15634)
- 易(15541)
- 理论(15515)
- 制(14810)
- 地方(14467)
- 农业(13677)
- 和(13293)
- 教育(13160)
- 银(12405)
- 银行(12367)
- 技术(12330)
- 行(11806)
- 务(11625)
- 财务(11563)
- 财务管理(11540)
- 机构
- 大学(284188)
- 学院(283720)
- 管理(112823)
- 济(107877)
- 经济(105259)
- 理学(97472)
- 理学院(96408)
- 管理学(94853)
- 管理学院(94347)
- 研究(90122)
- 中国(66713)
- 京(60969)
- 科学(55716)
- 财(51640)
- 所(44996)
- 财经(41510)
- 农(41076)
- 研究所(40727)
- 江(40650)
- 业大(40646)
- 中心(40301)
- 北京(39200)
- 范(38968)
- 师范(38667)
- 经(37541)
- 州(33805)
- 院(32732)
- 农业(32192)
- 经济学(31345)
- 技术(31207)
- 基金
- 项目(188614)
- 科学(146650)
- 研究(142540)
- 基金(133427)
- 家(114703)
- 国家(113681)
- 科学基金(97078)
- 社会(86067)
- 社会科(81372)
- 社会科学(81351)
- 省(74449)
- 基金项目(71685)
- 教育(67066)
- 自然(62714)
- 划(62481)
- 编号(61167)
- 自然科(61159)
- 自然科学(61146)
- 自然科学基金(60013)
- 资助(55346)
- 成果(50384)
- 课题(42074)
- 部(41848)
- 重点(41822)
- 发(39757)
- 创(39191)
- 项目编号(37759)
- 创新(36324)
- 教育部(36037)
- 大学(35709)
- 期刊
- 济(119417)
- 经济(119417)
- 研究(86316)
- 中国(52781)
- 学报(42507)
- 管理(41746)
- 教育(39984)
- 科学(38746)
- 农(37215)
- 财(36905)
- 大学(32396)
- 学学(30061)
- 农业(26494)
- 技术(25985)
- 融(23230)
- 金融(23230)
- 业经(20712)
- 财经(19590)
- 经济研究(19017)
- 图书(16848)
- 经(16558)
- 问题(16265)
- 理论(15209)
- 实践(14106)
- 践(14106)
- 科技(13484)
- 商业(13435)
- 技术经济(13397)
- 业(13134)
- 贸(13050)
共检索到412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史兴松 潘亚玲
伴随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与海外合作交流、建立驻外机构、派驻商务人员。与此相应,学术界应加强针对我国外派商务人员的选拔与跨文化培训研究。本文以派驻至其他国家的我国驻外商务人士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总结与我国驻外商务人员工作表现相关的因素,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驻外商务人员选拔标准,并对影响我国外派人员工作表现的各类培训情况做出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
驻外商务人员 选拔 跨文化培训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永刚 方振邦
政治文化是很难精确定义和测量的概念,但是它确实在社会生活和组织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发生行为的特征具有现实意义。如何科学的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对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合理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以提高政府组织人才管理的水平,成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政治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选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嘉勇 吴丹
文化冲突是影响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多文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的外派工作需要具备较高跨文化技能的外派人员来完成,而跨文化培训是提升外派人员跨文化技能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梳理西方跨文化培训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跨文化培训设计(培训方式、内容和模型)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并指出了我国跨国企业在跨文化培训方面与西方的差距。
关键词:
跨文化培训 培训设计 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明月
本文主要以MBTI测验和大五人格测验为例,分析了在人员选拔工作中采用人格测验可以有效地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更好地预测员工的未来工作绩效,为团队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桂梅 杨卓华 张敏强
外派员工的跨文化适应培训一直是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外派员工跨文化培训存在许多不足,为了改善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本文引入文化智力的思想,提出了新型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培训框架。
关键词:
文化智力 评估 培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贾晓萌 李悦
当前,中国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和本土化的用人需求,对外籍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了跨文化培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企外籍管理人员的特点及需求,构建了"2+4"(训前两步骤+训中四维度)的跨文化培训课程模式,提出该模式下的3T(需求导向、学员中心、信任建立)指导原则,对模式在培训中的应用加以研究,并对其中培训师能力、学员激励方法和负面情绪应对3个关键问题加以探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国兴
进入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推进跨国公司不断壮大。目前,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40%,控制全球贸易的50%,工业品开发的80%和生产技术的90%,集中了资本主义国家专利销售额的90%和发达国家技术转让的70%。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过去,仅仅是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莉莉 赵希男 乐琦
针对人员选拔主要依据职称、学历等人力资本外在因素确定评判标准,导致"名本"倾向,并且在方法上忽视不同人员个体内质优势结构差异,提出人员选拔方法。从重能力、重实绩、重民主、重优势出发,以实证研究为依托,构建包含能力与业绩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人力资本优势结构的概念,构建优势结构群识别模型,提出基于优势结构的民主综合评价法。站在每位候选人的角度,兼顾每位候选人的优势,有助于提高人员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体现人本理念。通过算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冰 索志林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而跨文化培训又是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如何恰当的开展跨文化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跨文化培训 外派人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贾文键
跨文化培训是把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管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总结我国跨文化培训研究的基础上,集中阐述了动态性跨文化综合培训的基本理念,并对其具体的实施策略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跨文化培训 动态性 理念 实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征 张灵
有效的跨文化培训是跨文化困惑的解决方法之一。针对现阶段国内外对跨文化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的现状 ,本文运用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以动态平衡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跨文化培训指导体系。
关键词:
跨文化培训 动态平衡模型 有效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菲 马文学
以对韩家园外河家庭管护林场198位林农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管护人员选拔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年均总收入、劳动力比例、家庭是否有人担任专业管护人员、林农对管护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林农参与管护的意愿对管护人员选拔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提高林农与职工的认知水平、加强林农参与公益林管护工作、推行差别化管护政策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菲 马文学
以对韩家园外河家庭管护林场198位林农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管护人员选拔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年均总收入、劳动力比例、家庭是否有人担任专业管护人员、林农对管护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林农参与管护的意愿对管护人员选拔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提高林农与职工的认知水平、加强林农参与公益林管护工作、推行差别化管护政策等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近
本文以近年来国内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对驻外中资企业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尤其是绩效管理方面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跨文化管理的视角下,从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五个维度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未能准确识别文化差异、进行有效跨文化沟通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是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主要障碍。同时,本文提出了包含识别文化差异、改进绩效管理流程以及发展认同三个步骤的跨文化绩效改进方案。
关键词:
驻外中资企业 跨文化 绩效管理 绩效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